“大小組合”給中歐合作帶來有益啟示
中國的小鵬汽車與德國大眾汽車再度達成重磅合作。1月6日,雙方宣佈簽署諒解備忘錄,將相互開放其專有的超快充網路,為客戶打造中國最大的超快充網路,預期將有超過2萬個充電終端,覆蓋國內420座城市。屆時,雙方的充電網路也將通過各自的車機系統、手機APP和充電設備實現數據互聯互通,這次聯手合作不僅可以大幅度提升兩個品牌客戶的補能體驗,也有助於推動兩家企業的産品服務邁上新臺階。消息出來以後,大眾和小鵬的股價週一均上漲,顯示了市場對這一合作的信心。
這是一個典型的雙贏案例。自2023年大眾向小鵬投資7億美元、雙方簽訂戰略技術合作框架協議以來,“大小組合”從技術合作走向資源共用,合作逐步升級。大眾在汽車結構設計、車身製造方面有很深的積累,而小鵬在自動駕駛與新能源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大眾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市場基礎,小鵬則異軍突起,屬於造車“新勢力”。兩者合作將有助於彼此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人們看到,即使在你追我趕的賽道上,也能相得益彰、彼此成就。
大眾與小鵬的合作並非孤例,這幾年中歐車企之間類似的合作層出不窮。比亞迪與英國巴士製造商ADL合作推廣電動巴士,奇瑞與西班牙埃布羅公司在巴塞羅那自由貿易區合資設廠,寶馬與寧德時代等企業合作研發電動車電池,還與清華大學等高校共同探索人工智慧、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此外,斯特蘭迪斯集團與零跑汽車的結合,上汽集團收購MG深度融入歐洲市場,都正在全球市場上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這些合作也給業界帶來更多信心。
需要指出的是,中歐汽車企業的同場競合,不僅能夠在中國市場上演,在歐洲等其他市場上同樣可以實現。比如,充電樁的嚴重不足,一直是歐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痛點,類似大眾與小鵬這樣的合作,也將使歐洲在突破相關瓶頸方面獲得更多助力。除了充電網路之外,包括電子架構、應用、運營經驗等等,能夠從中國市場反哺到歐洲市場的經驗和技術還有很多。過去有不少合資汽車公司在中國建研發中心,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帶到中國進行本地化實踐,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中國在新興技術領域走到了前面,這一過程反過來同樣可以繼續創造共贏。
現在歐洲一些人對這個過程還不太適應,甚至採取防備的姿態,把中國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視為威脅而非機遇。但“春江水暖鴨先知”,那些對市場動向有著敏銳感知、對未來趨勢有著深刻洞見的企業已經行動起來,以開放合作應對市場激烈競爭,並且正在取得成果。對於在新能源賽道上,怎麼做才能化危為機,它們更有發言權。正如德國權威汽車經濟學專家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所説,國際合作始終是汽車産業發展的關鍵要義,歐洲與中國增進汽車産業合作將鋪就一條産業發展的“黃金之路”。雷諾集團CEO也稱,歐洲電動化之路離不開與中國企業的密切合作。
汽車工業的産業鏈條非常長,從原材料開採到汽車售後服務,串聯起的不僅是産業發展空間,更是合作創新空間。2024年鏈博會上就有眾多中國車企的新産品、新技術,它們向外折射著中外産業鏈的密切合作。由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優勢,歐洲企業也在採購中國新能源電池等關鍵部件,“中外汽車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又形成了一條海外産業鏈”。歐洲車企與中國車企的合作潛力不僅體現在單一的技術或部件交易上,更能通過在全球産業鏈中的深度融合産生強大聯動效應,持續釋放合作紅利。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中歐汽車業的發展與合作有喜有憂,越是這個時候,越應該明確對雙方更好的前行道路在何方。日前發佈的2024至2025年度歐盟中國商會旗艦報告指出,中企對中歐中長期經貿前景保持樂觀,同時期待歐盟為在歐中企營造公平、公正和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希望一些歐洲政客能放下對中國汽車的偏見,為中歐車企在競合中共贏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