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生:與烏天麻結緣 帶領雲陽數千農戶走上致富路
雲陽渝峰烏天麻率先獲得行業酒類生産許可證。
烏天麻展廳一角。
18歲那年,他因傷臥床不起,烏天麻讓他站了起來,他因此與烏天麻結緣。
10年時間,他“兩落兩起”,前後花了600多萬研究種植烏天麻,終獲成功。
如今,他成中國烏天麻最大生産商之一,帶領雲陽數千農戶走上致富路
“會飛會跑,夜裏還會發光,跟天山雪蓮和人參一樣。”在雲陽人的眼裏,無根無葉的烏天麻不但價格高,而且很神奇。當地人傳説,只有本領過人者,才有機會得到烏天麻。
47歲的張成生就是這樣一個“本領過人者”。作為全國最大的烏天麻生産商之一,他在雲陽的雲峰山上有一片面積達4萬畝的烏天麻種植基地。他種植的烏天麻經食藥監部門檢測,天麻素含量是國標的8.2倍,全國第一。
全國第一
雪山林海間的基地
1月初,雲峰山上下起了大雪,連片的大山都是皚皚白雪。
這裡樹木喬木極少,灌木極多。過了有十多戶人家的村莊,越往上走,人就越少,最後的兩三公里,看不到一間民房。
零下5℃的氣溫,伴隨著山間吹來的陣陣寒風,讓人冷得直哆嗦。走在路上,聽得到自己的喘息聲和腳踩在雪地裏“噗嗤……噗嗤……”的聲音。
距離雲峰山頂還有數百米的距離,就傳來了犬吠聲。“這裡就是我們基地守護人的窩子。”行至“窩子”前,張成生吆喝一聲,有人開門,雪山上也熱鬧起來。“窩子”位於峰頂山坳處,一畝見方的平地和一間磚瓦房,墻壁上寫著“渝峰烏天麻基地”幾個大字。
張成生的烏天麻種植基地面積四萬畝。説是基地,看上去其實就是一片山林,“種了樹,土壤篩過,山形地勢的坡度被改變過,還培植了蜜環菌……”張成生介紹,烏天麻無根無葉,靠蜜環菌提供養分,對環境的要求極高,種植極難。
張成生扒開雪堆,依據之前留下的標記,給我們看了一眼下雪前剛種下的烏天麻,只有小拇指粗,沒有根系,也沒有葉芽。
“少則4年,多則6年,你們看到的烏天麻將成熟。”
“烏天麻不需要施肥,全靠蜜環菌提供養分,並沒有改變野生天麻的習性!”
“土太厚的話,它會被‘悶死’;太薄,它就會被‘凍死’!”
説起烏天麻的種植,張成生頭頭是道,但又小心翼翼。
從1999年到2018年,20個年頭,在雪山上搭窩棚、種天麻,兩度賠得傾家蕩産,“兩落兩起”,最終創造了雪山上的奇跡。張成生的小心翼翼,不是沒有道理。
雲峰山上的“採麻人”
4萬畝的烏天麻種植基地,所需要的原種從哪來?
書上和專家都有這麼一種説法:烏天麻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高,只有在海拔1500米至1800米的高山上才能生長,所以人工種植的烏天麻很少,種子又貴又難買到。因此張成生的原種,大部分都要靠人工去採野生的烏天麻。
張成生告訴我們,烏天麻原種採集的時間最好在下雪前,一般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錯過“黃金時間”,得再等上一年。
一把砍柴刀、一捆繩索、一個背簍,這就是採集原種的“深山採麻人”的全部裝備。
茫茫雪山,如何尋得大自然最珍貴的饋贈?雲峰山上的“烏天麻包”是個不錯的選擇。
“烏天麻包”是雲峰山上的一群山包包,裏面有野生的烏天麻。但即使是最有經驗的“採麻人”,也需要碰運氣。運氣好的才能有收穫,運氣差的,忙活一年也不一定挖得到。
張成生曾向很多“採麻人”請教,他們告訴張成生,“烏天麻會發光”的傳説並非無稽之談,烏天麻確實會發光,他們有時候就是夜裏去尋麻。
“那個光比手機的光要弱點,當你夜裏從山上往下望只要仔細觀察,如果是有野生烏天麻生長的地方,確實有可能發光。”張成生親眼見過後詢問專家,得知這光源就是露在外面的蜜環菌,它跟烏天麻生在一起。
張成生請了一撥又一撥的工人,跟隨他去採野生烏天麻,去年就採集了數千斤。烏天麻多長在深山老林的懸崖峭壁上,為了方便採集,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自行搭建窩棚,自帶糧食,埋鍋造飯。這些年下來,雲峰山上有不少他搭建的窩棚。
“烏天麻,和蜜環菌伴生,找到蜜環菌,也就找到了烏天麻。”
“夜裏也去找過,循著光亮,記下位置,第二天一挖一個準。”
“蜜環菌必須一起挖起,不能有任何的損毀,否則烏天麻也得玩完……”
這些年下來,張成生也積累了很多的採麻經驗。他笑稱,方圓十里乃至百里,他應該算最懂烏天麻的“採麻人”。
張成生與烏天麻的緣分,其實要從18歲那年説起。當時他受傷躺了一個多月,根本無法起身。危急時刻,醫生為他開方烏天麻,吃過後,竟然重新站立起來。“可以説,烏天麻救了我一條命。”
兩度失敗
發現烏天麻商機的生意人
1999年,張成生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藥材商,他從重慶雲陽收購藥材,銷售到湖北長陽、五峰一帶。
湖北宜昌楊家橋村衛生所醫生向宗暄是張成生的老客戶。1999年初,湖北宜昌的這位老客戶給張成生下了一張訂單——要4公斤烏天麻。數量不多,但半年過去了,張成生仍然沒湊足向醫生需要的量。
向醫生打電話催著要貨。這通電話給張成生的事業帶來了轉機。他算了一筆賬,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機。
張成生統計,跟自己有業務往來的醫生一年需要烏天麻1200斤,但他再怎麼努力,只收得到400斤左右,“利潤最低的一斤賺30元,當時在其他藥材當中,利潤是最高的。”
常年收購藥材的張成生清楚,烏天麻人工種植難度大,只有野生的。因此,烏天麻具有極高的種植價值。1999年,29歲的張成生,決定放棄了年入百萬的生意,嘗試種植烏天麻。
兩投兩百萬,先後打了“水漂”
第一筆投入,張成生信心滿滿地投了200萬,佔了他一半以上的資産。
1999年,張成生把藥材生意交給妻子,自己背著背簍、扛著鋤頭就上了山,挖麻種麻,是他的全部。當時他的種植規模是400多畝地。
採集種源,在荒山上挖溝、種樹、篩土,把平地變成坡地,把陡坡的坡度變小,幹得熱火朝天。張成生天天呆在山上,跟烏天麻們相伴,一個人顧不過來幾片山,他還雇了人,幫自己“巡山”。
當年冬天,因擔心烏天麻被冰雪凍死,他刨開打了記號的烏天麻窩子,卻發現,烏天麻不見了。咋回事?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張成生發現了烏天麻消失的秘密。
“是我們種植的細節出了問題,土的顆粒太大,烏天麻感染雜菌,雜菌多了,就把(烏天麻)吃了。”張成生的第一筆投入都因為這“雜菌”之故,最終打了水漂。
通過第一次的失敗,張成生才明白,為什麼以前很少有人種烏天麻,因為要用人工的方式把它種活,難度很大。但是,他也明白,如果自己能把這件事幹成,就能獨佔一個巨大的市場,也必定能收穫鉅額的財富。
從那時起,他就更加賣力地研究烏天麻:種苗大小、土壤厚度、樹葉厚度、土地坡度……他對種植的所有環節分了類,“摸著石頭過河”,希望探索到種植成功的秘密。
2005年底,張成生説服妻子,拿出了家裏所有的積蓄,還以技術突破為理由,找來了合夥人。採麻、種麻,前前後後,張成生又投入了200多萬。本以為能挽回之前的損失,但讓人沒想到的是,2008年初,一場百年不遇的冰凍雨雪災害,將張成生的烏天麻凍死了90%。
投入數百萬血本無歸,這次失敗,讓張成生徹底失去了方向。“張老闆瘋了,不曉得深淺,別個專家都搞不定的事,他怎麼行?”“欠我的錢,趕緊還上”“烏天麻至今沒有人種植成功,你不要搞了!”
閒言碎語,債主逼債,親朋勸退,張成生一度頹廢、沒了主張。
業界轟動
每斤1.2萬元的天價
“我見過那麼多做産業的人,沒有一個是一帆風順的!”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張成生痛定思痛,決定繼續種烏天麻。“再種一次,實在不行就一輩子打工,還債”。
張成生把房子拿去做了抵押,湊了兩百多萬。2008年當年,又種上了一批烏天麻。
2009年的冬天,雪比頭一年小了很多。張成生背著砍柴刀,用小鋤頭扒開一個烏天麻窩,開心得跳了起來:“它活了,比原先大了很多!”張成生四下檢查,基地的烏天麻差不多都存活下來,這意味著,他成功了。
2013年,張成生拿著樣品去權威部門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他種植的烏天麻天麻素的含量是國標的8倍多,根據現有公開資料,這項指標名列全國第一。
同年,張成生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帶到第二屆全國天麻會議,引起業界轟動。在當年的全國中藥材採購會上,其烏天麻更賣出了每斤1.2萬元的天價。
“中國烏天麻之鄉”
隨後,張成生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在雲陽推廣種植烏天麻,更多的人參與投資,成為股東,也有農戶和合作社加入,更多的人和力量進入,烏天麻種植一路高歌,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成了“萬里長江,天生雲陽”的一項特色産業。
張成生已經舉家遷到縣城居住,妻子除了照顧家裏,也幫他照應烏天麻的事業。雲陽縣修建了産業公路,寬闊平坦的公路直通雲峰山。張成生仍然每天地往山上跑,每天的行程排得滿滿的,早起忙碌到深夜。
迄今為止,張成生已在這片雪山上堅持了20個年頭,把烏天麻從山崖、樹叢,引入到自己的種植基地,名聲在外。他的“渝峰烏天麻”獲得了“PEOP生態原産地”標識,還在工商總局商標局註冊了“GI中國地理標誌”。因為這一特色産業,重慶雲陽縣也因此獲得“中國烏天麻之鄉”稱號。
張成生的産業還在擴大,再也沒有人説他“瘋了、傻了”。2017年9月21日上午,雲陽縣烏天麻研發體驗中心項目正式開工,預計2019年建成投産。張成生還在籌建烏天麻博物館,希望借此更好地推廣烏天麻。
據“雲陽微發佈”介紹,研發體驗中心項目投産後,將新增産值1億元;帶動農戶發展的數量,也將會在原來3800多戶的基礎上增加30%(約5000戶),以此讓更多的農戶依靠發展烏天麻産業脫貧致富。
知識多一點
“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眼黑頭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治。天訂乃定風草,故為治風之神藥。”在《本草綱目》中被稱作定風草的天麻,主要用來治療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癥。作為一種名貴的中藥材,用量大用途廣。烏天麻作為天麻的一種,由於其天麻素的含量比普通天麻高出數倍,加之野生分佈的數量極少,因此更是“一麻難求”。
據醫藥界人士介紹,普通天麻的賣價為100元左右,烏天麻比天麻更為貴重,從200元、500元每斤直至1萬餘元每斤(均為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