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大地藝術節如同一杯醉人的烈酒,來勢洶洶,大腕兒雲集聲勢浩大;
有些大地藝術節如同一碗養胃的米湯,殷殷實實,灌溉給亟需滋養的土地;
阿那亞大地藝術節像什麼?她可能既可以像杯咖啡又可以像抔清泉——在格調上閒適愜意永遠不輸,在體驗上清新自然摒棄造作。
首屆阿那亞大地藝術節(aranya plein air art project)在阿那亞金山嶺舉辦,逃離北方的酷暑高溫,鑽進一片綠野仙蹤,攬金山嶺長城入懷,不得不承認這是一處絕佳的避暑勝地。藝術節邀請來自國內外21組當代藝術家,將作品(其中9件為全新委任創作)置於阿那亞·金山嶺的山谷中與自然對話,于2023年7月7日對公眾開放,並持續至10月29日。
阿那亞大地藝術節海報
藝術總監張震仲介紹到,首屆阿那亞大地藝術節以“Plein air”為主題,可以直譯為“充滿空氣”,是對“戶外”這一概念充滿詩意的表達。19世紀初興起的同名藝術運動“外光主義(En plein air)”主張直接在室外作畫,且在回到畫室後不再做改動。它直接影響了後繼的自然主義和印象派,變革了幾個世紀的繪畫傳統,開啟了藝術家們在戶外與自然一同創作的實踐。自然是世代藝術家重要的創作母題,同時也是許多當代藝術家研究和工作的田野。
在三條徒步路線中前行,尋找隱匿其間的大地藝術。攝影 青鳥影視
金山嶺長城 攝影 倪楠
從描繪自然,到在自然中捕捉光影,再到直接將自然作為材料,藝術家們自此不斷突破媒材的限制,持續拓寬藝術的邊界和可能。阿那亞·金山嶺社區坐落于長城腳下,後者作為“分界線”的具體象徵意義也隨著歷史的發展處於流動的變化之中。此次的參展藝術家們皆在各自的實踐中模糊、突破和挑戰自然與科技、傳統與現代、時間與空間等固有的界限,同時他們也將在雕塑和裝置之外,呈現以繪畫、聲音、行為和文本為媒介的創作,豐富大眾對戶外藝術的認知和體驗。
藝術與自然相得益彰 攝影 倪楠
正所謂自在不做作,開闊不矯情——此次大地藝術節的作品沿著阿那亞·金山嶺的三條徒步線路分佈,在相對原生的自然風光中等待探秘者的造訪、偶遇和對話。這些作品以對自然進行最低限度的干預,“在近處言説”,讓觀眾在觀展的同時得以探索和接近阿那亞·金山嶺所處的這片山脈和土地本身。
下面,就跟著我們的足跡,一起探訪大地,尋覓山林間的藝術與生活吧:
丁乙 《三面旗幟》
阿那亞的社區大草坪上,丁乙受藝術節委任創作了這件作品《三面旗幟》,它如同一座可以流動變形的雕塑,在鼓風機的人造風和大草坪拂過的自然風的交織中不斷變幻模樣。三面旗幟以紅黃藍原色為基底,細看上面是藝術家標誌性的十字圖像。丁乙在金山嶺調研時被山谷中強勁的山風所吸引,而這件作品正是呈現了自然與人工、正向與逆向對抗的動態關係。作品引得遊人與其互動、試探,三面旗幟迎接著每一位到訪者,也拉開了大地藝術節的序幕......
梁慧圭 《非對稱透鏡上的候鳥——Duiitt Duiitt容器(灰背赤腹鶇)》
“邊界/分界線”是本次大地藝術節的一個重要話題,不論是人與人的邊界感,還是國與國的領土劃分,都令人敏感。而在藝術家看來,自然世界對人類驅動的敘事和結構一無所知,正如灰背赤腹鶇這樣的候鳥,它們不受人類強加的邊界的限制,自由往返飛越山脈、城市和邊界。因此,藝術家以棲息在朝鮮半島的候鳥為創作對象,用3D列印的透明模型將其水準分成上下兩部分,下半部分成為一個容器的形狀,可以存蓄雨水,作為鳥類的飲水或浴池空間,集藝術性、概念性與實用性為一體。
山谷音樂廳
從山谷音樂廳向外眺望,如同一幅緩緩舒展開的卷軸畫,美不勝收
天光從山谷音樂廳射入,風光變幻,四時不同
山谷音樂廳是阿那亞·金山嶺社區的地標建築,也是第一條徒步路線的必經之路。它如同一座人類文明的航母鑲嵌在綠意蔥蔥的山谷中,與自然同行。整體的清水混凝土與周圍山脈的沉積巖相融,倒錐形的外觀如同一塊天外飛石,其頂部開口射入四時天光,仰臥其中看雲卷雲舒,天色流動美不勝收。雖然總體空間並不龐大,但每一處留白和開窗都格外講究,人在其中成為自然之景,景在窗外仿佛天然畫卷。據悉,該建築2018年曾獲得第66屆美國P/A建築獎(進步建築獎);2021年,獲WALLPAPER 2021年最佳公共建築設計大獎以及香港工程師學會頒發的卓越結構嘉許獎。在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後,歌手李健線上演唱會《嚮往》就在這座阿那亞山谷音樂廳舉行。而大地藝術節期間的一些列文藝演出及活動,也都將再次煥發這座山間的美麗建築,足以令人拭目以待!
鳥瞰上院建築群 攝影:孫詩 圖片致謝阿那亞大地藝術節
拾階而上,來到上院,這裡的建築內外頗有枯山水的風格,是獨處、靜坐、冥想的好去處
查爾斯·雷(Charles Ray) 《校園喜劇》,2014 玻璃鋼著色,193 × 58 × 39 cm 展覽現場,阿那亞大地藝術節,2023.7.7 - 10.29 攝影:孫詩 圖片致謝阿那亞大地藝術節
佇立於上院的這座雕像出自查爾斯·雷之手,這位藝術家的作品曾在卡塞爾文獻展、三次威尼斯雙年展和六次惠特尼雙年展上展出,圍繞他的雕塑作品曾舉辦五次回顧展,可謂“重量級選手”。 這座近兩米高的雕塑刻畫了一位正在表演劇目的13歲學生,他身披床單改製成的羅馬長袍,模倣著羅馬軍官的樣子,但手中的玩具劍又暴露了他的稚嫩。藝術家將當代藝術與古希臘範式相融合,留大片想像空間給觀眾獨自體味。
《石面(金山嶺)》
普林茨·古拉姆(Prinz Gholam)二人組合
小編倣照《石面》做的DIY"石面”,不知道能不能以假亂真,哈哈
普林茨·古拉姆是一個由沃爾夫岡·普林茨(Wolfgang Prinz)和米歇爾·古拉姆(Michel Gholam)兩位藝術家組成的二人組合。兩人于2001年起以“普林茨·古拉姆”一名開始聯合創作,他們合作開發了一種基於表演和協作過程的藝術實踐。他們于2017年開始創作《石面》系列,在各地拾撿有趣的小石頭,也蒐集一些建築工地的工業遺存,並將它們拼湊成一個個千姿百態的“面孔”,通過取材自然的“人臉”反映人與自然的關係。他們的作品生動可愛,古拙稚趣,讓人禁不住也跟著模倣起來,上圖就是小編照葫蘆畫瓢拼湊的一件,大家不妨一起來加入其中,也許在山谷的其他地方,也找到有趣的石面哦~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攝影作品與空間光影相得益彰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攝影作品 明膠鹵化銀沖印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是20世紀最為破格的攝影師之一,他不僅測試攝影媒介的界限,其影像更捕捉了該時代文化景觀的本質。展廳中的作品雖然以簡單的黑白色示人,卻仿佛有一種抓人的魔力,在與空間和光線的交織中,讓人駐足、動容,久久難忘。也許就是那凝固的一瞬間,卻牽扯出了觀者的哪條纖長的回憶與共鳴吧......
阿琳娜·查伊德洛夫(Alina Chaiderov) 《鳳凰》
這件作品叫《鳳凰》,但在筆者看來它更像是一顆在山間跳動的心臟。作品的結構源於管風琴,在此,7根管道在自然山風吹拂時會隨之作響,仿佛賦予山澗以生命的情緒和律動。它佇立在金山嶺的山林之間,與自然合奏共鳴,彈奏出永不重復的樂章,就如同人的心情,附和著四時不同的風雨景色,吟一首自然之歌,引人來聽它獨鳴的脈搏。
薇薇安·蘇特,《無題》,未標明日期 帆布上綜合材料,尺寸可變 展覽現場,阿那亞大地藝術節,2023.7.7 - 10.29 攝影:孫詩 圖片致謝阿那亞大地藝術節
無框的畫布迎風招展,期待著下次看見它們的樣子,是否會留下夕陽余暉的印記......
如果你恰巧在日暮時分來到Y餐廳的平臺,你會看薇薇安·蘇特在這裡留下的美妙布幡,它們在夕陽的余暉中迎風飄展,有時還會發出帆布抽打的聲音,它們仿佛被藝術家賦予了靈魂,在這裡恣意招搖、翩翩起舞。薇薇安·蘇特的這組作品不起名,也不標注創作時間,她希望將作品融入自然,在風吹日曬中與這片土地共同生長,風雨帶來的印記將成為作品延續的未來之筆,藝術家將對自然的直接感受轉譯為抽象色彩語言,繪製在這無框的畫布上,並大膽而富有野心的邀自然共繪。
娜布其 《我們》
山林間的漫步是逃離酷夏的最佳路徑。阿那亞的林間信步路線中,隱藏著許多有趣的作品等待你的發現。走著走著,林間驚現一巨大的“牛油果”,這是娜布其從陳思安短篇小説《我們》中獲取靈感創作的同名作品。這裡的“我們”並不是“我”和其他人構成的集體,而是無數層“我”的集合體。這些“我”就像一個個套娃,又宛若一層層的洋蔥,剝開一層又一層,每一層的“我”都耐人尋味,也構建了觀者與作品,觀者與自身,觀者與自然的思考關係。
金山嶺長城遺存
在這段路的中段,有一個隱藏驚喜,這裡遺存著金山嶺長城的一部分,攀爬上這段城墻,遠眺金山嶺的鬱鬱蔥蔥,那一刻忽然有一種不知今夕何夕之感。歷史、自然、人文遺存——在今人面前共同譜寫著一幅奇妙的畫卷,昔日戰火紛擾,今朝安寧靜謐,壯烈和詩意同在,山河如斯,歲月如此。
梁碩作品《小家》,“小洞穴”內的石頭和花草是編者調皮放進去的,就當是再創作吧~
越過這段長城殘垣,便是下山路。在這條路上,徙步如同“探寶”:藝術家梁碩留給遊人一道“謎題”——他將六件作品藏在路途之中,仿佛在有意與觀者捉迷藏一樣,為徒步憑添了一絲期待與樂趣。這組作品叫《小家》,梁碩受金山嶺“老道洞”的啟發,在徒步過程中打造出六個“小洞穴”,用瓷磚貼在其內壁進行裝飾,彩色的瓷磚給人一種家的感覺,藝術家通過將這種工業而普遍的材料嵌入洞穴的方式,探討人與空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這些“小家”本來是空著的,小編路過便拾起它周圍的花草石塊放置其中,希望也為這些“小家”添置些生氣,有趣的是,隨後我竟然在朋友圈發現有更多的人也跟隨著往裏面放入石子和草木,就讓它們繼續“生長”下去吧~
王一一 《紅果》
在另一段山路中,王一一的作品《紅果》令人印象深刻:藝術家收集金山嶺當地盛産的原生山楂,選取4種山楂共計10萬餘顆穿起了總長2公里的裝置藝術作品,而在這一勞作中,王一一把當地居民納入其中,邀請他們共同參與其中,以社區共創的方式完成了最終的作品。火紅的山楂錯落交織在山林之中,明艷而芳香,在日曬雨打或是動物的啄食下作品將經歷另一番變化,而這份因自然而引發的不確定性也將被納入作品的一部分。
蘇暢 《雙向混合》
如果你走累了,就該找個地方歇歇了。藝術家蘇暢的《雙向混合》是如此體貼,它被放置於徒步路線的一個交叉口上,藝術家希望觀眾可以在此與作品互動,撫摸、倚靠,而不是像美術館中的雕塑那樣將人拒之千里。作品光滑圓潤的形態呼喚著互動的發生,與不遠處長城所帶有的強烈的“防禦狀態”形成鮮明對比。
筆者在阿那亞社區發現的處處用心——很多居民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愛點綴了這個別樣的阿那亞
夕陽余暉下,是又一日的阿那亞。在這裡,總是藏著許多“寶藏”待人發掘,就如同山間的藝術作品,亦如同阿那亞社區居民在自家門口裝飾的處處用心——美麗和情趣,為世界帶來溫暖和美好,予自己,亦予他人。
夜晚將至,阿那亞大地藝術節並未就此沉寂,它將迎來一場場音樂會、表演和行為藝術,它們將自然、人文與社區相連結,讓從城市中出逃的人們,在自然的懷抱中肆意“野化”,卻最終找尋到自己的心之所往,心之所安。
也許,你不是為了徒步而深入山林,你是希望在一條未知的路上與藝術偶遇,卻在終點遇到了自己。
阿那亞——當藝術與自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就是首屆阿那亞藝術節給我最大的感受。你呢?還不快去試試?(圖文/付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