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園詩”擁抱“數字經濟”詩書畫沙龍探討“浙商”與文藝融合
發佈時間:2023-07-19 15:39:1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甘小茹 葉菲 | 責任編輯:喬沐山清水秀,綠草如茵,淅瀝瀝小雨中的杭州湘湖迎來雅集。7月16日下午,以“詩畫浙江文化浙商”為題的“詩書畫—浙商融合發展沙龍”第2期在湘湖湖山驛站開啟,近20位青年浙商和詩書畫愛好者濟濟一堂。
“詩畫融商賦大篇,形虛內實戲連連。青山綠水西湘記,架起高臺等眾賢。”中華詩詞學會理事、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進欣然作詩一首,在詩意盎然間分享起《綠水青山詩路歌》。
他以“高地洼田皆是畫,紅花綠樹共為詩”,“同謳四海豐收曲,共頌九州勝利歌”,“兩個文明成碩果,十分春意綻奇葩”為主題,分別從歷史、現實、價值的角度漫談田園詩。
身為深耕詩詞領域資深研究者,周進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田園詩誕生於謝靈運與陶淵明的晉代時期。當下的田園詩是傳承創新的,不斷融合全面小康的新時代背景。現代的田園詩是新田園詩,新在五處:理念新、內容新、群體新、視野新、作用新。“時代不同了,詩歌要融入新的元素,時下雲計算、大數據、數字經濟,也可以成為田園詩的素材。”
據悉,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從2018年開始,啟動了記錄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實施以來的偉大成就,啟動了以“綠水青山都是歌”為主題的新農村采風活動,後來轉入沿著“四條詩路”有重點的采風,最終形成了《綠水青山詩路歌》詩集。
國家一級美術師邢鴿平對於文藝作品傳承創新、服務人民深為認同。她分享了“中國花鳥畫的形式美學”,並講述了自身的學畫和畫畫的生活故事,在她眼中,世界充滿了色彩、浪漫和創意。現場,她展示了自己的作品《秋光爛漫晴方好》《芳菲祥瑞》《如沐春風》等,並剖析了畫作中含有的和諧與對比、對稱與均衡以及比例關係。
邢鴿平認為,任何藝術作品都要做到和諧。和諧就是相近的因素的調和統一,而對稱是平衡法則的特殊表現形式也是形式美的核心,比例則是和諧的一種表現。“對量的把握或者面積的把握是至關重要的。在大寫意花鳥畫中對比不宜過多,過多會減弱作品的和諧性。”
分享之餘,現場企業家與藝術家們圍繞“文藝界”與“浙商界”融合作了探討。浙江社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玲亞表示,可以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方式助力書畫作品銷售“溯源”,灝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佳博士則對“農業”與“田園詩”的融合談了建設性想法。現場還結合書畫藝術作品拍賣等多種形式,探索詩書畫如何産業化,如何推進文藝繁榮等,並一致認為:可以創新性地擁抱新媒體、直播等多種方式,讓更多的藝術作品“叫好又叫座”。
時下,以“數字中國,數智浙商——探索未來”為主題的第五屆浙商青雲榜活動已開啟,浙商青雲榜組委會主任、中國網數字經濟頻道主任盧恩偉表示,“浙江省是‘數字經濟’高地,在‘數字中國’背景下,‘數字’+各行各業,充滿想像空間。”“文藝的數字化創作與傳播”“數字藝術的發展”“數字文藝人才的培養”等都成為了新課題,藝術家們和浙商們正在“雙向奔赴”,探索未來。
本活動由由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浙商青雲榜組委會主辦,墨廬文化傳媒、青時傳媒、湘湖驛?三江詞社等承辦,浙江省浙商研究會新經濟專委會支援。“藝術家和浙商的融合發展,是一條漫漫探索路,所幸我們已經走在路上了。”活動承辦人,身為藝術家和浙商,墨廬文化董事長吳思源認為,通過舉辦沙龍,提高了企業家文化藝術鑒賞水準,也讓藝術家打開了更廣闊的思維天地,互相交了朋友同時融了資源,還能迸發跨界共創的火花。“這是很好的開端,我們在為世界帶來美好的改變,歡迎更多人加入進來。”(圖文:甘小茹 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