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堝P逸 攝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90後”鍋爐工:“燃燒的紅心”助推火箭騰飛
7月10日清晨,又一枚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中國第三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提起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大家最熟悉的人物便是“01”指揮員、“金手指”,曝光度高的也是加注指揮員、吊裝操作手等。
然而,衛星火箭發射是“萬人一桿槍”的事業,還有這麼一群人沒有光鮮亮麗的身份,也沒有多少突出的事跡,只是普通崗位上的平凡一員,卻擔負著繁重艱巨的任務,涉及維修、炊事、醫療等方方面面,折射出火箭騰飛背後鮮為人知的多彩故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90後”鍋爐工在工作中?!W翔攝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這樣的大系統裏,有這樣一個崗位——負責操作鍋爐,為火箭、衛星測試廠房的空調提供蒸汽,確保濕度、溫度達到檢測標準。在這個崗位上的人,説好聽點,是專業技術人員,説白點,也就是燒鍋爐的。
燒鍋爐怎麼啦?有人認為這個崗位丟人、説起來自卑,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這群“90後”小夥子,不但不嫌不棄,還擔當為傲。他們説:“雖然崗位平凡,但我有顆燃燒的紅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90後”鍋爐工在工作中?!W翔攝
田鑫瑤是一個94年的胖小夥,黝黑的臉龐,總是愛笑,笑的時候一口白牙顯得特別明顯。
“任務期間,我們每天平均要燒將近6噸的煤,全是我們手工一鏟一鏟地裝到小推車裏,一車接一車地運到鍋爐房?!碑斢浾咴儐栆惶煲獰嗌倜簳r,田鑫瑤侃侃而談,自豪地介紹道,“我們這兒也分淡季和旺季,夏天活兒相對少,冬天活兒多。從頭一年10月一直要持續到第二年5月,經常是24小時不間斷供蒸汽,3小時一班,輪班巡查。”
據了解,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也曾考慮過採用鍋爐燒天然氣、汽油來代替燒煤,但是因為發射場地處偏遠山溝,鋪設管道成本、燃燒危險性等因素,還是延用傳統的人工燒煤辦法,去年對鍋爐進行了換代升級。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90後”鍋爐工在工作中?!W翔攝
雖然已經到了下午,在這約360平米的鍋爐房仍然聞到,鍋爐操作區域燃煤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混雜在空氣裏,比鏟煤還要遭罪。
“鏟一回煤,燒一次鍋爐,鼻子眼里耳朵就全都是灰?!钡綅徫豢?年的何家琛,指著已成油黑的口罩笑呵呵地説,這是今早才換的新口罩。
在這裡,也來過很多“過客”,其他崗位過來幫忙鏟煤的,許多幫了一次就再也不來了;還有的在這兒幹了1年,也堅持不下去,走了。
“奮鬥是最幸福的!為什麼看不起燒鍋爐的,不就是覺得這個崗位又臟又累,沒有技術含量麼?”朱高平掰著佈滿厚繭的手指一個一個地細説,鏟煤只是基礎工作,接下來的活兒就得動腦子了,要思考填煤的時機,要觀察煤層充分燃燒的厚度和區域,根據火候調整煤層,摸索鼓風引風的節奏,還要聽氣的動靜來調整送氣閥門大小等等。
燒鍋爐除了是個體力活、技術活外,還有幾分危險。去年冬季執行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發射任務時,就發生過出渣機鏈條卡死的故障。大夥兒見狀一起出動,先借抽水泵把黑色的渣水往外抽,等水差不多抽到只有半身腰深時,幹了5個年頭的操作手鄧彪二話沒説,脫掉衣服褲子就跳進渣坑池裏,用碗來舀出煤渣來清理渣坑,在連續奮戰了數個小時後,終於排除了這個故障。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90後”鍋爐工用過的白手套。 歐翔攝
還有一次水壓過大,如果不及時排故,持續下去會發生炸爐的危險。主操作手王磊快速定位出故障原因是進水管受堵後,對鍋爐實施緊急關機。他們打開鍋爐頂蓋,想方設法對鍋爐頂部進行降溫。待溫度降下來後,經驗老道的王磊鑽了進去。由於頂部隔層只有40公分高,王磊只能平躺著操作電鑽,給左右兩根堵住的滋水管打孔疏通。之後,他又用角磨機進行打磨,摩擦飛濺的火星子直往他臉上噴,兩個腮幫子和額頭都被灼傷佈滿了小黑點,如今都還留著疤點。
現在王磊在北京學習,當用微信問到做這些後悔不,他坦然説:“燒鍋爐也就苦點累點,沒啥後悔的。如果人人對崗位都挑三揀四,火箭能成功上天嗎?!?/p>
當談起找對象的事,鄧彪、田鑫瑤、何家琛都有些靦腆。操作手朱高平開朗地談道,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在四川瀘州工作的女孩。剛開始時,當談到自己的工作時,朱高平也猶豫了一會兒,要不要實話實説自己是鍋爐工。但性格直率的他,還是大大方方地交了底:“我在發射中心是燒鍋爐的?!睕]想到女孩聽了朱高平的坦白後,不但不嫌棄,還認為他是個踏實的男人。
工作崗位上,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這群“90後”鍋爐工們接觸最多的是黑色的煤塊,他們微笑著的黝黑臉龐下,有顆燃燒的紅心,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樣:“不需要你歌頌我,不渴望你報答我,我把光輝融進,融進祖國的星座……” (王玉磊)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