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繁體字與簡化字的種種是非優劣,時常有爭論響起,可以説是常論常新的老問題。此前一段時間,又有演藝名人是否就恢復繁體字爭論不休,這是與“書法”相關的又一次由外行名人發起,由外行名人參與的涉及中華文化根本的爭論鬧劇。又網傳一臺灣人談文字改革也認為“親不見,愛無心……”,這是不懂文字實質的無知妄議和別有用心者的曲解。但是由於其知名度和政治上的光環,對當今中國文化建設的負面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何為文字?就中國文字而言,從根本上講,文字是用符號來記錄人的思想和事物的系統。自文字産生日起,其演變就存在著雙重需求:一是文字簡化的需求,二是政治需求。
一、文字簡化的需求,這是由文字的傳播功能決定的。因為中國的象形文字,始於物象模擬,原初的文字(符號)肯定很複雜。而文字越複雜,傳播的速度就越慢,因此,從實用的角度講有趨“簡”之勢,秦漢間草稿書的演變就是這樣的。東漢趙壹的《非草書》就認為草書的産生是由於刑律、官書、戰攻、軍書的增多而出現“刪難省煩,損復為單,務取易為易知”的結果。但文字的簡化應有一個極限,也就是説,如果字形所指的詞義已經趨筆畫最少時,文字將趨於定型,否則將重歸結繩記事時代。特別是在漢字電腦輸入已解決編碼的情況下,簡體字明顯優於繁體字,這已是學術界的共識。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文字在簡化的過程中也會造成困難,那就是在研究古籍時,必須熟知當時的文字。這樣,文字的“越寫越簡”與“越識越繁”就出現天然的緊張。這種緊張表現為兩方面,一古體文需識古體文的專家的識讀和研究,東漢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的爭論從某種程度上講是這種緊張造成的,二“從某種意義上講,書法是解構古文字的,導致藝術義的書法從實用中分離出來,這是從文字學的角度對書法起源的考釋??傊淖众吅喌男枨笫菍嵱玫男枰?,而趨繁是學術的需要,用繁體書寫則是書法的需要。
二、文字是記錄人的思想和事物的工具,社會是由有思維的人共同組成的一個集團,相應的語言文字既是這個集團交流的工具,也是統一思想的工具,文字的政治需求就此體現。從政治需求的角度講,新中國文字的簡化,並以法律的形式確立,意味著嶄新的社會制度在中國大陸的建立,表達了老一輩新中國的締造者與舊的社會制度決裂的決心和信心,這是人類歷史的一大進步!正如秦的統一和度量衡的統一是中國嶄新歷史的開端。雖然自漢代起社會歷史學家就不斷抨擊秦的暴政,但是對統一度量衡還是肯定的,從來沒有人異議過,也從來沒有人説李斯以行政的手段簡化、統一六國文字是一種倒退。如果歷史可以還原的話,秦在統一文字時,守舊和敵對勢力的不合作、誹謗、破壞、懷疑肯定在所難免。但是從歷史的角度講,如果沒有秦文字的統一,中國大一統的局面不知要到何時才能形成,也許東亞大陸也如西歐的小國林立。
至於社會中出現的道德淪喪現象實與文字如“愛”中是否有“心”無關。如果整天想著爭權奪利、嘩眾取寵、製造誹聞、販毒吸毒、吃喝嫖娼,在“愛”中加再多的“心”也是無濟於事的,不能因為“愛”的簡化省去了“心”字就歸罪於此文字。新中國成立後的文字簡化不是幾個外行名人討論一下就決定的,而是由文字學家研究得來的,又是經過驗證的。新中國最後一批簡化字因辭不達意而遭廢棄就是例證。我認為這樣的簡化是合文字發展規律的。現階段的文字之爭使我想起東漢時流行的“圖讖之説”。據《後漢書·尹敏傳》記載:東漢經師尹敏為得皇帝重用,趁校定圖讖時編“君無口,為漢輔”的讖言。稍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種讖言歷代都有。“親不見,愛無心”完全是古代借文字作讖的翻版。歷史已經證明,“圖讖”是漢代宇宙論儒學下的産物,是某些個人或集團為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設計的一種文字預言,這種方式確實有很大的盅惑性。其實,漢代的“成”與“毀”都與這套理論有關。然而,進入21世紀的現代社會,還用這種愚昧的思想來解釋社會現象,難道中國又要退回到蒙昧時期嗎?還是想掩蓋什麼?還是別有用心?
另外,文字的普及是社會進步的表現,這既是實用的需求,也是政治的需求。從傳播學的角度講,文字書寫的難度與普及的速度和程度成反比。也就是説,作為記事的符號,文字筆畫越少,越有利於識記,學習的難度也減小,也越利於普及。經歷過簡化字推廣的人都有感觸,伴隨著每一次的文字簡化,都有一個推廣普及的過程,掃盲運動也隨之展開,從而加速文字的普及。另一方面,語言文字的形式是一個主權國家的象徵,是國家的根基。很慶倖,老一輩新中國締造者們高瞻遠矚,以立法的形式確保了簡化字的合法地位。不然,不知什麼時候,某幾位不學無術的、非專業的名人“委員”或“代表”頭腦發熱,認為繁體字“漂亮”,在嚴肅的“兩會”上提議恢復繁體,而又意外地被通過,那麼後果會不堪設想。因為2000多年的文字演變,文字從繁到簡不知經歷過多少變化,如果你可以通過合法手段使文字恢復到民國時,那麼,我也可以把文字恢復到清代考據學家要求的文字……,這是學術研究還是文化普及?!
俗話説:“不知者無罪”、“無知者可憐而可怕”。但是不知裝知且大呼小叫者可惡,知之者別有用心。行文至此,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傳統文化的復興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