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經黨和人民政府對南運河進行治理後,形成了自四女寺樞紐工程開始,流經德州、吳橋、滄州、青縣至天津市的,全長309公里的南運河。它的左堤長271.4公里,右堤長273.1公里。這一段運河它于清咸豐五年(1855)就與黃河斷開了,它的源頭再也與黃河無關了。
黃河自古就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説。在遠古時期,黃河在洪水期淤灘,枯水期淤積河槽。1946年前,有史志記載的黃河決口就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
因清朝也建都于北京也需南糧北運,京師所需物資亦是“仰給於江南”,京杭運河裏的漕運也很繁忙。但由於京杭運河,經明朝幾百年的經營、使用,諸多運河工程多已步入衰老期,而清朝繼續使用後,只對其做了些局部整理和維修。時至清後期,朝廷腐敗無能,各級官員貪污受賄,再也無力管理河道的安全了。故清咸豐五年(1855)六月十七日,大雨傾盆使蘭陽(今河南蘭考縣)一帶一片汪洋,許多地方“堤水相平”。十八日銅瓦廂附近決口三、四丈,二十日,全河潰決。
據《山東通志》載:河決後“復分三股,一股由趙王河走山東漕州府南下注,二股由直隸東明南北分注,三近山東濮州、范縣至張秋匯流穿運奪大清河。”就是説它沖毀京杭運河大堤後繼續向東流進了渤海。
改道後的黃河在十里堡村北,將大運河攔腰截斷分為南北兩段,破壞了會通河的水源體系。而當時的清政府卻採取“暫行緩堵”的放任態度,使之“氾濫所至,一片汪洋。遠近村落,半露樹梢屋脊,即漸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灘,人馬不能駐足”(《再續行水金鑒》卷92第2392頁)。因而加劇了這場災難的廣度和深度。
清咸豐五年(1855)前,黃河在安徽省的濱海入黃海。這次決口後,改為在山東墾利縣入渤海。致使黃淮分離,淮河下游及山東境內的京杭運河航道被淤塞,河道廢弛。
就是説,從這次黃河改道起,截止今日(1855至今)約160餘年間,黃河以北的運河,再也沒有通到過蘇杭的能力了,它成了名譽上的“京杭大運河”了。從那時起,德州城西的這段運河裏,就再也沒有流過黃河裏的水,它與黃河沒有任何關係了。
京杭運河被黃河衝斷後,德州段運河就基本恢復了原態,它的源頭也恢復到了原來的地方,因而今天南運河的主要源頭呈現了以下二處:
第一為漳河:漳河源頭有兩處,第一個源頭在山西省平樂縣南少山,並分為東西兩源,東源在昔陽縣漳槽村附近;西源在和順縣的八賦嶺。兩源在左權縣下交漳村合流,因該條河多流於石灰巖和石英巖區,泥沙較少河水較清,故名曰“清漳河”;
第二個源頭有三處:1、南源出於長子縣發鳩山;2、西源出於沁縣漳源村;3、北源出於榆社縣柳樹溝。其南源與西源在襄垣縣甘村交匯後與北源交匯合而為一,因該河流經山西的黃土地區,河水渾濁故名“濁漳河”;
清漳河、濁漳河兩河在河北省的涉縣合漳村匯流後稱“漳河”。漳河進入河北館陶縣後匯入了“衛河”。
衛河漢時稱“白溝”,隋時稱“永濟渠”,宋時稱“禦河”,明稱“衛漕”,清代時因該河源於春秋時的衛地而名曰“衛河”。
“衛河”它源於山西省陵川縣奪火鄉的南嶺,自北向南流而均為山區,當它流出山西省後,進入河南省焦作市,經馬安石水庫轉向東流,納入石門河、黃水河、百泉河等,在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與漳河匯合後流至四女寺,這段河道稱“衛運河”,衛運河全程長58公里;自四女寺水利樞紐至天津的這段運河稱“南運河”。
也就是説,德州城西南運河裏流的是山西省山區裏的水,而不是黃河裏的水。所以,很早以前德州城人喝的不是黃河水!
馬惠彬,男,1944年生於德州市德城區橋口街,大學文化,企業退休員工。由於我生在運河邊,長在德州城,對運河、對德州歷史有著特殊的感情。故2005年退休後,便介入了對德州地域歷史及德州運河文化的研究,先後寫出了有關德州歷史和運河文化的文章350余篇200萬餘字。先後在各種報刊雜誌和書籍上發表了260余篇。寫出了各種類型的詩詞歌賦等近300余首,在各種報刊雜誌和書籍裏發表了百餘首。已出版《德州史話》一、二集,《北廠誌》《橋口街志》《水獸旱船》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