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以”實踐體系的隨縣答卷 | 隨縣以流域綜合治理繪就“新畫卷”
來源:隨縣融媒體發佈時間:2024-06-01 10:20:17
編者按:今年全省“新春第一會”,省委、省政府作出全面部署,深刻闡述了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推進高水準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以供應鏈體系建設為抓手,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以城鎮和産業“雙集中”發展為切入點,推動新型城鎮化;以資訊化賦能推進四化同步發展;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載體,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體系。
隨縣怎麼看,怎麼幹?“隨縣發佈”以“五個以”實踐體系的隨縣答卷為題,展現隨縣如何細化實化思路舉措,找準坐標、明確方向、選好載體,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隨縣篇章!
隨縣以流域綜合治理繪就“新畫卷”
華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腳下是源頭。隨縣是湖北版圖面積最大的縣,位於鄂北豫南,地處江淮分水嶺,境內大洪山、桐柏山呈南北拱峙之勢,是千里淮河發源地、炎帝神農誕生地、農耕文明起源地,有府澴河、淮河、漳水、㵐水、漂水、浪河等多條河流,擔負著維護長江水生態、淮河水生態的重要保障和重大聯動空間的重任。
統籌流域治理,以高水準安全保障高品質發展。近年來,隨縣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統籌抓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推進涢水、㵐水、淮河三大片區流域綜合治理,堅決守牢水安全、水環境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底線,奮力實現生態美、産業強、百姓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中展現隨縣作為。
統籌治理,煥發“新活力”
清清流水環繞村莊,房屋規劃建設整齊,鄉愁記憶物件隨處可見……走進隨縣萬和鎮邱家大塆村,一幅美麗鄉村新圖景躍然眼前。
“㵐水邱家大塆段河道擴寬後,莊稼保收了,環境更靚了,安全更有保障了,晚上還多了一處休閒散步的好去處,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闭勂鹦×饔蚓C合治理,邱家大塆6組村民鄧小會深有感觸地説。
近年來,該村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流域綜合治理,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建成8公里生態河堤,硬化22.7公里村組道路,安裝228盞路燈,建成休閒廣場3個、涼亭4座、公廁5座,種植景觀苗木3200余棵,修建景觀綠化帶4000余平方米,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河道治理、除險加固、防污控污、砂石管理整治,多年來,隨縣始終將河湖安全放在首位,進一步優化和完善㵐水水系格局。累計投入資金1億多元開展4次綜合治理,長度達23.8千米,完成了㵐水河道疏浚、堤防加固、岸坡護砌、新建親水準臺、溢流擋壩加固、維修加固排水管、河灘綠化等治理任務。河流縱向連通、河道行洪順暢,完善的防洪排澇體系基本形成。
統籌治理成效顯著。隨縣獲評水利部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高家衝小流域獲評省級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區,淮河濕地公園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封江口濕地公園獲批全國自然教育基地、全省首批“美麗河湖”……近年來,隨縣在湖北省、隨州市劃定的一、二、三級流域基礎上,以自然地理條件為基礎,綜合考慮水資源分區、河流水系特點、城市發展戰略、行政區劃、蓄滯洪區等多方面因素,劃定7個四級流域片區,並明確防洪、供水等水安全底線,河庫及水源地等水環境安全底線,耕地保護紅線等糧食安全底線,以及山、林、草等生態保護底線,確定“管控清單”,形成發展底圖治山理水。
加快轉型,吃上“生態飯”
山如黛染、水似碧玉、萬木爭榮、魚躍鳥飛,初夏時節,來到隨縣淮河鎮龍泉村,目之所及皆是秀色,心之所感都是幸福。
龍泉村位處千里淮河源,背依巍巍桐柏山,環抱青山6萬畝,耕地面積不到2000畝,分佈入淮6條河……上世紀80年代,這裡交通閉塞,基礎薄弱,耕地少,留守的村民只能靠砍樹燒炭維持生計。
“那時,百姓是真苦,燒炭實乃生活所迫、無奈之舉。”龍泉村老村支書曾兆童回憶,依賴豐富的森林資源,這裡的木炭一度因品質上乘而暢銷鄂豫兩省,成為遠近聞名的“木炭村”。
好景不長,經年累月的伐木燒炭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痛定思痛,窮則思變?;春诱疀Q心發掘資源優勢,培育特色産業,保護自然環境,發展生態旅遊,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09年,隨岳高速北段建成通車。當地政府搶抓機遇,在龍泉村修起一條連接隨岳高速與312國道的穿村公路。目前,襄陽、隨州及河南南陽等城市到龍泉村只需1小時。
路通了,視野開闊了,思想也解放了,村裏大力開展精準招商引資。
2009年,投資1.2億元的大型神話情景漂流項目落戶該村,漂流河道全長9公里,落差110米,沿途設計了《西遊記》系列故事情節。
自2012年正式開漂後,西遊記漂流景區迅速叫響鄂豫兩省,並成功創建為4A級景區。
好山好水釋放綜合效益。隨後,4A級景區抱樸谷康養旅遊區依託1.7萬畝山場資源,採集製作600余種中草藥標本,種植中藥材500畝,成為湖北省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項目;3A級景區神農部落打造以神農文化為主線的綜合性景區,龍泉村以1.5萬畝山場佔股5%,探索“村民參與、企業投入、集體佔股、合作共贏”模式,變資源為資産;3A級景區慈雲居投入5000萬元,建成500畝藍莓産業園及8套民宿,打造集休閒、觀光、採摘為一體的“世外小院”。
從前砍樹燒窯的“木炭村”,如今成為被2個3A、2個4A級景區“包圍”的旅遊村。
因水而生、因水而興。近年來,隨縣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定位,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嚴守生態紅線,實施生態保護和治理工程,加快建設生態家園、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生態環境持續好轉,讓老百姓端上“生態碗”,吃上“生態飯”。
共建共用,奔赴“共富路”
生機勃發的5月,隨縣澴潭鎮龔家灣村的岳雄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萬畝油茶基地裏,一株株油茶枝繁葉茂,漫山遍野綠意盎然。
漫步在一叢叢整齊的油茶樹間,只見一條條水泥溝渠從山頂延伸至山下,呈網狀連接起整片山頭。
據隨縣水土保持監督站站長徐柯介紹,為解決灌溉保産量問題,2020年,隨縣申請中央水利發展資金950萬元,通過坡面水系改造、建設水土保持林、封育治理等方式,對31.16平方公里的高家衝小流域分三期進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目前,流域內水土流失總治理度已經達到了90%以上,林草植被覆蓋率也達到了85%以上。這意味著,每年可以增加保土量2.4萬噸,保水量59.42萬立方米。
昔日不毛之地,今朝綠色銀行。近年來,隨州市岳雄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通過流轉荒地,將蜂洞衝村、高家衝村、龔家灣村、武家河村等10個行政村統一規劃、整村推進,實施山、水、林、田、路和村綜合整治,發展油茶特色産業,先後帶動近300余戶農戶上山,600余人就業,每人平均年增收2萬元左右。此外,公司每年還開展技術培訓,有效帶動全縣3000農戶科學種植。
龔家灣村宋大秀夫妻倆是岳雄豐公司萬畝油茶園的種植、管護工人,一年能拿6萬元工資。2013年,宋大秀開始學習種植油茶樹。然而,由於樹苗是老品種,而且不懂技術,因此一畝林地只能産二百多斤果。岳雄豐公司來村裏後,夫妻倆學了技術,自己又種植了二十多畝油茶,公司按市場價回收油茶果,一年又可以增加收入4萬多元。
近年來,澴潭鎮巧念“山”字經,採用政府推動、企業帶動、社會聯動的方式大力發展油茶産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油茶産業發展之路。截至2023年底,澴潭鎮有3家規模分別超萬畝的油茶種植企業,以及一百多位油茶種植業主,全鎮油茶種植面積達7萬餘畝。
“力爭到2025年建成10.35萬畝油茶基地?!被队筒璁b業的大好態勢,澴潭鎮組織專班編制了油茶小鎮規劃,按照“一個核心區、兩大園區、三條精品線、四大發展片區、多個油茶特色旅遊莊園”的空間佈局,加快推進油茶産業“産、銷、學、研、遊、創”全鏈條發展,實現村莊變景區、田園變公園、風景變“錢景”。
下一步,隨縣將堅持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緊扣爭創“中部百強縣”和爭當全省“強縣工程”示範目標定位,以“4+5”攻堅機制為抓手,大力推進“花園新區、精品縣城”建設,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和能級,加快農産品加工、礦産石材及建材、新能源、先進製造業、文化旅遊等産業轉型升級,推動城市和産業集中高品質發展。(鄭道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