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為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的翅膀
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智慧農業就是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內容。當前,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産深度融合,通過感測器網路、物聯網、大數據分析、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實現了對農業生産全過程的智慧化、精準化和高效化管理,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發展智慧農業,一是可以提升農業土地産出率、勞動生産率和資源利用率,引導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二是通過環境精準調控、自動巡檢消殺、疾病智慧診斷、精準配方飼喂、自動採集清污等,實現農業生産的科學化、標準化、綠色化,提升我國農産品品質水準;三是應對城鎮化導致農村人口數量減少、農村人口結構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數量和結構雙重壓力。
近年來,我國聚焦智慧農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組織實施智慧農業行動計劃,建成一批智慧農場、智慧牧場、智慧漁場,加快重點行業和産業數字化改造,通過政策拉動、典型帶動、技術驅動、服務推動,實現了智慧農業的快速發展。下一步,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農情,加強頂層設計、政策支援和應用引領,抓住資訊感知、智慧決策、精準作業等關鍵環節,全方位全鏈條推進資訊技術、數字技術、人工智慧的普及應用,提升農業智慧化水準,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産率,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新動能。
以應用場景引領智慧農業發展。立足産業發展和行業管理實際需求,以問題指引方向,以應用引領發展,因地制宜探索數字化、智慧化解決方案。堅持農業生産領域全産業鏈一體聯動,推進主要作物種植精準化、設施種植數字化、畜牧養殖智慧化、育種制種智慧化,提升農業生産、管理、經營的數字化水準。堅持示範引領,建設一批智慧農業創新區,推動機制創新,匯聚政策合力,形成一批可複製、能推廣的智慧農業項目。
以科技創新支撐智慧農業發展。堅持高水準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農業感測器與專用晶片、農業核心演算法、農業機器人等技術研發,形成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研發製造相銜接的智慧農業創新體系。支援一批智慧農業創新平臺建設,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企業,遴選一批成熟技術裝備,突破一批基礎性、前沿性、共生性技術和急盼、急需、急用的技術。推進大數據分析技術在農業農村的融合應用,發展農業領域各地區、各産業、各行業人工智慧大模型,有效支撐智慧農業對數字技術的需要。
以數據要素支撐智慧農業發展。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生産要素。沒有數據,智慧農業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統籌規劃建立農業數據採集、加工、管理、流通、應用等制度機制,為智慧農業發展提供生産要素。加快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拓寬遙感、物聯網、網際網路等實時數據採集渠道,形成天空地一體化的觀測網路和數據採集體系。建設好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完善農業農村數據交易制度,開發數據資源目錄,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共用,滿足智慧農業的數據要素需求。
以改革思維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從經濟學來説,激勵機制和協調機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農業需要持續的體制機制改革為其注入發展的動力。智慧農業本身就是農業生産方式的一次重大創新。要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完善産業支援政策,鼓勵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鏈主”企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主體加快智慧農業商業模式創新和成果轉化。發揮企業家特別是科技型企業家在推動智慧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為智慧農業發展的“領頭雁”。
以人才隊伍保障智慧農業發展。鄉村振興,人才為本。要推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調整學科結構,培養符合智慧農業需求的應用型、創新型、複合型人才。加強數字能力方面的知識技能培訓,推進鄉村人才培養、引進、管理、使用、流動、激勵等制度創新,開展智慧農業領域職業開發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形成一批行走在田間地頭的新型“田智者”“鄉創客”“農秀才”。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發展智慧農業,通過賦能激發乘數效應和化學反應,從而為提升農業的比較效益和綜合效益,建設農業強國、實現農業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
作者:黃朝椿(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國家治理現代化地方實踐高端智庫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