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免密免簽”功能何以默認開啟?
發佈時間: 2018-06-12 10:13:35 |來源:新華網 | |責任編輯: 曹洋
如果你在購物消費時,銀行卡被收銀員輕輕一刷,無需密碼就支付成功,你會為你的賬戶安全擔心嗎?隨著各類快捷支付方式的興起,銀聯晶片借記卡、信用卡的“小額免密免簽”功能早已悄然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國銀聯近日宣佈,已于6月1日起將免密支付額度提升至1000元。
然而,本應是便捷支付方式的功能卻在用戶辦卡時被默認開啟、用戶也無法自行選擇免密免簽額度。那麼有關機構在開通“小額免密免簽”功能時是否對用戶有明確告知義務?免密支付額度該如何確定?“中國網事”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被悄悄開通的“小額免密免簽”功能
“一直覺得刷卡付款就應該輸密碼,那天真的嚇我一跳?!睆V西南寧市民梁飛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去商場購物,結果在用信用卡付款時,收銀員僅僅將信用卡往pos機上面一放,只聽“嘀”的一聲,就完成全部支付。在詢問收銀員為何不用輸入密碼後,梁飛得知其信用卡已經被開通了“小額免密免簽”功能。“我辦卡的時候根本沒有人告訴我這個功能已經開通了。”梁飛説。
記者隨後使用幾張不同銀行的晶片借記卡和信用卡進行試驗發現,卡面標有“閃付Quick Pass”的銀行卡在實際支付時,只要支付金額在一定範圍內,交易均無需輸入密碼。
針對這項“小額免密免簽”功能,記者分別打電話諮詢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廣發銀行的電話客服,了解到,這項功能是中國銀聯聯合各家成員機構于2015年推出的一項小額快速支付服務,在用戶開卡時會自動開通。許多用戶向記者反映,在用戶實際辦卡過程中,銀行的工作人員和系統沒有對於開通該項功能的任何提示。
記者在中國銀聯官網上看到,銀聯小額免密免簽是中國銀聯為持卡人提供的一種小額快速支付服務。當持卡人使用支援“銀聯雲閃付”的移動智慧設備等(主流手機Pay、可穿戴設備)或具有“閃付”功能的銀聯IC卡,進行300元以下(含300元)的非接觸式交易時,只需將移動智慧設備或卡片靠近POS機終端的“閃付”感應區,直接“一揮即付”。支付過程中,持卡人不會被要求輸入密碼,也無需簽名。
據悉,在2018年5月,中國銀聯發佈的《中國銀行卡産業發展報告(2018)》中曾提出,目前,銀聯手機閃付、銀聯IC卡閃付等基於NFC技術的支付産品迅速應用,小額免密免簽業務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境內主要全國性商業銀行、區域性銀行、外資銀行等超過200家商業銀行,均全面開通借記卡和信用卡的“小額免密免簽”功能。
在推進開通“小額免密免簽”功能的同時,中國銀聯宣佈自2018年6月1日起,中國銀聯將與各成員機構聯合對“小額免密免簽”功能進行優化,屆時銀聯晶片借記卡、信用卡的小額免密免簽單筆限額將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
交易便捷效果有限,背後仍藏隱患
“支付不需要密碼總覺得會帶來不少潛在的安全隱患?!绷猴w説,“有點擔心自己不知情時候付了錢?!?/p>
記者隨機採訪發現,實際上身邊有不少人都或多或少使用著“小額免密免簽”功能,但卻一直對此並不知情。
平時工作需要經常出差的張遠鴻表示,他在工作中需要經常用借記卡或信用卡來支付相關費用。他表示並不覺得每次交易輸入密碼很麻煩,反而更有安全感。
記者上網搜索關鍵詞發現,針對“小額免密免簽”功能的爭議一直存在。曾有媒體曝出有不法分子利用此功能盜刷車輛ETC卡,還有網民反映説懷疑有不法分子當街拿著支援“小額免密免簽”的支付設備在人流密集的地方隨機往他人的錢包上蹭,以此通過感應來盜刷卡內資金。
中國銀聯在其官網表示,目前支援“小額免密免簽”功能的商戶數量超過數萬品牌的百萬家門店,所有支援“小額免密免簽”的商戶均經過嚴格篩選。中國銀聯同時還聯合包括各商業銀行在內的收單機構,建立了規範的商戶日常交易監測機制,確保用卡環境安全可靠。
但一些支援“小額免密免簽”服務的商家表示,日常經營中,如果有顧客拿借記卡或信用卡來結賬,幾乎不會去核實持卡人身份。在消費金額符合“閃付”標準的情況下,因為無需顧客輸入密碼,商家也會直接使用此功能而不會提前徵求顧客意見。
專家:默認開通侵害用戶知情權
針對以上情況,有法律界專家表示,現如今支付方式日趨多元化,“小額免密免簽”功能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簡化交易流程、便捷交易的作用,但默認開通此項功能卻未曾及時提示開卡者,侵犯了持卡人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北京市同創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王殿明表示,客戶在辦理借記卡和信用卡時與銀行屬於一種特殊的服務合同關係,銀行有義務告知客戶其能夠提供的服務項目,只有在客戶同意即雙方達成一致協議的情況下方能為客戶開通相對應的服務項目。
王殿明認為,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在接受服務過程中客戶享有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客戶對“小額免密免簽”功能享有知情權,自己可在充分考慮安全性情況下,做出選擇或不選擇的表示,銀行無權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開通該項服務。如若默認開通則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