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襄陽10月28日訊 棗陽,地處鄂西北,轄558個村(居)民委員會。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型發展的必解之題。近年來,棗陽市因村制宜,探索出多種發展壯大新型集體經濟的途徑和模式。
土地折資 村民入股合作社
秋風拂過,稻浪連綿,在鹿頭鎮小王莊村康鑫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的稻田裏,收割機來回穿梭,轟隆作響……
“這在以前不敢想。”小王莊村黨支部書記萬安傑回想當年的景象,全村三成以上的土地以畝平不到100元的費用低價流轉;320畝集體機動地被部分農戶分散耕種,畝均收入不足50元。多方學習考察後,結合小王莊村現狀,2018年11月,小王莊村成立棗陽市首家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康鑫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
村黨支部副書記袁國榮介紹,土地集中後,合作社開展規?;N植,入股方每年可獲得相應保底收入,收益如有剩餘,還可從中二次分紅。目前,合作社共發展社員112人,入股土地由最初的353畝增長到1108畝,每股收益由400元增至600多元。
村頭市場 産品交易不出村
夜色漸濃,劉升鎮杜垱村三組村民王國志賣完了剛曬好的花生。
杜垱村是遠近聞名的“旱包子”村,杜垱村黨支部書記杜恒勝説:“前幾年,村幹部帶頭引種優質黃桃,産量和口感都很不錯,卻賣不出去。”
過去,劉升鎮沒有農産品交易市場,農戶想要賣東西,最近也要拉到十幾裏外的鹿頭鎮,非常不便。
有地方賣,農民才敢種。2017年,村兩委向上爭取資金,啟動杜垱村農産品交易中心項目建設,2018年建成後正式運營。不久後,又新建一座380平方米的冷庫,每年可保存鮮果100多萬噸。
杜垱村村幹部劉坤驕傲地介紹,中心建成當年就收購小麥等農産品近1300萬噸,周邊7個村的桃農都在這裡賣桃,每人平均增收7000多元。
招引鄉賢 資源資金滾滾來
“窮到沒人願意回村任職。”2012年,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劉常勇在鄉親們的推薦下,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沒錢、沒産業,村裏發展能靠啥?劉常勇一合計,把目光瞄準了本村十幾位在外發展較好的鄉賢,他逐一拜訪,邀請鄉賢回村投資。
如今,端公村種植板栗5000畝、油茶1700畝,年産近70萬袋香菇,三大産業同步開花。2022年,村集體收入51萬餘元。
棗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文成介紹,2022年,棗陽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1.8億元,在納入統計的532個村中,經營性收入超10萬元的行政村佔比超98%,預計今年底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40%的村年經營性收入超30萬元,15%的村超50萬元。
(通訊員:李曉軍 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