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金融數據發佈。12月13日,人民銀行公佈的2024年1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11月新增信貸5800億元,個人貸款有所企穩,尤其是個人房貸持續回升,隨著所有增量政策的密集出臺與有效實施,社會預期和市場信心正在逐步回升。權威專家指出,與金融數據改善相互印證,體現出房地産市場和居民信心的進一步恢復。
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1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54.68萬億元,同比增長7.7%。
前11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37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14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95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3.84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6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0.04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12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2286億元。
具體到11月單月來看,該月新增信貸5800億元,同比少增但環比多增,尤其是住戶貸款層面,延續了上個月的增長趨勢。
總的來看,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北京商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11月末,“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3.2%,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增長14.3%,均快於全部貸款增速。
另據人民銀行披露,初步統計,2024年前11個月社融增量累計為29.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4.24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6.21萬億元,同比少增4.91萬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93萬億元,同比多257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9.54萬億元,同比多8668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2416億元,同比少5007億元。
地方化債力度加大
從結構來看,對公貸款偏弱。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指出,雖然9月末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政策基調明確加大力度,但政策落地見效存在一定時滯,企業盈利預期的扭轉以及加杠桿的意願和能力的提升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此外,化債背景之下,一些存量信貸的償還也會壓制讀數,後續企業部門信貸數據的改善需繼續觀察。
就在近期,中央出臺化債“組合拳”,新增6萬億元地方政府再融資專項債額度,並從2024年起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用於置換隱性債務。北京商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了解到,財政部已將新增地方債務限額下達各地,部分省份已經啟動發行工作。目前全國地方政府再融資專項債券發行合計金額已基本達到全年計劃發行額度。
另有市場機構調研,融資平臺等主體拿到專項債資金後,大部分會在10—20天左右歸還債務,其中絕大部分為貸款,以免債券和貸款“兩頭付息”,估計11月全國約完成近2500億元地方債務置換,12月還將有更大規模的債務置換。
由此可見,地方化債力度加大,短期地方政府可能加速置換債務,影響信貸存量。不過業內專家也指出,地方化債有助於優化銀行資産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具體表現上,對於地方政府,債務壓力緩釋後,更有利於“輕裝上陣”發展實體經濟,對於紓解債務鏈條、暢通經濟迴圈、防範化解風險等都是好事,具有多重積極效應;另對於銀行機構,貸款的減少轉為政府債券的增加,對銀行資産的影響整體中性。債務置換雖然可能減少銀行利息收入,但地方專項債券的風險權重(20%)低於貸款(75%—100%),債務置換後將降低銀行的信用風險和資本消耗。
此外,除了地方化債力度加大外,不良資産處置加快對金融總量數據也存在持續影響,銀行業信貸資産登記流轉中心披露的數據顯示,三季度以來掛牌轉讓的不良貸款未償本息及項目數均較上年同期顯著增加。貸款核減會導致當月各項貸款餘額存量減少,進而影響未來12個月金融總量數據的同比增速。
據市場機構測算,11月全國金融機構改革化險處置不良資産規模近5000億元。不過市場專家也提到,從長遠看,不良貸款處置有助於金融機構化解存量風險隱患,為後續穩健經營奠定良好基礎。
個人房貸企穩回升
零售貸款方面,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明明也提到,這背後反映了地産需求端刺激政策對居民加杠桿意願得到提振。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月來個人貸款有所企穩。從數據表現看,住戶貸款增速近期已在上升,主要是個人房貸企穩回升。
一方面,隨著穩定房地産市場的所有增量政策逐步落地顯效,個人房貸提前還款現象明顯減少。數據顯示,今年10月個人房貸發放量超過4000億元,提前還款金額減少,提前還款額佔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的比重明顯低於8月政策出臺前。
另外,房地産市場也呈現積極變化,市場交易邊際改善,11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速近一年半以來首次轉正,12月以來成交依舊相對活躍,與金融數據改善相互印證,體現出房地産市場和居民信心的進一步恢復。
“居民和企業信貸環比回升,但同比少增,反映國內居民和企業借貸意願偏弱。但值得關注的是,居民中長期貸款環比、同比多增,反映國內房地産需求端有所回暖跡象?!惫獯筱y行宏觀市場部研究員周茂華説道。
從趨勢看,周茂華預計12月信貸將繼續平穩增長。年底屬於傳統信貸小月,多數銀行積極為明年初信貸投放“蓄勢”,地方化債可能對貸款繼續造成一定擾動。但國內所有宏觀政策措施,將進一步活躍消費和投資活動,帶動實體融資需求回升。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樓市銷售回暖跡象,以及小微企業、製造業、新興領域信貸將保持較快增長,國內信貸有望保持平穩擴張。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