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藝”創造“新經濟”——古老非遺扮靚産業新景
夜幕下,安徽省黃山市新安江邊的屯溪河街人頭攢動。流光溢彩的徽州漆器、巧奪天工的廬州蛋雕、清香四溢的綠茶製作……一項項多姿多彩的傳統非遺技藝,點燃了徽州古街的煙火氣。
正在黃山舉行的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技藝大展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150余個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350多位非遺傳承人帶著絕活兒來到現場進行展示。
11月10日晚,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技藝大展在安徽黃山開幕。(施亞磊 攝)
糖冰姜、糖醋姜、醬汁姜、鹽水姜……肉質脆嫩、香味濃郁的銅陵白姜展位前,不少參觀者駐足品嘗。
“深挖起壟、切芽播種、搭棚遮陰、手工去皮、陽光曬制……銅陵白姜從種植到加工成成品有29道工序。”銅陵白姜製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金如林向來往的參觀者介紹銅陵白姜的種植和加工技藝。
日前,銅陵白姜種植系統被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2018年,金如林在當地建立銅陵白姜標準化加工廠房3000余平方米、銅陵白姜種植基地300余畝,實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當地300余農戶從事銅陵白姜種植加工,推動産業規範化發展。
為更好地展示傳承非遺文化,他還創辦了佘家貢姜文化園。“我們在傳統製作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口味、包裝,研發了10多種銅陵白姜産品。”金如林的工廠每年加工近10萬斤銅陵白姜,銷售額近800萬元。
在銅陵,越來越多的人從事白姜産業。數據顯示,2022年銅陵市銅陵白姜種植面積達5800余畝,鮮姜總産值達1.8億元,從業農戶2600余戶,擁有加工銷售企業35家,品牌效應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從打造傳承基地到形成産業集群,近年來,安徽探索出一條“大眾化、互動型、生産性”的非遺保護傳承之路。在充分展示非遺保護傳承成果的基礎上,推動古老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成為産業振興新亮點。
絢麗的紅金斑犀皮漆天球瓶、精緻的綠金斑犀皮漆菱花盒……燈光下,一件件精美的器物光潤似玉,漆面光亮照人,紋理天然靈動。
在徽州漆器的展臺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徽州漆器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甘而可正與來賓交流漆器製作技藝。
犀皮漆工藝一度瀕臨失傳。1999年,甘而可投身到犀皮漆工藝研究中。“徽州傳統髹飾技藝犀皮漆製作工藝講究指尖功夫,一件漆器要經歷多道複雜工序,有時耗費一年時間才能完成。”20多年來,甘而可用“匠心”恢復、傳承、創新這一古老技藝,獨立研發了漆器髹飾技藝、材料處理技藝10余種。
積極挖掘非遺文化價值,盤活非遺文化資源,如今在安徽各地,一個個極具特色的非遺文化産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黃山市構建徽派古建産業鏈,全市從事徽派古建産業的各類企業有254家,2023年1月至10月,全市徽派古建産業産值超23億元。
阜南縣黃崗柳編技藝編出富民路,帶動全縣發展柳木文化産業規上企業88家,杞柳種植2.9萬畝,從事柳木加工行業14.6萬人,2022年産值達78億元。
宣城涇縣丁家橋鎮宣紙書畫紙經銷商遍佈全國100多個地級市,年總産量2萬餘噸,銷售額超13億元。
令甘而可感到欣慰的是,犀皮漆工藝恢復以後,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加入了傳承隊伍,並將工藝品種類拓展至首飾、茶具、香具等,産生了良好的經濟收益。(記者 劉美子、汪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