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Artsy
撰文_ 蘭紅超
漫步在美術館展廳,抬頭看到這位藝術家的畫作,可能出來就需要直奔眼鏡店了。
是什麼畫作具有催人近視的神奇魔力?接下來小編就來帶大家見識幾位畫風獨特、另辟蹊徑、被譽為 “眼鏡店財神爺”的藝術家,首先登場的是:
Philip Barlow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菲利普?巴洛(Philip Barlow),南非藝術家,1968年出生於彼得馬利茨堡。90年代開始涉足歐洲,同時展現出自己的強大天賦——催人近視。
圖片來源:Artsy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菲利普?巴洛的作品屬於乍一看十分模糊,走近看確實十分模糊,用放大鏡看它就是模模糊糊。
這樣的畫面,在眼科醫學領域叫“屈光不正”,在攝影領域叫“散景”。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這就是菲利普?巴洛畫畫時追求的感覺:一切模糊朦朧,邊界消失,萬物一體。海浪上波光粼粼的自然反射、烈日下的反光、霓虹燈的光圈都成為了構成畫面的點狀精髓元素,而他則圍繞這一點狀元素來進行創作,這也是他最著名的三個系列:The City、The Night、The Sea的由來。
The City系列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The Night系列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The Sea系列 圖片來源:Artsy
他的這些三大系列抽象畫作失焦作品,斑斕光影和模糊景物彼此交織,傳遞了某種感性、不經意的瞬間。目光跟隨著他編排的光圈,感受著光芒的節奏變換、韻律跳動以及光色轉變,給人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讓觀者自然而然的沉陷於這種神秘費解又熟悉的敘事中。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但有一點確實需要解釋一下,藝術家這種創作風格與近視眼其實毫無關係,也並不是為了展現近視人士所看到的世界。
按藝術家自己的解釋,他的原意是為了展現一種幻境:他認為自己的畫作展現了精神與身體脫離時的那一刻人們所看到的世界面貌。説白了也就是人在失去知覺或死亡時的那一刻,這麼想突然就感覺嚴肅了起來。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雖然他説作品和近視眼毫無關係(藝術家本人也戴眼鏡),但他確實也得到了許多近視人士認可:因為在近視的世界中,一切能夠發光的物體都像是菲利普?巴洛畫作中那樣,變成一個個模糊的光圈,所有的事物邊緣也會變得十分模糊,這正是很多近視的人看不清東西的真正原因。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而説到攝影中的散景,菲利普?巴洛在創作時還確實需要利用攝影。因為他大部分作品都是先拍攝想要的畫面,然後再動筆的。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動圖視頻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菲利普?巴洛帶著他的模糊小圈圈在早已內卷的藝術繪畫領域迅速脫穎而出,獲得了挺高的知名度,在社交媒體上也收割了不少粉絲,可能大部分都近視。
如果藝術家開始直播帶貨賣眼鏡,估計比賣畫要掙錢吧。(撰文_ 蘭紅超,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Philip Barlow更多作品:
圖片來源:galerieleroyer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Facebook@Philip Barlow Studio
圖片來源:galerieleroyer
圖片來源:galerieleroyer
圖片來源:galerielero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