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烏蒙山水秀 旅遊促振興
山川如黛、水似碧玉、萬象欣榮、瓜果飄香……初冬時節,烏蒙大地依然錦繡如畫。這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畢節奮發有為書寫的收穫。
近年來,畢節市圍繞打造“國際知名山地康養度假旅遊目的地”目標,以“洞天福地·花海畢節”為形象品牌,深化旅遊融合發展,積極整合資源,完善配套設施,升級景區業態,向市場提供中頻次、高附加值新旅遊産品,不斷提升旅遊産業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全面釋放旅遊消費潛能,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
資源整合,從“景致”變“精緻”
初冬,走進山環水抱的百里杜鵑彝山花谷景區,花開成海的粉黛亂子草,如彩霞氤氳似雲紗飄逸,創造了秋天最浪漫的童話。遊客沿著花間小道,漫步而行,賞花、拍照……
百里杜鵑彝山花谷景區
“賞花拍照累了,還可以泡美美的溫泉,體驗帳篷酒店,特別愜意!”作為百里杜鵑老朋友的貴陽遊客柳熙瑤表示:“彝山花谷不僅風景美,體驗的也很多;夜晚清幽,值得住下來好好享受。”
黔西遊客肖磊帶著家人來體驗溫泉項目,他説:“在這裡不僅可以泡溫泉,還可以看書、參加親子體驗項目。”
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百里杜鵑景區立足“花期之外、花區之外”,不斷突破發展瓶頸,積極促進旅遊業態從單一的觀光遊向複合型的康養度假遊轉型,大力發展溫泉酒店、溫泉民宿、露營、花卉觀光等旅遊産業,推進康養和旅遊融合發展,提升服務品質,逐步形成旅遊“淡季不淡”的新格局。據悉,今年1至9月,百里杜鵑管理區接待遊客641.61萬人次,同比增長54.16%。
從“一花引領”到“花開滿園”。今年以來,畢節市充分發揮百里杜鵑、織金洞雙5A景區“特意性”資源,圍繞雙5A精品旅遊帶,整合百里杜鵑賞花休閒、織金洞喀斯特地質研學、平遠古鎮美食休憩、烏江源百里畫廊峽谷觀光、夜遊金街美食、奢香古鎮文化體驗等業態,創新打造適應市場需求的旅遊産品,讓賞花、研學、露營及夜遊、美食等“潮流”相結合,不斷提升遊客旅遊體驗。
今年1至8月,全市接待遊客6210.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27.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6.8%、35.5%,遊客每人平均花費達1010元。
文化賦能,從“傳統”到“時尚”
雖然位於城區繁華地段,但走進織金平遠古城的遊客總會不由得放慢腳步。品嘗純正地道的織金本土美食,在皂角米、竹蓀、南瓜等農特産品拼湊出的鮮明色彩中尋找鄉愁,走進蠟染、刺繡館體驗非遺魅力,欣賞一場沉浸式情景表演+互動的體驗.....充滿歷史古韻和人家煙火悠閒旅遊體驗,讓不少前往百里杜鵑、黃果樹瀑布等景區的遊客將平遠古城列入行程中。
化屋村
作為以織金老傳統建築為原型打造的古城街區,依託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建設蠟染刺繡體驗館、文創館、寶楨故里博物館、國學藝術館等文化展示空間,不斷豐富夜遊、夜食、夜購、夜宿、夜娛等文旅消費業態。繼入選貴州19個省級旅遊休閒街區、被評為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之後,織金平遠古城又被列為貴州省文旅融合創新示範項目,自2019年試運營以來,平均年接待人數約百萬人次。
從“一城蝶變”見”全域華章”。今年以來,畢節市以創建“黔西北文化生態保護區”為依託,推動文化賦能高品質發展。充分發揮文化凝心聚力、育人鑄魂的重要作用,豐富文化産品常態化供給,推進文化活動進景區,實現旅遊旺季駐場演藝常態化,推動文化賦能旅遊高品質發展。
成功舉辦九屆烏蒙文化旅遊周·文化藝術系列大賽。音樂作品《守望·撒麻》榮獲群眾文藝領域政府最高獎——“群星獎”;在杜鵑花期推出《索瑪花開》,在平遠古鎮推出畢節首部沉浸式演齣劇目《盛世古今》,逐步推進旅遊旺季駐場演藝常態化。
今年暑期,依託彝族文化,策劃系列火把狂歡季線上線下活動,以縣縣“花開並蒂”的方式形成聯動效應,全面覆蓋火把節精神,延申火把內涵,吸引上千萬餘人關注,有力塑造了彝族文化IP,探索了文旅融合路徑。
同時,結合“三下鄉”演出,推進文藝演出進景區補強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推進市美術館立項建設,實施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間和“城市主題書房”項目。推動赫章可樂遺址考古發掘項目納入國家計劃,謀劃世界文化遺産申報工作。
著力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第一期、第二期項目順利推進;推動打造了七星關雞鳴三省、黔西大關鹽號、黔西丘林村、納雍槍桿巖等一批紅色旅遊景區,丘林村、槍桿巖村入選貴州首批10個“最美紅軍村落”。錢壯飛烈士陵園入選“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中的“紅色貴州·雄關漫漫”精品線路。
鄉村振興,從“共建”到“共富”
連日來,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船老闆”尤榮學忙得不可開交。“週末和節假日遊客是最多的時候,這樣的一個來回在旅遊旺季一天要跑六七次,淡季也有三四次。”據尤榮學介紹,依靠在江面上擺渡遊客,每年收入輕鬆超過10萬元。
平遠古鎮
懸崖之下,苗歌悠揚。畢節市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是真正的“懸崖下的村寨”這幾年,化屋村旅遊産業蓬勃發展,村民收入節節攀高,鄉村振興勁頭十足。
依託山水生態優勢和民族風情,化屋村大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村民開起民宿、農家樂,旅遊帶動黃粑、黃姜、黃牛、苗繡等産業蓬勃發展,依託旅遊開發的康養産業也生根發芽。
“目前全村已發展農家樂34家、民宿19家,建成同心廣場移動小木屋23座,建成投運遊船服務中心、星級旅遊廁所等,旅遊基礎持續完善,旅遊業態不斷豐富。”化屋村黨支部書記許蕾介紹,近三年來,化屋村累計接待旅客92萬餘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億元。
從“三省紅都”七星關到“中國珙桐之鄉”納雍,從“中國核桃之鄉”赫章到有“喀斯特博物館”之稱的織金,還有大方、威寧……在畢節各區縣,眾多像化屋村這樣的偏遠山村,已舊貌換新顏。
近年來,畢節將旅遊作為“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的朝陽産業,圍繞全省旅遊産業化“兩大提升四大行動”核心任務,以景區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大力推進鄉村旅遊,盤活鄉村閒置資源,帶動餐飲、住宿和農業産業等發展,推出一批鄉村避暑度假系列精品,拓寬群眾就業渠道,打造和美鄉村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新增長極!
大美畢節,美美與共。雄奇壯美的烏蒙山水,踩著高品質發展的鼓點,必將再迎旅遊産業大發展的春天。(畢節文旅局供稿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