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絲弦是流行于常德、桃源一帶的民間曲藝,以揚琴、琵琶、三弦、京胡、二胡等弦樂器為伴奏樂器,故稱“常德絲弦”。
常德絲弦源於明代江蘇,浙江兩省流行的時調小曲。明清之際,攜伎往來貿易的商賈將這些時調小曲傳入常德,與常德方言融合,逐漸演變發展為常德絲弦。大約在清代中葉,常德就出現了絲弦班社,盛極一時。傳至清末民初,常德絲弦漸被黃色音樂和新起的京劇所代替而日趨衰落,解放後,常德絲弦得到新生並有很大發展。
常德絲弦是一種民間説唱表演藝術,以唱為主,以説為輔,説唱穿插交替,容量較大,可以演唱有人物、有情節的大型故事,也可以演唱短小精悍的段子。 常德絲弦傳統演唱形式是坐唱,大都是演唱有故事、有人物的長段絲弦。演唱者一般為6人,分別扮演生、旦、凈、醜等不同角色,並兼操樂器。樂器分別為板鼓、揚琴、琵琶、京胡、二胡、三弦,其中常鼓者兼指揮,把握整個演唱的節奏。如果演唱曲目中的角色多於演唱者時,則每人除擔任一個主要角色外,再分別兼任?,F在,由於絲弦演唱藝術的不斷改革、發展,演唱形式也多樣化了,不僅有單人演唱、雙人演唱、群唱,而且還作為絲弦戲搬上了舞臺。同時有了專門的樂隊,又加上了高胡、長三弦、低間提琴等,給常德絲弦的伴奏增添了色彩。
常德絲弦在源南省內外都頗有影響。1952年,常德市的老藝人參加湖南省民間曲藝會演,演出傳統曲目《貴妃醉酒》、《雙下山》、《掃松》等,獲優秀獎。1959年,湖南民間歌舞團參加全國文藝會演,演出現代常德絲弦節目《新事多》,轟動首都觀眾,受到熱烈歡迎。從此,常德絲弦産生了廣泛的影響。1975年,常德市姐成演出隊,代表湖南赴京參加全國部分省、市、自治區調演,再次演出《新事多》,在京32天,共演出25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曾向全國播放。1978年,市文藝工作隊參加湖南省戲曲、曲藝調演,演出創編曲目《》青山伴我唱絲弦》,《飛車救親人》,均榮獲演出獎。1979年,常德市絲弦演員在北京參加全國職工業餘文藝調演,演出絲弦創編曲目《一枝花》,榮獲演出獎,優秀節目獎,並在中南海懷仁堂向中央領導作彙報演出,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音、北京電視臺錄影向全國播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