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肖像,攝于剛獲選設計肯尼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之時 1965 年
© John Loengard/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Shutterstock
2024年6月29日,建築大師貝聿銘(1917–2019)的首個大型博物館回顧展“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將在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西展廳向公眾開放。貝聿銘是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深具影響力的建築師,本展覽巨細無遺地審視這位生於中國的美籍華裔建築師的作品,並回顧他的傳奇人生。
貝聿銘的建築項目備受矚目,縱貫七十載,橫跨遼闊地域,包括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巴黎大羅浮宮現代化改造計劃、香港中銀大廈和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這些地標奠定貝聿銘在建築史和流行文化的顯赫地位。其人生與事業,亦由權力關係、複雜的地緣政治、文化傳統和世界各地千姿百態的城市風格互相交織,形成絢爛繁富的經歷。他的跨文化視野為當代世界奠下了基礎。
貝聿銘走在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東館的樓梯上
© Marc Riboud/Fonds Marc Riboud au MNAAG/Magnum Photos
此展覽獲得貝聿銘遺産管理委員會和貝考弗及合夥人事務所(該公司繼承自貝聿銘創立的建築公司)的支援,由M+設計及建築策展人王蕾、荷蘭鹿特丹The New Institute館長兼藝術總監陳伯康共同策劃。此回顧展將展出逾三百件展品,包括一系列來自機構或私人收藏的繪圖手稿、建築模型、相片、錄影和其他檔案紀錄,當中不少展品將首次於公眾亮相。
展覽分為六大主題,近距離探索貝聿銘的生活和工作。這些主題不但充分展示貝聿銘獨特的建築手法,更將其作品與社會、文化及其人生軌跡交相對照,顯示建築和生活之密不可分。
貝氏家族于上海法租界福開森路(現武康路)貝祖貽住宅(屬中國銀行所有)的花園中合照 1935 年
後排:貝聿銘(左三)、貝祖貽(左六),坐者:貝聿銘祖父貝理泰(左五)
© 版權所有,由貝洽提供
貝聿銘 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級習作設計《一所香港銀行家會所》 1938 至 1939 年
© MIT Museum 由麻省理工學院提供
“貝聿銘的跨文化底蘊”展示貝聿銘成長和修讀建築學的經歷,為他日後能夠揮灑自如地融會不同文化、結合傳統與現代,奠定堅實的基礎。
貝聿銘向一位俄克拉荷馬市議員講解他對新市中心的發展提案 約 1964 年
© The Oklahoman – USA TODAY NETWORK
拉德芳斯之首(1970–1971,未建成)設計方案效果圖,巴黎 1971 年 蛋彩畫紙板本
圖片:M+,香港,獲授權數位複制 ©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華僑銀行大廈(1970–1976)屹立於新加坡金融區摩天大樓之間 約 1976 年
M+,香港 BEP Akitek 捐贈,2019 年 © BEP Akitek
“房地産和都市重建”揭示貝聿銘任職于紐約房地産商齊氏威奈公司這段鮮為人知的事業經歷,以及1960年代他在美國及後來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參與過的混合用途規劃、住屋和都市活化項目。
貝聿銘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論文中“上海中華藝術博物館”設計的剖面繪圖 1946 年
由哈佛大學設計學院提供
貝聿銘及趙無極於巴黎杜樂麗花園合照 約 1990 年
© Marc Riboud/Fonds Marc Riboud au MNAAG/Magnum Photos
巴黎羅浮宮黎塞留館的皮熱中庭 2021 年
由 M+委約拍攝,2021 年 © Giovanna Silva
“藝術與公共建築”聚焦貝聿銘所設計的博物館,以及他與亨利·摩爾和趙無極等藝術家的緊密合作。在此部分可見他視博物館為公共空間,深信藝術與建築之間的對話十分重要,也可見他對當代藝術的喜愛。
觀看香山飯店(1979–1982)的模型,北京 1979 年 圖片:© 曹慰祖
吊橋穿從越山谷的隧道延伸至 MIHO 美術館(1991–1997)一景,滋賀縣信樂町 2021 年
由 M+委約拍攝,2021 年 © 米田知子
從海濱長廊望向伊斯蘭藝術博物館(2000–2008),多哈 2021 年
由 M+委約拍攝,2021 年 © Mohamed Somji
“權力、政治與賞識青睞”揭示貝聿銘如何憑藉其精湛的建築技藝和解決問題的高明手腕,以及對客戶需求的敏銳體察,在許多重要的委約項目中成為客戶信賴的合作夥伴。在他職業生涯中的這些重要項目,既獲得客戶支援,亦曾引起爭議。
貝氏私邸登上〈完美的小房子〉,《Vogue》138 期(1961 年 1 月),頁 87
© Robert Damora, Vogue © Condé Nast
路思義教堂(1954–1963)祭壇後的玻璃幕墻一景,中國臺中東海大學 2021 年
由 M+委約拍攝,2021 年 © 李國民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1968–1978)中的視覺藝術高級研究中心刀刃般的尖角, 2022 年
由 M+委約拍攝,2022 年 © 久保田奈穂
貝聿銘及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檢查羅浮宮金字塔的玻璃樣品 1987 年
© Marc Riboud/Fonds Marc Riboud au MNAAG/Magnum Photos
中銀大廈(1982–1989)外墻,香港 2021 年 由 M+委約拍攝,2021 年 © 何兆南
“物料改良與結構創新”展示貝聿銘及其團隊在採用物料和建築方法上不斷推陳出新,尤其是對混凝土、石材、玻璃和鋼材的運用,藉此造就建築設計上的創新。
香山飯店 (1979 –1982)的模型,北京 約 1979 年 紙、亞加力 由貝考弗及合夥人事務所捐贈
圖片:M+,香港 ,獲授權拍攝 ©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一名新娘在巴黎羅浮宮黎塞留通道留影 2021 年 由 M+委約拍攝,2021 年 © Giovanna Silva
從蘇州博物館(2000–2006)大廳望向花園所見的主要景觀,包括亭子、石景和樹木,蘇州 2021 年
由 M+委約拍攝,2021 年© 田方方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2000–2008)的主建築擁有多個刻面,多哈 2022 年
由 M+委約拍攝, 2022 年 © Mohamed Somj
“以歷史新解為設計策略”探討貝聿銘長期以來對於為不同歷史、傳統和生活方式設計現代建築作品的濃厚興趣,特別是與他故國有關的建築項目。他主要將文化和歷史建築原型去蕪存菁,從中獲得構思造型和空間的方針,以滿足現代的需要。
為使新一代建築系學生了解貝聿銘的作品,M+與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的兩個碩士課程合作,邀請兩校學生分別聚焦于高樓和文化空間的設計。學生同心協力在工作室參與製作總共五件模型,展現貝聿銘生平最重要的建成和未實現的項目。這些項目包括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碩士畢業論文中的設計“上海中華藝術博物館”(1946)、紐約雙曲面大樓(1954–1955,未建成),以及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1954–1963)。
展覽亦展示十一幅委約七位國際攝影師在全球疫情期間拍攝的照片,重新審視貝聿銘迄今為止仍具影響力的作品。參與攝影師包括何兆南(香港)、久保田奈穗(紐約)、李國民(中國臺北)、喬瓦娜.席爾瓦(米蘭)、穆罕默德.薩姆吉(杜拜)、田方方(上海)和米田知子(東京/倫敦)。
貝聿銘站于肯尼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外 1979 年
© Ted Dully/The Boston Globe via Getty Images
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表示:“M+念茲在茲要推動全球文化交流,而能夠在其人生中淋漓盡致、瀟灑從容地體現這種願景的人少之又少,貝聿銘是其中之一。我們很榮幸能為這位傳奇建築巨擘舉辦首次大型回顧展,他的設計塑造了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的建築面貌。這個展覽項目將為全球當代觀眾重新介紹貝聿銘及其貢獻,同時展示他職業生涯中長期被忽略的重要部分。”
貝聿銘的兒子貝禮中表示:“這個大型回顧展首次向公眾展示我父親豐碩且影響深遠的事業生涯,闡明造就他成為不同凡響的建築師和世界公民背後的跨文化影響及獨特歷史背景。透過多年在眾多來源蒐集而成的資料,展覽仔細描述出色的個人故事,只有通過完整的闡述,才能揭示他漫長而樂觀的一生中所經歷的複雜性、挑戰和成就。我們對這次展覽感到自豪,感謝M+團隊全面而有見地、富啟發性地記錄了父親的一生。”
為配合展覽,出版商Thames & Hudson與M+將於2024年6月聯合出版《貝聿銘:人生如建築》。此刊物共有400頁,附有471幅彩色圖片。書中展示了貝聿銘的生活和職業生涯中或耳熟能詳、或鮮為人知的經歷,其中包含大量未曾出版的文獻、全新委約拍攝的照片、文章,以及不同學者和曾與貝聿銘共事的人所分享的軼事。
貝聿銘肖像 1976 年 Irving Penn Vogue © Condé Nast
關於貝聿銘
貝聿銘(1917–2019)出生於廣州,1918年移居香港。年少的貝聿銘自1927年起一直在上海和蘇州成長生活,直至1935年始在美國學習建築學。1940年,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完成本科學業,並於1946年獲得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碩士學位。1948年,貝聿銘在紐約市房地産開發商威廉.齊肯多夫創辦的齊氏威奈公司擔任建築研究部主管。其中,貝聿銘負責的項目包括基普灣廣場(1957–1962)、哩高中心(1952–1956)和協會山(1957–1964)。貝聿銘建築事務所于1955年非正式成立,1960年從齊氏威奈公司獨立出來。事務所受委約的重要項目包括國家大氣研究中心(1961–1967)、艾弗森藝術博物館(1961–1968)以及甘迺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1964–1979)。事務所于1966年更名為貝聿銘及合夥人事務所。1960年代末,貝聿銘承接了如國家美術館東館(1968–1978)的大型公共委約項目,並透過華僑銀行大廈(1970–1976)、香山飯店(1979–1982)、中銀大廈(1982–1989)和大羅浮宮現代化改造計劃(1983–1993)等項目,不斷擴大其國際影響力。1983年,貝聿銘成為第五位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1990年,貝聿銘及合夥人事務所改組為貝考弗及合夥人事務所,貝聿銘從事務所退休不再全職工作,但仍以個人名義承擔了一些項目,如MIHO美術館(1991–1997)、蘇州博物館(2000–2006)、伊斯蘭藝術博物館(2000–2008),以及最後的MIHO美學院中等教育學校禮拜堂(200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