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汪華林做主旨演講。
近日,在2024中關村論壇·世界綠色設計論壇上,綠色設計國際標準工作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汪華林出席論壇並做了題為《碳中和目標下綠色化工設計創新》的主旨演講。
演講中,汪院士從幾個層面深度解讀了碳中和目標下數字化和綠色化的雙驅動力量。
汪院士首先強調了科技發展與資源消耗、污染排放之間的矛盾,並認為僅靠工程科技無法解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他呼籲工科與文科之間需要更廣泛的交叉合作。
經濟增長的第六波週期中,數字化和綠色化成為驅動力量,但二者發展並不協調。綠色化由於其複雜性而進展緩慢,成為科技經濟發展的重要薄弱環節。
汪院士提出,原料、燃料和工藝的替代是推進綠色化的關鍵路徑。他倡導通過減半策略,即每十年將污染物排放量減半,以期望到2060年達到現有排放量的1/8。數字化與綠色化的融合被視為新的路徑。通過促進綠色化來推動數字化,反之亦然,兩者可以雙向奔赴實現目標。
在原料替代方面,汪院士分析了全球300年的污染物分佈,並指出45度線以上的污染物具有潛在的迴圈利用價值。氫作為一種關鍵的元素,能夠實現污染物向資源的轉化。
汪院士進一步強調了生物制、石油、煤炭、天然氣以及二氧化碳等元素在化工行業中的重要性。他指出,目前石化行業在實線部分已有堅實的基礎,而虛線部分則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他還提到了關於化工綠色低碳的國際和國內標準,並分享了其團隊制定的十幾項標準。
最後,汪院士以水煤漿技術為例,説明瞭該技術如何被國際認可為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的選擇之一。
汪華林院士通過展望綠色設計建立新模式的願景,從線性消耗模式轉變為地表和地上資源的迴圈模式,以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共同維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本次論壇以“綠色設計國際標準促進發展綠色生産力”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全球的頂尖權威專家、行業組織和領軍企業代表就綠色設計國際標準建設及各領域綠色發展研究成果和最佳案例進行分享,同時舉辦了綠色設計國際標準編制啟動儀式、“世界綠色設計之都(示範區)”倡議及推介、《綠色設計—構建低碳可持續世界》科普讀物編寫工作啟動儀式和“綠葉之家”公益項目倡議等活動。(中國網 劉景 何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