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希臘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到法國羅丹的《思想者》,經典的雕塑作品往往成為一個國家文化藝術的標誌。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英雄紀念碑及其浮雕也已經成為國家形象的重要標誌。
在新中國60週年大慶之際,由中國雕塑學會策劃並組織的“中國姿態:首屆中國雕塑大展”,結束其在國內多站的巡展于6月20日在北京宋莊上上國際美術館新館集結。這是建國以來首次用“中國雕塑”命名的雕塑藝術大展。2008年7月26日,該展從廈門首展,先後在長春、西安、溫州、上海、廣州等城市進行了火炬接力式的巡迴展覽,並最終匯聚到京完成了這一中國雕塑“聖火”的傳遞。
“辦展覽很辛苦,尤其是這樣大型的雕塑展覽,更是如此,但大展每到一個地方受到各地政府的支援都讓我們感到欣慰?!敝袊袼軐W會會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曾成鋼説。上海長風區專門為雕塑大展搭建了新的展廳,西安、長春則把展覽納入了當地舉辦的藝術博覽會、世界大會。溫州市是臨時加入巡展隊伍的,他們被大展的藝術效果所感染,提出在當地展示作品的要求,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溫州市首次推出全國性雕塑展覽。
首屆中國雕塑大展是中國雕塑學會首次舉辦的全國大展,也是中國當代規模最大、參展人數最多、集專業性與學術性于一身的大型雕塑展。老中青三代雕塑家的作品集于一堂,這些作品中,有參考過去革命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再生性”創作的作品,有強調視覺審美、優雅抒情的作品,還有率性寫意、體現東方美學趣味的作品等。
更值得關注的還有作品中凸顯的新的雕塑語言、新的表現手法。如吳彤的《國韻——生旦凈醜》用卡通的手法將生、旦、凈、醜等京劇臉譜進行局部變形處理,突顯了雕塑的繪畫特色,被美術理論家劉驍純評為“向固有的雕塑創作體系提問”。而譚勳的《柱頭》則通過對日常生活材料、幾根廢舊木頭頂端的處理,用火燒加工成中國山水的紋理,表現出中國古代山水的形象,表達了對傳統文化趣味的呼應。對此,中國雕塑研究中心主任殷雙喜説:“這傳達的是東方的文化和價值觀。我們特別鼓勵這樣的發展方向:希望在和西方藝術的交流過程中,中國的雕塑能逐漸形成自己的民族氣息、民族特色,傳遞我們自己的審美品格——東方的審美品格。” “無論是從形式、觀念、題材還是作者的語言表達,展品都呈現出豐富性和多樣性,可以充分體現近些年來當代中國雕塑狀態和作品面貌?!?曾成鋼表示。
據了解,為真正辦成高規格、高水準的專業性及學術性的展覽,主辦者在籌備上不惜工本。早在徵集作品前的一年多時間裏,展覽策劃組成員就開始了調研。他們兵分兩路,深入到瀋陽、長春、西安、上海、杭州、廣州、重慶、成都、武漢等城市,訪問藝術家工作室,與當地雕塑家開展學術交流,深入到當地藝術院校雕塑係,直接與創作者見面,並就展覽主題和相關事項反覆溝通。這不僅保證了一大批優秀作品在較短時間內被徵集,也使策展組對全國的雕塑現狀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
“作為中國人,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文化,能夠在立足民族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藝術,進而放眼世界,加強與世界的交流與溝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積極構建和確立中國姿態,參與世界對話。”曾成鋼在闡釋“中國姿態”的意義時説道。
“中國雕塑界在改革開放的前20年中發展比較緩慢,但是近10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項建設力度的加強,雕塑進入了一個非常快速的發展時期,戶外雕塑和架上雕塑的創作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雕塑作品從數量、體量、形式、規模上可以説是遍地開花。在學術水準、形式語言、材料運用和觀念的拓展上大有進步,並充滿活力。”在談到雕塑界目前的發展態勢時,曾成鋼説,“當然,也存在不少問題?!?他表示,中國雕塑界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的現象,因此,藝術家如何確立自己的學術理想和藝術責任,就顯得非常重要。應該維護有利於各種學術觀點共存的環境,平心靜氣地對待傳統的、當代的以及中間狀態等不同的風格,容納多元的形式存在。“我是對的,你是錯的;自己的是好的,別人的都是差的”這種簡單的劃分法在開放的時代是行不通的。曾成鋼説:“只有包容多種風格,努力讓自身達到某種極致,才能整體推動雕塑發展。健康的學術生態有利於雕塑藝術的發展。”此外,他還提到,“藝術作品終究還是要面對公眾的,一個有責任感的雕塑家在創作中,除了關注形式、觀念、材料等等以外,還應該讓觀眾讀懂作品併為之感動。”
曾成鋼表示,“中國雕塑大展”今後將以三年展的形式繼續辦下去,希望以後能把雕塑大展演變成國際性的展覽,並引進策展人制度?!拔覀冎皇墙M織者和推進者,希望今後能和大家共同討論並做出選擇,更希望雕塑家們塑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彼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