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漢字圖形研究》
發(fā)佈時間:2022-11-25 12:06:01 | 來源:中國網(wǎng) | 作者:潘鏡如 | 責任編輯:推薦語
民間漢字圖形來源於生活,因字造型,借意抒懷,如同書畫同源的道理,充滿著觀與賞、用與賞、情與理的生活哲理,是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具有代表性的符號。潘鏡如的《民間漢字圖形研究》拉近了凡俗現(xiàn)實世界與民間精神樂園的距離,讓膝頭的崇拜紮根在心頭,化成無窮的匠心智慧,將民間漢字推向中國本土化設計語言表達的新高度。
——何潔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教育部藝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出版説明
本書修訂自2018年清華大學“優(yōu)秀博士畢業(yè)論文”。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為加大對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青年人才扶持力度,國家社科基金2019年起設立博士論文出版項目。按照“統(tǒng)一標識、統(tǒng)一封面、統(tǒng)一版式、統(tǒng)一標準”的總體要求,現(xiàn)予出版,以饗讀者。
研究初衷
為何不識字的農(nóng)民能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漢字圖形?
為何民間漢字在宮廷與文人藝術中仍有體現(xiàn)?
“福、祿、壽、禧”等吉祥漢字究竟緣何而作?
它們暗含怎樣的社會生産力和倫理道德觀?
民間漢字圖形對於今天的漢字設計有何啟示?
導師代序
文/何潔教授
民間漢字圖形是我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民眾吉祥訴求和民族視覺風格的體現(xiàn)。縱覽中國民間漢字的産生過程,可以深刻感受到,它猶如一部中國平面設計史,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意和藝術設計資源。並且至今仍常見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節(jié)慶儀式裏,成為人們情感寄託、訴求表達、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縱觀全書,作者立足民間美術造型視域,在梳理民間漢字圖形嬗變歷程的同時,詮釋了民間漢字圖形生命力的形成的原因和影響。潘鏡如在該書中提出,在形式、風格之外,不能低估材料與工藝對漢字圖形構形産生的影響,見解視角新穎。與此同時,她對民間漢字圖形設計方法尊崇自然屬性,因材施藝特徵的的關注和闡述,在某種程度上深化了本領域的認識與研究。
專著撰寫過程中,鏡如還多次深入農(nóng)村做了相應的田野調研,挖掘、收集了相應的第一手資料,其研究方法得當,研究資料鮮活,突破了書齋式的研究局限,探索精神難能可貴。鏡如的熱情還表現(xiàn)在對於圖像資料的耐心梳理,尤其論文附錄的設置,既有學術參考價值,也有應用意義。在今天物欲橫流時代,城市生長起來的學生,依然能對發(fā)源鄉(xiāng)土社會的原生藝術保持執(zhí)著熱情,讓我十分欣慰。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不僅對民間漢字圖形進行了“形”上的歸納分類,還對民間漢字圖形的創(chuàng)作主體“民間藝人”及其創(chuàng)作的材料、工具、技藝等進行了論述,進而討論了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維度,為當代藝術設計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目的不僅僅是對中國漢字設計資源、體系的梳理、補充和完善,更為引發(fā)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視覺元素當代價值與意義的深度思考。
鏡如在寫作期間,她還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交換留學,這段經(jīng)歷也對其研究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國漢字圖形作為中國民間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民間藝術的重要內(nèi)容,對其進行設計學、民間藝術學等的相關研究不僅缺乏,而且十分必要。鏡如的這部著作出版之後,相信能夠為民間漢字圖形樹立新的價值標桿,引發(fā)更多學術關注。
可將此書的出版看作是守護中華民族文化根脈的歷史自覺與文化自信的主動踐行。
是為序。
主要內(nèi)容
民間漢字圖形是利用漢字的基本筆畫通過添加、組合、變形、取捨等多種裝飾手法,進行組合構成的圖形藝術,它強調漢字的裝飾美感和象徵寓意,既合乎漢字的間架結構組合和基本形態(tài),又不僅僅注重漢字的可識性和可讀性。
本書選取明代至今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民間漢字圖形為研究對象,範圍包括中國傳統(tǒng)壽字紋、萬字紋、符籙、鳥蟲書、花鳥字、合體字和“?!薄暗摗薄皦邸薄跋病钡让耖g漢字圖形。
作者對其生成背景、創(chuàng)作主題、創(chuàng)作題材、民間工藝技法以及造型規(guī)律等進行梳理與分析,以附表的形式列舉了民間漢字圖形譜係,展示了民間漢字圖形的生成規(guī)律和發(fā)展路徑??偨Y了民間漢字圖形以吉祥訴求為導向的設計動機、技術經(jīng)驗下的樣式創(chuàng)新以及在文化傳播、構建文化認同感方面的價值。
創(chuàng)新點
提出「因材施藝」「因技賦形」的民間漢字圖形造型規(guī)律,對形制、材質、工具、技藝做出科學比較和分析。
整理3000多件圖像資料,附有600多張插圖;挖掘古籍資料,對其中個別業(yè)界定義分歧的字形做了考證,補充了學術釋義。
結合符號學、設計學、民藝學等理論,對民間漢字圖形多元設計思維的當代設計轉換進行了新的闡述。
專家點評
中國民間漢字創(chuàng)作主體和時代尤其寬泛,想把論文寫得很深入有一定難度。鏡如面對挑戰(zhàn),迎難而上,以民間文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差異性為思考和基點,借鑒相關設計、美術等學科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對民間漢字圖形的構形特點和發(fā)展狀況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分析和總結。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池渝
當今的字體設計主要是表現(xiàn)在應用性上,它在實現(xiàn)方式、功能性上與民間漢字有很大差異。字體設計是為甲方服務,而民間漢字是為家庭、個人服務,它更多采用民間工具來實現(xiàn),帶有更多的啟發(fā)性。論文材料詳實、敘述完備、富有新意。論文的附錄很有必有,也有深厚的基礎。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孫建軍
近年來,對傳統(tǒng)民間漢字圖形的歷史與文脈、形式與風格,價值與意義的研究並不少見,這與我們今天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愈發(fā)深入有關。保護我們的民間文化,就是保存民族文脈;保護我們的民間藝術,就是保護民族符號,本書不僅有利於中國民間藝術的跨文化傳播,更有助於我們樹立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殷會利
潘鏡如的《民間漢字圖形研究》匯集了遺落在民間的一種特殊類別的藝術形式,也給我們再現(xiàn)了一種非物質文化財富的力量。漢字圖形是一種符號和圖形奇妙的結合,它體現(xiàn)了世俗不屈的想像力,展示了形象思維對理性思維的抗爭與妥協(xié)。這些被圖形解構著的漢字或者説是漢字所駕馭的圖形,無一不散發(fā)著世俗生活的光芒。
——中國工藝美術館副館長蘇丹
潘鏡如的這部著作提出了一些頗具新意的創(chuàng)見,比如“適應”“適用”“適度”的圖形設計理念。值得注意的是,本書的研究對象雖然是民間漢字圖形,但作者的視域並沒有被“民間”所限定,而是在士人文化、宮廷文化和民間文化的對比互動中對研究的主題進行了整體性的思考。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這應該説是一個重要的學術進步。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周博
潘鏡如老師的這本書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將福祿壽喜等民間漢字圖形作為一個研究整體,利用歷史學、民俗學、設計學等多學科知識對其進行透視與剖析,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二是寫作語言靈動而有韻味,盡可能貼合研究對象的歷史風味和文化意趣;三是徵用了不少很有代表性的圖片,並且在附錄中分類整理了大量資料圖片,文圖互證,令人一目了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責任編輯王麗媛
關於作者
潘鏡如,生於山東濟南,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清華大學文學學士、設計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學專業(yè)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社會設計、當代設計與工藝美術。主持國家藝術基金個人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優(yōu)秀論文出版計劃,在《裝飾》《美術研究》《美術觀察》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作者致謝
感謝恩師何潔先生!先生博識多通、治學嚴謹,在手工藝發(fā)展研究方面學養(yǎng)淵博,七度春秋,讓我尚能堅持設計學研究並偶有深入,與耳濡目染求學經(jīng)歷密不可分。感謝張道一先生!德高望重之師,不吝賜教,筆耕不綴的態(tài)度對我莫大鞭策。博士在讀期間,陳池瑜、華健心、張夫也、唐緒祥、李正安、張敢、蘇丹、張哥明、馬泉、趙健、陳楠等老師的多方指導,讓我夯實了研究基礎,學術觀念至今受用不盡。感謝校外專家,孫建軍、殷會利、唐家路、趙屹、韓明老師,求教于各位老師,屢有醍醐收穫。
感謝工作單位中央美術學院范迪安、宋協(xié)偉、王子源、靳軍、林存真、張欣榮、韓濤等諸位領導不辭辛勞,在科研建設方面開拓創(chuàng)新,讓本書可以持久獲得更有價值的生命力。感謝學??蒲刑幚顚W博、吳晶瑩老師,協(xié)助我申請國家社科基金並獲得出版機會。
感謝父母,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養(yǎng)育之恩,涌泉相報。感謝丈夫、子女的理解。感謝央美同事、清華同學和B248夥伴們的鼓勵;感謝全國社科工作辦諸位老師以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責任編輯王麗媛女士,感謝朱景梅老師翻譯校對本書英文摘要和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