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嘉賓合影
20年前,在中國美術館,蘇百鈞的工筆畫展以典雅、高逸、大氣、生動的花鳥畫藝術為中國畫壇注入了新的力量。
20年後,同樣在中國美術館,蘇百鈞的工筆畫展再次展出,全面展示了他從八十年代至今的作品面貌。
2018年4月26日——5月6日,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廣州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閎約逸致——蘇百鈞中國工筆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本次展覽展出了蘇百鈞多年來的代表性大創作、扇面、白描和長卷等,共計120多幅佳作。
藝術家蘇百鈞在開幕式上致辭
展覽以 “閎約逸致”為題,所謂“閎”,有宏大、寬廣之義,指畫面格局和氣度之大;“約”有約束之義,指作畫之法度;“逸”指高格調、高品位;“致”則指畫面所追求的精緻與高雅。看似沒有關聯的四個字,卻充分詮釋了蘇百鈞對藝術的主張和追求。
蘇百鈞生於書畫世家,其父為嶺南畫派名家蘇臥農先生,受家庭影響他從小對於繪事耳濡目染,並得其父親授,還沒上學之前就已經就會拿著畫板對景寫生,再上他生長于南粵之地,滿眼枝繁葉茂、鳥語花香,自然之美深深刻印在了他的心底。
正如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呂品田談到的:“蘇百鈞可謂一身浸潤于花香鳥語、翰墨丹青的世界,有著得天獨厚的成才條件。他始終堅定自持,卓爾不群,虔敬正誠地循主流正途,默然苦修傳統功課,對中國工筆花鳥藝術的經典厚積,研精究微,廣採博取,堅忍不拔地緣遐跡文脈探尋藝道堂奧。長期以來,他遠師宋元,近承嶺南,始終不慍不躁地思考畫理、錘鍊筆墨、推敲章法、琢磨技巧,殫精竭慮,用功極勤,以至汲得大成自我的百家滋養。”
中國國家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致辭
縱觀蘇百鈞先生的畫作,小到平尺扇面,大到巨幅長卷,無不體現了“工”中帶“寫”的特點。他強調線條對寫意性質的承載,更準確地説,是通過線條的法度來表達物象的意態精神。
古人云:“逸品,筆簡意賅,令觀者興趣深遠,若別開一境界。”蘇先生的繪畫正是對這句話的完美體現。他的作品融林泉高致與筆墨寫意精神于一體,散發出超凡脫俗之氣,滲透著深沉的人生況味與歷史感悟。 倪瓚曾説“聊寫胸中逸氣”,説明逸是一種恬然幽淡、忘卻塵世、寂靜無為的自然心境。逸品被宋代文人視為藝術中的最上品。蘇先生則説:“意是工筆畫的靈魂。”
從那一張張氣勢磅薄的作品中能感受到心靈靜穆的觀照,因為,蘇先生用一顆淡泊名利的心為藝術的自由釋放了最大的空間。一方面表現出對生活的尊重,擅長于將日常生活賦予詩化的意境,因此極具創造力,另一方面體現出了濃郁的人文情懷和東方藝術的寫意。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教授、建築學院院長呂品晶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後王雪峰這樣評價道:“蘇百鈞對於工筆花鳥畫事業孜孜以求,幾十年如一日的沉浸其中,當九十年代末期蘇百鈞帶著他的幾十張巨幅工筆花鳥畫精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展覽的時候,無論其藝術水準還是其勤奮的精神足以讓每一個人驚嘆。這次展覽更讓我們看到了他與自然親近的每一個身影,無論是荷塘、灘塗、還是菜地、庭院,他都非常敏感的捕捉著自然界萬物美麗的一瞬。”
蘇百鈞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他的作品集學養、功力、畫品、創造力於一體。為學為藝,修身為本于蘇百鈞的守正與超然,造就了他全面的人文修養、深厚的專業功底和超強的創造力。他的創作,是情深意切的造型,典雅清幽的畫境和神遇跡化、超于象外的盎然意趣的完美圓融。
《和平頌》(懸掛於人民大會堂常委會議室) 紙本 2011年
《姜花》
《鳥巢系列·松鶴圖》 絹本2009年 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評委作品)
《圓寂》 絹本 1993年 獲全國第八屆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
《追憶的故園》絹本 2005年
《昨夜風雨》 絹本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