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巖中文哥特體部分字體設計
“Banksy不算一個塗鴉藝術家?!彪娫捘穷^,許巖的聲音堅定而自信。在他看來,真正的塗鴉不僅僅是一種視覺表達,更是一種深植于文字與書寫的藝術形式。
許巖是中國最早的塗鴉藝術家之一,他自幼對漢字書法充滿熱愛。在楷書與行書的練習中,他對宋徽宗創制的瘦金體情有獨鍾。瘦金體的清瘦遒勁,鋒銳挺拔,在字裏行間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這種對獨特風格的偏好,為他日後的藝術道路埋下了伏筆。
2005年,正值高中的許巖第一次接觸到塗鴉藝術。當時的中國,塗鴉還未受到廣泛關注。他與同學因對嘻哈文化的熱愛,從國外的紀錄片和雜誌中窺見了塗鴉的魅力,遂開始嘗試。他們在學校附近的社區,用噴漆在墻壁上書寫自己的名字,表達內心的聲音。對於他們而言,塗鴉是一種自我宣示,也是對傳統藝術形式的挑戰。
從西安美術學院版畫專業,再到北京服裝學院公共藝術專業完成碩士深造,長達七年的學術生涯中,他逐漸接觸並深入探索塗鴉與字體設計領域,積累了寶貴的藝術基礎。2011年,尚在求學期間的許巖組織團隊參加了亞洲最大的國際塗鴉賽事WALL-LORDS,並榮獲中國區冠軍和亞洲區冠軍,成績斐然。他們在各處空間中的塗鴉作品,同樣也是中國時代發展的視覺佐證。
圖片來自於 WALL LORDS 官方
“如果有人問你塗鴉是什麼,你可能會指著CANTWO的作品告訴他:這就是塗鴉。他的風格傳統、正宗,代表了塗鴉的核心。”許巖堅信,塗鴉有其主流和傳承,應以文字書寫為本,強調字的結構和流程度(flow),而非一味追求視覺上的花哨。
SMER 許巖塗鴉藝術作品
塗鴉,源自義大利語“Graffiato”,意為“刻劃”,其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臘語中的“graphein”,即“書寫”的意思。早在1851年,這個詞就被用來描述刻在墻上的古代銘文,或如義大利龐貝古城遺址中發現的刻痕。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塗鴉和嘻哈音樂、街舞、DJ等活動,逐漸組成年輕一代最潮的街頭文化。一些具有藝術才能的塗鴉客們,開始鑽研如何把簽名(tagging)寫得更好看、更吸引眼球,塗鴉元素變得越來越豐富,內容從簡單字體,到反戰、性別歧視、弱勢群體無所不談。他們以寫者(writer)自稱,來凸顯他們對作品的精心設計與思考。
塗鴉的熱潮持續了幾十年,令傳統藝術家也逐漸開始重新審視這種來自街頭的藝術——一些畫商開始舉辦塗鴉畫展,八十年代一部分塗鴉藝術家的作品獲得傳統藝術界的好評,漸漸成為博物館、畫廊和收藏家爭奪的新寵。塗鴉大師們已經影響到流行文化的多個領域,無論是時尚設計、音樂、影視作品,還是廣告創意,都能看到塗鴉藝術的痕跡。塗鴉不僅成為街頭文化的象徵,也逐漸滲透到主流文化中,成為一種被廣泛認可的藝術形式。
在中國,唐代詩人盧仝的詩句中已有“塗鴉”一詞,最初是一種自謙的表達,用以描述隨性的書寫。而隨著21世紀初西方塗鴉藝術作為一種藝術門類的傳入,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開始漸漸了解這種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藝術形式。他們通過網際網路、時尚雜誌、國際交流以及本地塗鴉活動,接觸到各種不同風格的塗鴉作品,激發了他們對街頭藝術的熱情和探索慾望。
某種意義上,人類對於在公共空間留下印記的渴望,自古有之。從史前的巖畫,到龐貝古城的壁刻,再到現代都市的街頭藝術,塗鴉承載著人類最本質的表達慾望。隨著塗鴉在全球範圍內的流行,關於其藝術性的討論也愈發深入。從街頭塗鴉(Graffiti)再到板模塗鴉(Stencil graffiti)、海報黏貼(Wheat pasted poster Art)、貼紙藝術(Sticker Art)、街頭裝置、雕塑(Street installation or Sculpture)等,越來越多的美術館、藝術機構展出甚至收藏越來越多的塗鴉作品,人們在“白盒子”裏試圖用學術性的藝術語言解讀這些塗鴉,塗鴉藝術逐漸得到主流藝術認可。
在許巖看來,塗鴉不僅是視覺的衝擊,更在於其背後的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在西方,塗鴉源自社會的抗議與反思,是青年人表達自我的方式。而在中國,塗鴉更多地被視為一種藝術探索,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有著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發展路徑。
如何創新?許巖意識到,僅僅模倣西方的塗鴉風格並不能真正體現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豐富的創作生涯,和自小對於書法的熱愛,讓許巖在各種塗鴉藝術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充滿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漢字藝術。通過探索一種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具現代感的新型藝術表達方式,他希望能夠創造出獨具一格的作品,既能表達個人的藝術追求,也能傳遞深厚的文化內涵。
從某種意義上説,塗鴉藝術與書法有著共通之處。中國書法生於日常,從古至今,文人雅士在行旅之間,隨手寫下的詩句,便成為了傳世的墨寶。書法的魅力在於其筆墨之間的韻律,以線條的變化傳遞情感。而塗鴉,作為一種現代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是在街頭巷尾,以線條和色彩表達內心的聲音。塗鴉藝術家們將墻壁、建築作為畫布,以塗鴉的方式記錄生活、表達思想,這與古代文人在亭臺樓閣中揮毫潑墨的心境並無二致。
事實上,這條路徑並非一時之新念,而是早就深埋于許巖的藝術世界中。在探索塗鴉藝術的過程中,許巖已然體會到中西藝術的共性與差異。而在不斷深化下,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西方的哥特字體與中文漢字結合,創造一種全新的字體藝術。
哥特字體,以其尖銳、硬朗的線條和複雜的裝飾性細節著稱,常用平行筆書寫。而許巖在塗鴉創作中經常使用的扁頭馬克筆,與哥特字體的書寫工具異曲同工。得心應手的工具,加之對書法的癡迷,讓他開始嘗試“哥特中文體”的創作。
當然,對於許巖而言,這無疑是一次勇敢的挑戰與創新。通過對每一個筆畫的精雕細琢,他要在保留漢字可讀性的前提下,賦予其哥特風格的特質,並在兩種文字藝術中尋找到平衡——中國藝術以象形文字為始,以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為境,意在傳神,追求更高的境界。中國書法注重“計白當黑”,空間的留白賦予作品以意境和韻味。而西方的哥特字體,則傾向於充實空間,形成密集而華麗的視覺效果。他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空間觀念之間尋找平衡,保留了漢字的靈動,同時融入哥特字體的莊重,創造出了獨特的視覺美感。棱角分明和流暢弧線的兼顧,體現著力量與柔美的完美結合,更是東方哲學的智慧和世界觀的具像化展現。這種跨文化的創新,不僅打破了傳統中文書寫和字體設計的認知,也將東方的文化符號與西方的藝術風格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跨越時空和地域的藝術形式。
回顧從古至今的藝術發展,我們不難發現,藝術的魅力在於不斷的創新和融合。在全球化的時代,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變得愈發重要。通過藝術,將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可以創造出更豐富、更有意義的作品。
ABSCREW 許巖立體塗鴉作品
塗鴉藝術的生命力,正是源於其自由和包容,而不是形式上的約束。許巖的“哥特中文體”作品正是將塗鴉的自由精神與傳統的藝術元素相結合,讓人們在欣賞中感受到漢字的全新魅力,體會到藝術無國界的理念,為塗鴉藝術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許巖作品《中文數字》
其中,作品《中文數字》以中文數字為主體,採用哥特風格進行設計,將流暢的線條與捲曲的裝飾相結合,為傳統的中文數字賦予了全新的視覺表現力。作品中細膩的筆觸和對稱的構圖,充分體現了許巖對字體細節的精妙掌控,使每個數字都成為獨立的藝術作品,展現出裝飾性的美感和極具張力的視覺效果。
許巖中文哥特體部分字體設計
如今,他與中國最大的字體公司方正字庫合作設計的“哥特中文體”即將面世。每一個字都經過精心設計,確保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都能保持清晰和美觀。
許巖中文哥特體《恭喜發財》系列字體設計及應用
許巖中文哥特體《恭喜發財》系列字體設計自2016年面世以來,廣泛應用於數字藝術、品牌限定和多個客制化設計。該系列中文哥特體“恭喜發財”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完美融合,系列中的“發”字作品尤為引人注目,憑藉塗鴉質感字體與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在潮流設計與商業應用領域備受歡迎。
“我始終認為,好的設計應該能夠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讓更多人感受到它的美和意義?!?/strong>從古至今,人類始終在尋找表達自我的方式。許巖的跨文化探索,正是這一思潮的縮影。他以文字為載體,以塗鴉為媒介,跨越文化的藩籬,為藝術注入新的活力。他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對文字藝術的深刻理解,更透露出對文化融合的思考與追求。他從漢字書法的墨香中起步,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元素融匯于筆端,創造出獨具一格的藝術形式。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文字和藝術始終交相輝映。它們都是關於“人”的主體的簽名和自我確認。許巖的實踐、勇氣和創新,是當下時代文化自信和文化創新的體現,也向我們證明並展示了人類創新的無限可能,和一個充滿活力的藝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