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工作30年來,武潔一直工作在城鄉規劃設計一線,主持完成200多項關係到城市發展重大問題的規劃和研究課題,並始終關注規劃理念前沿,産出了一批優秀的城市規劃作品,成為湖北省規劃設計領域重要學術帶頭人之一。
迎難而上,主持系列應急規劃工作兜底民生保障
規劃工作牽一髮而動全身,首要考量的元素就是“安全”。在武漢市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武潔看來,城市規劃需要重視水環境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糧食安全,做好底線管控和防災減災工作,增加城市韌性。其次是注重人文關懷,城市規劃要實實在在關注人的需要,所涉及的“宜居、宜業、宜養”指標關係到民生,需要重點保障。
2020年1月底,在新冠疫情爆發最為危急時刻,武潔臨危受命、逆行而上,憑藉長期躬耕規劃建設的豐富經驗優勢,帶領專班僅用3天時間先後完成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規劃論證工作,極大緩解了武漢的醫療救治資源壓力。
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重振,武潔主持開展了《武漢市疫後重振規劃》編制工作,通過規劃引領,提振信心,恢復城市對人才、企業、投資的吸引力,成為城市疫後重振的綱領性文件。“疫情爆發初期的‘兩山醫院規劃’與‘方艙醫院規劃’,這是一場與死神的賽跑,海量數據收集與整理、關鍵要素提取與比對、多專業需求標準協同與制定,都在一種生死時速般的緊迫下完成,這段經歷此生難忘。”
頂層謀劃,多項規劃研究成為城市建設精品工程
緊跟國土空間規劃改革前沿技術,武潔先後參與、主持了空間規劃體系、規劃編制指南等部委重大課題研究,主持制訂了《城市防疫專項規劃編制導則》等國家標準,領銜研究並取得《一種市政基礎設施綜合承載力評估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等國家發明專利技術,為全國提供了國土空間規劃的“武漢樣板”。
站在全域視角,武潔積極推動以武漢為中心、12個方向的高鐵網路佈局,主持完成武漢樞紐總體規劃、武漢西站、空鐵樞紐等重大規劃,提出了高鐵進機場戰略,打造了換乘高效、出行便捷的樞紐體系。為更好推動“地鐵城市”建設,武潔創新性提出線網規劃、建設規劃、綜合規劃、用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等編制體系,其中軌道綜合規劃編制模式為全國為首創,實現了工程與規劃的融合、技術與管理的銜接,廣州、廈門、天津等10余城市相繼來漢學習經驗。
“一般而言,政策與上位規劃的符合性、成果的規範性、思路的合理性是評價一部城市規劃作品的三個基本方面。我眼中好作品的標準是要有創新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部真真切切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的行動計劃,而非掛在墻上供人欣賞的作品。”武潔以《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城市濱水空間品質提升與綜合治理》為例介紹,在編制該規劃過程中,融合了“江、園、城”等理念元素,在提高“兩江四岸”核心區功能品質與空間形象的同時,聚焦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進一步彰顯城市生態、文化等濱江魅力特色,讓人民群眾能更好地共用濱水美好生活。
(姚坤森 通訊員:王海新、王妤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