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中國網北京7月11日訊(記者 宋柏霖)近日,“2023年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專題研討會”在河北省滄州市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地理資訊産業協會大運河工作委員會主辦。來自河北水利電力學院、河北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河北省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質大隊、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出席此次研討會。
宮輝力教授致辭 主辦方供圖
開幕式上,中國地理資訊産業協會大運河工作委員會主任、首都師範大學宮輝力教授,河北水利電力學院水利工程系主任單長河教授,河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王文剛副院長分別致辭。與會專家圍繞大運河歷史文化研究、空間資訊技術在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中的應用、運河文化帶建設與遺産保護、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運河區域綜合地理實習實踐等主題展開學術報告,進行學術研討,共計17個學術報告。
中國地理資訊産業協會大運河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首都師範大學北京文化帶研究院院長宮輝力在報告仲介紹了人工智慧從感知走向認知的發展歷程,以及AI對大運河研究等帶來的無限可能,並從AI-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的視角出發,以華北平原地面沉降監測-從山到海控制性剖面-調控框架為例,介紹了實驗室以區域二元水迴圈為背景,在遙感大數據、臺站小數據和再分析的數據集的綜合數據框架下,考慮水均衡物理機制、融入專家知識機器學習的演算法框架,開展地面沉降、巖溶塌陷等系列研究的情況。
河北水利電力學院水利工程系副主任王鳳春詳細報告了河北水利電力學院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創新創業、服務地方等方面構建的大運河文化育人實踐體系,分享了在師資培養、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等方面的具體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地理資訊科學系副主任胡迪,基於地理與歷史雙重視角下的歷史GIS數據模型,繼承人物、地物、事件、關係等時空對象,並將地物和人物時空對象細化拓展為運河河道、水利工程、管理機構等時空對象,構建了大運河時空數據模型。
首都師範大學博物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佳翎在梳理大運河遺産特性的基礎上,提出大運河考古的原則和思路,為進一步開展大運河考古工作,有力挖掘大運河遺産價值、豐富大運河遺産內涵、促進大運河遺産傳播,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考古學支撐。
首都師範大學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副教授劉愛利基於文化表徵和空間生産理論,構建大運河文化遺産空間生産的概念性分析框架,以臺兒莊古城為案例,具體闡釋運河古城遺産活化利用和文旅融合的過程及機制,從而為其他運河古城的開發利用提供思路和借鑒。
首都師範大學副研究員周丙鋒以江浙段大運河文化帶421處聚落為研究對象,基於“城鎮-村落-歷史街區地段”聚落層次分佈框架,綜合運用空間統計學和GIS空間分析等技術方法對比分析不同層次聚落在空間上的密度、集聚、均衡程度等分異特徵,並從自然地理環境和運河兩方面分析影響因素。
為了推動“大運河文化帶”綜合實習實踐活動,首都師範大學、河北水利電力學院、河北師範大學160余位本科生參加了本次研討會,並在現場踴躍提問,與專家、學者們積極交流,為同學們多學科、跨專業合作研究打開了新的思路,奠定了理論基礎。
河北水利電力學院、河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河北滄州平原區地下水與地面沉降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河北省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質大隊、首都師範大學北京文化帶研究院、水資源安全北京實驗室聯合承辦本次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