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
中國藝術研究院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展示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創作力量和在藝術實踐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績,推出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系列展”。本展覽為系列雙個展,由“守望經典、抱樸含真、圖像寓言、消解重構”四個部分組成,將分批分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本次參展藝術家為皋翱和王赫赫,兩人分別從不同角度提出並闡釋了自己對藝術的探索和觀點。
皋翱在中國美術館個展現場
其中,皋翱的展覽主題是“他們”,于4月10日至4月21日舉行。青年藝術家皋翱,1986年生於上海。2002年在上海延安中學畢業後,即開始了北上央美的學業生涯。2002年,皋翱以全國專業成績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2006年又以專業保送的資格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第四工作室,2014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研究生學位。期間,一直師從王玉平教授。同年,入職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院,專職藝術創作。長期浸潤于央美和中國藝術研究院高格調的藝術環境和學術氛圍中,使皋翱始終保留著對藝術純粹而天真的熱愛,以及對架上繪畫的足夠的靜氣和定力。
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呂品田參觀展覽
《他們》是皋翱近年來創作的部分作品。“他們”是一個或一群在時間、空間或感情心理上與當下的社會和人們保持著較大距離感的物體;以“他們”作為本次畫展的主題,旨在展示藝術家近年來的內在思想和畫面上的觀念表達,同時也展示了藝術家對學生時代以寫生創作為創作樂趣的自我發問、執著探索與過渡。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譚平先生與皋翱在一起
“他們”的色彩處理也突破了繪畫客體的色彩原相,大多皆呈現為大塊的化不開的凝重而冷靜的墨灰色、冷灰色。這些是藝術家內心深處對生活、生命、自我以及外部世界的一種深刻的二重認知以及有意無意的情緒揉雜。此次展出作品中的主旨似乎都是一些日常的、使人們皆身處其中又似乎視而不見的靜物或場景。“他們”或已成為廢墟,或已成為棄物,或已完全被人們所忽略,但藝術家的獨特的眼光和藝術語言,使這些喪失生命的物體又重新涌動出新的歷史語境和生命獨語。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院長田黎明先生參觀皋翱展覽
隔墻上兩幅大幅的劇場不難察覺到藝術家對於群體和個體的思考與掙扎,既與之對立,試想掙脫,而又身在其中。“他們”還具有超出自身並和“我們”心中的某些歷史的情緒碰撞的功能。一旁的大幅油畫“生命場”更是讓觀者體驗到了一種紀念碑式的肅穆穩定的垂墜感,透過黑色的拳擊沙包和遠處歸零的電子時鐘就如暴風雨前片刻的沉寂或是交響樂轟鳴之前平緩的前奏。讓人隱隱體驗到了一種生命搏擊的力量,而在平衡中暗藏的那份涌動暗示了生命週而復始的輕與重。
油畫家李貴君先生參觀皋翱展覽
再縱觀現場他的所有作品,似乎聽見了靜物們在替代藝術家訴説那心中對生活,生命意識的感悟。看似理性而客觀的客體正靜靜滲透出極為感性的主體。
中央美院賀羽、孫遜老師參觀皋翱展覽
中國油畫院朱春林副院長與皋翱在中國美術館
4月11日,展覽期間,皋翱作品展藝術研討會舉行,批評家們對皋翱的作品展開了深入而真誠地探討,並對他的未來寄予希望。以下為研討會實錄摘要:
王端廷(中國藝術研究院外國美術研究室主任、美術理論家):近幾年我一直在注意80後和90後藝術家的創作,我也發現了他們跟前一代藝術家的不同。在他們的創作裏,我看到了三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傾向。第一是微現實主義,第二種是泛觀念主義或軟觀念主義,第三是重回現實主義。這三種傾向是80後、90後藝術家相較于前一代藝術家有創造性的新的藝術現象,在我看來有藝術史的價值。
皋翱的作品符合我剛才講的微現實主義這種類型。中國80後、90後藝術家,跟國際當代藝術創作相對來説是接近的。在我看來他們形成的這一種風格是一種價值觀,本質上是非常個人化的一種表達,這跟他們這一代藝術家的出生、所生活的時代乃至整個社會環境有必然的聯繫。
尚輝(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美術》雜誌主編):我對於皋翱的經歷和作品十分熟悉,他的作品有具像的成分,他是很實實在在地去呈現觀看到的對象,但是看久了以後就會發現,他還是想在裏面表現出他的某種精神情緒,或者説他所能夠獲得靈感的精神回應。在某種意義上,他的作品是在平淡和平易之中讓你觸摸某種精神的東西。表面看他是表現對象,但是他的所有對象實際上都是表現人的一種感受的。他對椅子是特別感興趣的,除了劇場,還畫了類似體育場的椅子以及沙發。凡是人坐過的地方我覺得他都感興趣,這不妨作為他表現人的一種方法。他更多地是表現當下社會或者後現代社會的一種物質形態對於他的一種刺激。
他的畫好看還來自於他的語言。我非常讚賞他的這種對語言的追求。他畫的題材選擇的範圍,也可以通過攝影去表現,但是他的作品不是攝影,還是繪畫,尤其是油畫。這就是他有中央美院四畫室油畫背景的畫家所表達的一種繪畫性。皋翱的可貴之處是他還保留了或者説是非常講究油畫語言色彩的調性。這同樣也構成了我們觀賞皋翱他的畫的一些細節和微妙,從更廣闊地角度來講,他很顯然是想把我們對當代這種物的感受和傳統油畫能夠對接起來。這在某種意義上也體現了中國的油畫家特別強調油畫的意蘊和修養。
楊衛(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秘書長):第一次見到皋翱,第一個感覺是他畫得好,也很久沒有看到這種畫得好的藝術家了。我們有一段時間不去談這個話題了,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根本的前提,對畫面本身的控制能力就是一種語言表達能力。追溯一下這種風格在中國演變的歷史,帶有陌生化、冷漠感,冰冷的感覺的作品,在中國40年藝術史進程中,應該是從“八五”開始的,能聯想到“八五”,張培力、耿建翌等人,他們之間有一些聯繫。
有意思的是“八五”的那些經驗很多是外來經驗。也就是説很多都是書本經驗,是看了尼采、弗洛伊德的著作,將這些經驗進行了轉換。皋翱這些作品是來自他的生命經驗,雖然有來源於書本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生命體驗,他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如果説那一代藝術家是用外來經驗重新植入中國從來沒有過的個人主義角度的話,像皋翱這一代藝術家是實實在在的體驗或者本身就是個人主義。
劉禮賓(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首先是畫得真好,這種造型能力,對於畫面掌控的能力,油畫能掌握到這種程度,皋翱當然是非常出色的。我們發現一種現象,美院學生在本科畢業、研究生畢業,畢業5年之後正好是一個重要的節點。他或許可以找到自己更新的創作思路,在既有畢業作品基礎上又向前推了5年,這時他還能再往下走幾年。皋翱畫得這麼好,已經在中國美術館做展覽了,未來的3年是特別關鍵的時候。各種機緣都促成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一個爆發期。
葛玉君(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生院書記兼教學部主任):皋翱的作品是學院式的,有一種古典主義的平穩感。某種意義上是積壓了多年的內在的情緒性表達。這種情緒性的表達可以説是迷茫,徬徨,糾結,甚至是一種壓抑。這個過程恰恰是尋找的過程。第四工作室是非常注重繪畫語言的,記得馬路老師曾經説過在某種意義上語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語言背後的意義。看了皋翱的作品就有這樣一種感覺,他通過語言背後他想要表達的情緒抓住我們的眼球。
安靜(Lee Ambrozy)
安靜(Lee Ambrozy 美國知名策展人,紐約大學美術藝術史博士、原ARTFORUM中文版主編):當代繪畫在國際藝術市場中是很難得的,中國畫家有這種優勢。我覺得皋翱的繪畫在國際市場是有很重要位置的。他的繪畫語言真的很好。我第一眼看到的感覺是畫面的處理是畫了很長時間的,質感和紋理非常有趣。
王萌(美術批評家、策展人):皋翱的作品有四個特點。一是儀式感。這樣的一種儀式感,包括他畫一個具體的鏡子,或者某一個細節,或者是像我們看到的這樣一種宏大的場景,他怎麼去形容儀式感的語法。二,展覽的主題叫“他們”,不是“它們”,這是一種擬人化,他是把人這個主體抽離之後所形成的一種個人的興趣。三是私人性。比如他畫的簾布,窗簾是形成個人私密空間和形成個人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種遮蔽物。在隔離當中,人的行為可能在公共生活當中可以有不同的他更願意的狀態。四是後圖像的概念。皋翱這一代藝術家不再是畫冊,主要是後圖像的繪畫意識。處於今天的圖像時代,不僅僅是運用照片,而是採取一種繪畫的機制。藝術家要製作一種視覺的行動動機,這個動機要提供一種圖像之後的繪畫作為,我把它稱之為後圖像。
孫欣(美術批評家、策展人):皋翱的基本功是非常紮實的。他的作品當中呈現的局部、個體、整體之間的關係。他對圖像有自己的偏愛,您在各種作品當中,一種類型是呈現出尖銳的、密集的、工業感的幾何圖形的運用。包括我們看到的椅子,包括聚集在一起的磚,包括墻的拐角,包括一些金屬的格子,都是幾何圖形運用的典範。另外一種類型我看到的是鬆馳、垂墜的、具有人工痕跡的線性的褶皺。反覆對這兩種圖形偏愛和強化的過程中,會看到它們産生了一種主體的樣式,而這種樣式呈現出他的視覺的邏輯和秩序。
張英劍(策展人):皋翱的作品總體看有幾個特點:第一,繪畫性。他的作品在繪畫上是成功的,在青年一代中是有代表性的。從國際視野來講,他的繪畫性也是能夠站得住的,在青年藝術家群體中是非常優秀的;第二,時代性。出生的年代代表了他的成長環節、學習的環境,形成了他對藝術的理解,最終形成了個性和共性的交叉;第三,物質性。他的作品很多是對局部場景,比如傘、椅子等物質的表達,但是又不是物質,因為他用油畫語言或藝術的表達方式對物質進行了精神性的表達,或者是對個人情緒更多的表達;第四,學院性。他的學院背景和成長經歷,形成了今天具有很多學院氣質的繪畫風格。但是他既有學院性的影響,同時作為青年積極思考的狀態和個性的狀態也具有很好的當代表現力。
此次展覽持續至4月21日。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