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創新者齊聚那雅村©那雅·風土志
導言:
2024年12月21日,澄邁縣永發鎮那雅村迎來了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新篇章。在“冬至大如年 · 那雅小團圓”活動上,那雅村運營品牌“那雅·風土志”正式揭牌。這一重要時刻標誌著那雅傳統村落活化利用項目正式進入運營階段,開啟了古村落煥發新生的歷程。
受方棧文化主理人芬雷的邀請,筆者于21日中午抵達海口機場。剛下飛機,海南溫暖的陽光便驅散了旅途的疲憊。驅車沿高速公路向南,僅需約40分鐘便到達那雅村。一路上,路旁的草木略顯荒疏,檳榔林中隨處可見支撐架。接機的舒先生是“那雅·風土志”的成員,據他介紹,9月初颱風“摩羯”席捲了海口地區,這場颱風被認為是近年來登陸我國風力最強的一次,許多大樹和簡易房屋都未能倖免。然而,那雅村的新木構建築在風暴中表現出色,僅有一些表面結構受到輕微損傷,充分體現了其堅固性和抗風能力。
那雅村風景©朱銳
那雅客廳©陳顥
汽車行至那雅村村口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圍欄內一群活潑的大白鵝,大鵝的叫聲此起彼伏。路邊田地裏大片油亮的辣椒苗正茁壯成長,遠處方綿不絕的樹林勾勒出一派寧靜的田園風光。換乘旅遊車深入村中,那雅村的公共活動區的中心是一座古魚塘。湖岸邊幾棵高大的椰樹迎風而立,椰林後方是一片新改造的建築群,包括會客廳、餐廳、民宿和辦公區域等。其中,高大的會客廳尤為引人注目。它採用榫卯新木結構支撐,纖細的鋼索穿插其間,半透明的陽光板和敞開的落地門設計,讓建築整體散發出亞熱帶建築特有的通透與輕盈之美。
那雅村一隅©劉鵬飛
那雅村建築施工©朱銳
漫步在村中,隨處可見榕樹、棕櫚、芭蕉、蘇鐵、變葉木等熱帶植物,這些綠色生命點綴著房前屋後,仿佛置身於一個五彩斑斕的熱帶植物園。而村子的另一側,則保留了海南傳統民居的原貌。這些建築最大的特色是由當地黝黑粗糲的火山巖壘砌而成,被稱為“十柱屋”,因墻體兩側各有五根柱子而得名。
據主辦方介紹,在傳統“十柱屋”的改造中,“篆山營造”團隊採用了模數化、裝配式的“新木構”技術,將規整的木結構單元嵌入非規整的火山巖墻體中,完成了一次“骨骼植入術”。在基礎改造方面,設計團隊選擇用人工進行巷道挖掘工作。這與‘外科手術’一般,先把電力、給水、排污等現代基礎設施的管網埋入,但在最後縫合修復時,像‘植皮’一樣,再將火山巖石鋪回到巷道和廣場上,讓古村恢復古雅的面貌。
在那雅村的社創中心和風土客廳,正在展出由芬雷策劃的“風土之棲——棲居在風土之上的生活展覽”。展覽分為“風土故事”和“文脈新生”兩個單元,全面展示了那雅村的歷史變遷與創新復興。
那雅村風貌©陳顥
晚霞中的那雅村©朱銳
那雅村是一座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古村落,2016年被列入住建部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然而,隨著城鎮化的加速和現代經濟的擴張,這座古村人口大量流失,逐漸空心化。為挽救這一文化遺産,在文脈集團的引領下,設計方篆山營造2022年開始規劃設計,並於2023年8月正式在那雅村啟動施工。
風土之棲——棲居在風土之上的生活展覽©憂憂
策展人芬雷為嘉賓講解展覽©那雅·風土志
“如何構建創造力社區”工作坊©那雅·風土志
與傳統鄉村建築項目不同,“那雅·風土志”不僅關注建築設計,更重視鄉村社區的健康運營,致力於打造一個融合傳統與現代、兼顧生態與人文的“創造力社區”。目前已邀請了篆山營造、大魚營造、輕蔬生態廚房、介之工作室、蕨醒工作室、方棧文化等擁有國際化背景的創作者入駐。這些工作室在建築設計、軟裝設計、社區運營、創意菜品開發、綠植美化及在地藝術策展等領域各具特色,共同為社區注入多元活力。
此外,主辦方還積極邀請海南本地新興生活方式創意品牌入駐,力求打造一個共榮共生的國際化創造力社區,使那雅村成為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典範,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力和可能性。
篆山營造創始人葉曼©那雅?風土志
12月22日,“那雅·風土志”項目負責人,“篆山營造”主持建築師葉曼接受了筆者的專訪。葉曼回憶道,她從小就對科學和藝術懷有濃厚的興趣,最初的職業生涯從可降解材料研究起步。在德國一家外企工作期間,她深刻體會到西方現代工業嚴密理性的分工體系,但與此同時,日復一日的單調工作讓她感到壓抑。最終,她決定為自己的人生開啟新的篇章,毅然辭去了外企的優渥職位,考入同濟大學建築系學習,並被保送至德國包豪斯大學攻讀建築與城市研究雙碩士學位。在之後的工作中還參與過城市基建項目。
豐富的學習與職業實踐經歷使為她在城市與鄉村建築項目中提供了多維度的視角和獨特的認知。在此次專訪中,葉曼圍繞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海南風土的挖掘與創新,以及創造力社區的構建,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
海南傳統火山巖古村落的獨特優勢
藝術中國:當初您是怎麼考慮在海南北部地區開展鄉村建築修繕改造工作?
葉曼: 因為我之前在基建公司的經歷,讓我練就了城市診斷的能力。從一個城市的規劃,大概就能預判它未來的發展。
在2018年的時候,我給海南澄邁做了一個城市診斷:海南的國際旅遊島建設,要麼突出人文,要麼突出自然。自然方面,澄邁肯定拼不過三亞、萬寧這些地方,但澄邁的人文很獨特。我覺得海南的傳統火山巖古村落帶是海南的一個重大的人文旅遊資源,應該好好保護和開發。幾年後十分有幸,我們從“通德公祠”這個小點開始實踐,直至七年後今天的“那雅·風土志”。
通德公祠©陳銘
藝術中國:通德公祠項目入選了2022 ArchDaily China 十佳建築,這個項目有怎樣的特點?
葉曼: 這個項目在龍吉古村,位於瓊北火山巖古村帶澄江邁嶺的龍頭上,村東南角的臺地上的“通德堂”和“將興公祠”為明清建築,是用火山巖壘砌的,展現了瓊北精湛的石雕、木雕、灰作等建築工藝。最初我們想修舊如舊,但效果都差強如意。在有限的工期和預算內,難以買到合適的木材,做出一樣的石雕,從而“修舊如初”。後來我們想到以“為老祠堂加冕”的理念,為“通德堂”“將興公祠”兩個祠堂遺址建造一個淺基礎的遺址遮護的構築物,將祠堂廢墟變成了遺址展廳,保留了祠堂原始風貌和大榕樹,新增的玻璃頂像大傘一樣為遺址遮避雨水,78 根海南名木“坡壘”形成柱陣,由鋼索拉結為一個柔性而穩定的張拉結構體系,可在海島颱風之中守護老祠堂的週全。整個建築外觀頂部是體現當地精細的玻璃頂,下面是滄桑古老的火山巖老建築遺址。這仿佛是海南當代文化的寫照——從古樸到現代化的穿越與碰撞。我們認為這個項目是對海南本島“文脈延續與創新”的一次反思與實驗。
火山巖壘砌的磚墻©那雅·風土志
藝術中國:您在項目中是如何利用火山巖的獨特價值?
葉曼: 説到火山巖,這裡的地質構成非常特別,瓊北地區是火山噴發帶,從海口到澄邁再到臨高和儋州,都是火山巖的巖漿區。這片地區富含硒元素,比廣西巴馬的長壽鄉富硒含量更高、更穩定。這也是這裡人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當地的水質很好,所以農田也特別肥沃,比如橋頭地瓜和附近生産的蔬菜,品質都非常高。
但這裡確實缺乏包裝和品牌運營。火山巖本身有很多好處,首先它的礦物質賦予了它藥用性和實用性。其次,它作為建築材料,物理性能非常好。比如它能吸濕,一面火山巖墻體相當於八臺除濕機。這種材料讓建築內部在夏天保持清涼幹爽,住起來非常舒適,是氣候適應的選擇。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火山巖的美感。不同的噴發溫度會形成不同的顏色,有的地方是紅色的,有的是黑色的,還有灰色的。它的表面肌理也各不相同,有的多孔,有的平整。我覺得火山巖有很多“表情”,能夠營造出滄桑的“動感”。
在鄉村工作遇到的挑戰與機遇
藝術中國:您在海南鄉村建設中遇到過哪些挑戰?
葉曼: 我們的第一個古村改造項目沒有成功。當時初次來到這裡開展項目時,我們以為這是一個無人居住的空心村。然而,當施工隊一進場,村民立刻出現,開始提出各種要求。甚至只是動了一棵草,就需要賠償3000塊。隨後,我們召開了多次村民大會,與村民商討簽約事宜。儘管成功與一半的村民簽署了合同,但另一半村民始終未達成一致。而已經簽約的村民又反悔,提出要漲租金。這一系列反覆的溝通和談判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了其中的複雜性與矛盾。
那雅拜公©朱銳
祖屋拜公©朱銳
絕大多數村民已經搬到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的鎮上居住,但他們的村子仍然存在,那是他們的祖宗之地。村民普遍認為,如果子孫動用祖宗的土地,會被視為不孝。因此,這種深厚的土地情感讓海南地區的許多土地政策難以施行。儘管村民平時不住在村裏,但他們的老宅子依然不能被隨意改動,紅白喜事等重要活動仍需回村舉辦。
此外,這裡的村子普遍都有祠堂和祖屋,這些地方是絕對不可觸碰的。家廟和祠堂對於村民來説具有重要的精神和文化意義,是維繫傳統農村結構的核心所在。他們非常重視祭祖,每到祭祖時,村民們都會從各地回到村裏。
那雅村風貌©陳顥
藝術中國:你們最初來到那雅村這裡是怎樣的狀態?那雅村的村民對於你們項目實施是怎樣的態度?
葉曼: 原來那雅村就是一片破敗的空心古村落,裏面有很多不和諧的搭建。村前魚塘也長滿了草,又用花崗巖欄桿圍起來,幾乎看不到水面,我們把它清理出來,打開了整村的第一立面,恢復了“林巷井塘田”的理水格局。又按照“前榕後布中枇杷”的景觀格局恢復了村裏的綠植系統。從而把整村的風水“修舊如初”。
我們剛來的時候,村裏人對我們的眼神比較警惕,我們施工階段也幾乎天天報警,村民抵觸情緒比較大,因為這邊農村裏的地塊劃分很精細,你把別人的一堵墻不小心砌到了另一戶的地界裏,他就會過來把墻拆掉,他們分得很清楚。我們剛來哪知道地上有隱形的紅線,所以後來我們對這些隱形紅線都校對了好久。這邊有些植物是有功用的,我們以為是草就拔掉了,我們就會面臨賠償。村子裏面有很多隱性不明的東西,也是讓我們在摩擦中深度地體驗了解了這裡的風土人情。
後來什麼時候變好了呢?就是建好了6棟火山巖新民居。大家一看品質這麼好,用材這麼紮實,這6家人就變得很高興。我們只是這些房子的運營者,産權還屬於他們,相當於我們幫他們把閒置資産打理成了優質資産。且運營會給他們保底租金外加分紅。村裏老人覺得可以留給孫子一套這麼好的宅子。他們感到很自豪,紛紛在自家宅子前面集體合影!
那雅村民©朱銳
幾年下來,我深刻感覺海南的村民是很淳樸的,他們看著我們也很踏實地做事情,對我們都很友善,目前我們相處得很融洽。有一次跟村裏的老奶奶聊天,老奶奶的第一句話就問:“你愛人是我們村的嗎?”
古村落轉型升級為未來社區
藝術中國:您如何考慮在那雅這邊社區中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尤其是在可持續發展方面?
葉曼: 我做綠色建築和生態城市研究很多年,我覺得在探討可持續的時候,有三種關係需要回應:第一是人與自然的關係;第二是人與人的關係;第三是我們和過去以及未來的關係。
整個農業社會裏,人和自然的關係很近,比如中國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物産豐富。這和農耕文明極其發達有關。但是工業文明出現後,城市發展讓人與自然被割裂了。雖然我們現在也在城市裏造口袋公園,但畢竟生境是不連續的。城市的過度集中使得它就像一個“抽水機”,把周圍的資源都吸到裏面,周邊的地區變成了供給者。這造成了交通問題、病菌傳播問題、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等不容易避免的問題。
那雅村農田©朱銳
中國5000年來一直是個農業社會,它的穩定繁榮是有道理的。我覺得它完全可以進入到一種更高效的有機生態化的管理。未來的社區,我希望它能夠回到自迴圈的狀態,像單元化生態缸一樣,可以自給自足。以前的中國農村就是“自迴圈的系統”。比如侗族的農業就是自給自足,資源就地取材,生産的物資剛好夠用。侗族人用雞蛋清做侗布,樹林用來建寨子,在稻田裏養魚,形成人與自然的協同迴圈系統,我覺得這種智慧的棲居模式是可以被重建的。
城市和鄉村都在呼喚一種新的形態,現在基礎設施和資訊化已經很發達了,未來的社區完全可以讓我們做到老子《道德經》講的:“小國寡民,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微迴圈狀態。大家可以分散居住,但在雲端親密交流。
輕蔬生態廚房主理人阿軍©那雅·風土志
輕蔬生態廚房主理人阿軍設計的火山宴系列菜肴©那雅·風土志
輕蔬生態廚房的主理人阿軍老師説80畝足夠我們整個村的自運營。他可以用本地的80畝農田,通過人力的加持,達到一個生態有機的標準,並通過卓越的廚藝,讓食材賣到一個比較好的價格。這裡面就算種地的人工成本比較高,但是最終變成的産品的附加價值更優,可以覆蓋這個成本。
傳統村落的轉型,讓我們覺得創意型社區在裏面的加持很重要。從封閉的第一産業為主的田園配套,升級為第三産業加持的開放平等的年輕人社區。當這種社區越來越多,就會有更多的耕地和田園得到悉心呵護,城市壓力也會變小。
未來社區應該既有鄉村的溫情,又有城市的文明
藝術中國:項目推進中,您從設計轉向運營的原因是什麼?
葉曼: 我們在海南這邊之所以下場做運營,也是因為建設很難達到我們想要的狀態。最開始我們只做設計建設,但發現我們的通德公祠的運營差強人意,幾乎是拋荒的狀態。我就覺得只做設計建設是不夠的,就像生了個孩子給別人,結果沒有被好好照顧就死了,這種不可持續,對我們有限的生命來説,是一種浪費。
所以我被迫開始嘗試做運營。雖然我們並沒有運營的經驗,但後來發現,在德國的那段求學經歷對我們影響很大。當時我們在德國做城市研究,了解到德國的開發商很多都是強運營模式。他們會把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個體系。“斡旋”就是其中的重要方法學,每個人的意見都會被聽到,每個人都會被看到。在專業的方法學引領下,大家共同激活土地的兼職。
那雅村公共空間©那雅·風土志
藝術中國:在人與人關係方面,未來社區的構建有哪些考量?
葉曼: 在人與人的關係上,農村是熟人社會,而城市是匿名社會。未來社區應該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既有鄉村的溫情,又有城市的文明。我覺得城市裏的溫度比較低,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沒有那麼緊密,所以會有大魚營造這樣的組織。這種組織在內斂的東方亞洲很重要,它能夠幫助大家破冰。歐洲發達地區這個問題會有所緩解,比如在倫敦、巴黎,你不需要特別去營造社區氛圍,他們就很自然地有禮拜堂、社區圖書館、美術館等公眾文化生活。中國現在提倡“人民城市”,提倡社區建設。我覺得從社區食堂、社區圖書館這樣的基礎型公共空間開始是有益的。
“如何構建創造力社區”工作坊©劉鵬飛
公共空間只是一個表像,它是社區的聚集場所,但真正的核心在於人群本身。在城市裏你是沒辦法選擇鄰居的,但未來的社區應該可以選擇鄰居。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我們有共同的興趣和愛好,本來就是朋友,再成為鄰居,關係會升溫很快。這種“擇鄰而居”的生活狀態是非常美好的。所以未來的社區,人們是主動聚集在一起,而不是被動地被分配到一起。
人與人之間應該通過科學的工具和方法破冰,讓大家彼此了解,建立長期的互信機制。這樣,社區的關係才會更加溫暖文明、長久穩固。
藝術中國:當下很多人提倡在地方建設和運營要在地化,您這邊的運營成員大部分來自您熟悉的知名品牌團隊,這出於怎樣的考慮?
葉曼: 在大城市專業化分工是很細緻的,但在地方上運營不能只做一部分,因為這裡沒有任何産業支撐你。我們前期花了很多時間在本地招商,希望找到一些在地化的運營夥伴,但海南本地商家會覺得你不在市區,不在人口流動密集處,就會顯得比較為難。後來我們只有硬著頭皮自己幹吧。
身邊的戰友,跟我們合作的夥伴的品牌都很成熟,比如大魚營造、輕蔬料理、方志小説等,他們在各自領域都很有經驗,所以我們的“可持續理念”、“城鄉互通”、“未來社區”等一拍即合。我們這些理念互通的朋友能力都很有能力和自信,就像“開山”的人。他們覺得到鄉村裏做事沒問題。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比如輕蔬料理的老師,他覺得那雅古村特別好,交通方便,火山田野營養又漂亮。我們在那雅的基礎建設也很成熟,建築精美巧妙,他的團隊一來就能很快上手。
冬至團圓節大家一起包甜薯圇©那雅·風土志
保潔工作人員©那雅·風土志
藝術中國:在鄉村的社區營造中,外來者與本地人的融合往往比較困難,那麼你們在那雅村是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葉曼: 在鄉村做社區營造會比在城市裏困難得多。鄉村人口構成更為複雜,語言、思維和文化背景都有很大差異。目前我們是通過我們的實際運營來加強在地融合,同時也解決了一部分當地的職業教育和就業問題。
比如我們這邊的員工餐,就通過招募本地的年輕人來解決。我們教他們如何清洗專業廚具,怎麼做員工餐。他們一邊學習,一邊工作,融合得很好,進步也特別快。還有負責保潔的黃艷芬大姐,她有五個孩子,現在她的孩子也跟著我們團隊一起在村裏活動。她自己也很有主人翁意識,成了我們和村民之間的橋梁。
我們還計劃通過職業教育給村裏的婦女和孩子提供技能培訓,比如廚藝、陶藝等。這樣,他們能學會一技之長,農閒的時候還能參與到村莊的發展運營中。比如,我們會開一個“風土迴圈店”,收集城市裏多餘的衣服、文具和書籍,寄到村裏供人認領。村民們拿到這些東西會很高興,很多村民比我們想像的更缺少物資。
很多村裏的女孩子們不上學,她們對未來也缺乏信心和希望。我們渴望通過這些職業技能的傳遞,讓孩子們從小在有希望的環境裏成長,比如看到酷的房子、聽到有趣的音樂,打開他們五彩斑斕的人生。
藝術中國:您講過當下你們工程行業,有些人才的浪費現象,那麼您如何看待鄉村振興中人才的引入與作用?
葉曼: 鄉村振興的本質是什麼?其實就是“人本回歸”。你會發現,有些地方是高密度的人才聚集區,而有些地方風土人情條件很好,但人才密度卻很稀疏。如果能夠把地方的魅力展現出來,點亮地方精神,就可以吸引很多優秀的人才來到這裡棲居和遊創。
我們是建設者,致力於幫助地方點亮精神。“風土志”品牌就是要釋放地方的魅力,展現地方的價值主張和生活態度。讓更多的人關注地方,讓對的人來到這裡。很多人在城市裏覺得太卷,到了這裡卻有機會綻放才華,把個人的命運與地方的發展緊緊相連,人生因此變得更有價值。此心安處是吾鄉,這是一片“新故鄉”!
那雅村風貌©朱銳
藝術中國:您認為傳統村落轉變為未來社區的核心是什麼?
葉曼: 拿福建省住建廳老廳長王勝熙老師的話説,傳統村落的核心是“育人,樹人,留人”。首先是身體健康,比如優質的食材和自然的環境;其次是心理健康,有純真的大自然,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後是靈魂的健康,通過這片土地獲得靈感,讓每個人潛藏的創造力,如泉水般涌出,實現“人本回歸,人村互養”。
(受訪人:葉曼 採訪人:劉鵬飛 資料提供:余平)
葉曼
在同濟大學材料學院高分子專業本科的學習中,研究可降解材料測試標準,初步接觸了可持續發展觀念。20歲時獨自遍訪《梁思成全集》所列古建築,深感中國建築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與詩意,深為中國傳統營造技藝所折服。研究生轉專業考入同濟大學建築系,後獲得德國政府獎學金,保送至德國包豪斯大學,攻讀建築與城市研究雙碩士學位。畢業後進入戴復東院士工作室“同濟大學高新技術研究所”工作。任“同濟綠色建築學會”秘書長近十年,多次赴英美、北歐等地與國際機構合作,考察學習綠色建築相關標準。2015年,初步嘗試獨立建築創作。首個作品“前童木構”參加第十五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19年,創立“篆山營造”,專注探索可持續建構的極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