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新舊“江南第一閘”,讓大運河煥發新生機
對於鎮江人來説,大運河不僅是“風景如畫”的母親河,更具有重要的航運功能和價值。
在被譽為“江南第一閘”的諫壁船閘,一艘艘運輸物資的船舶穿梭不息,一派繁忙景象。鎮江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安全環保科科長劉海榮告訴記者,這裡每天通過的船舶多達600、700艘,高峰時期船舶過閘最多需等待6、7天之久,大小船舶遍佈全國10多個省市。去年諫壁船閘的船舶貨物通過量達到1.87億噸,相當於滬寧鐵路全年單線運量的4.2倍,今年預計將達到1.9億噸,成為江蘇內河水運溝通南北、橫貫東西的重要交通樞紐。
因河而興的同時,鎮江人也在為保護好大運河不懈努力。繁忙的大運河有成千上萬的船舶在跑,産生的垃圾可想而知,讓船上的垃圾上岸,諫壁船閘今年做了不少工作,建立船舶智慧垃圾櫃系統就是其中之一。“過去往來船舶上的生活垃圾,要麼偷偷扔到運河裏,要麼隨意堆放在岸邊,現在船員能上岸的地方都放了智慧垃圾櫃,船員不再為船上的垃圾沒處扔犯難了。”劉海榮説。
大運河流淌著的不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重要的是流淌著綿延不絕的文脈。在距諫壁船閘10多公里之外的鎮江市老城區太保巷,在明清時代承擔“江南第一閘”角色的大運河京口閘正迎來重生。
站在京口閘遺址前,很難想像眼前殘缺不全的船閘在百年前曾是一幅“舳艫轉粟三千里,燈火臨流一萬家”的繁榮景象。“作為京杭大運河江南運河段第一道閘門,京口閘曾記錄和見證了京杭大運河鎮江段的發展與變遷,是研究大運河文化的寶貴資源。”鎮江博物館考古部工作人員霍強告訴記者,這裡曾是長江與運河的交匯處,千里漕運的“咽喉”。明清兩代,湖廣、浙江、江西以及蘇、松、常、嘉等地的漕糧,大部分經鎮江由京口閘進入運河運往北方,而在非漕運季節,京口閘內外聚集著南來北往的商船,南方的絲麻、棉布、茶葉、桐油、筆墨紙張及北方的紅棗、柿餅、胡桃、芝麻、麻油等在此匯聚,使鎮江成為長江下游物資轉機的重要港口。到了清代,京口閘因河道淤塞而被廢棄,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幸運的是,2012年鎮江開始對京口閘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先後揭示出明清京口閘的東閘體、碼頭、石岸、道路、碑亭等遺跡。現存的京口閘閘體寬9米、深6.7米,通長54米,閘體外面是塊石壘砌,裏面夯土。2019年,京口閘遺址項目升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京口閘遺址新一輪外清淤、綠化以及展示工作完成後,附近環境煥然一新,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