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會現場
2021年10月12日,“相遇大運河——世界運河交流藝術項目”策展交流會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項目策展人及藝術家代表以藝會友,交流創作心得、分享大運河主題創作藝術成果。
作為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的重要組成單元,“相遇大運河——世界運河交流藝術項目”以運河為載體、以藝術為呈現方式,邀約了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以及世界各運河國家(城市)的多位藝術家,以不同的藝術創作形式展現北京城市副中心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不同國家(城市)運河題材的藝術作品。
項目總策展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介紹策展思路
策展交流會上,項目總策展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介紹了項目策展思路。彭鋒院長表示,“人類文明的起源離不開水,而河流恰恰是大自然對於人類文明的一份天然饋贈。河流對於人類文明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對交通的啟迪上。天然的河流畢竟有限,於是人類開挖運河,走上自主發展的道路。運河精神告訴我們,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科技進步都有賴於溝通和交流。藝術是人類通用的語言,在不同文明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相遇大運河’為中外運河文明的交流和溝通搭建了平臺,為藝術家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相互促進學習的機會。”
藝術家代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副院長丘挺發言
其實在中國的古畫裏也有運河,比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唐寅的《桐山圖》等。藝術家代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副院長丘挺也談到:“在中國古畫中有個概念叫‘書畫船’。元四家之一的趙孟頫《蘭亭十三跋》從湖州出發,坐在運河的船上南巡,一路北上到大都。在一個多月中他反覆賞玩獨孤長老所贈兩本《宋拓定武蘭亭》,在書法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詣。在運河上所發生的文化事件,在藝術史上很多。我的作品以拙政園中的小軒為藍本延伸出了《與誰同坐》的作品。在其中描繪了蘇州水系,表達國家與國家、地緣與地緣之間的開放性,思考關於對等交流與人類生存的話題。”
本次項目執行策展人鐘蘇菲女士談項目亮點
本次項目執行策展人鐘蘇菲女士,談到了本次項目的亮點:“説到亮點的話有兩點。這一項目前期有藝術家駐留計劃,這些藝術家來自有著名運河的國家。我們邀請這些藝術家來到北京,與中國藝術家一起遊覽大運河,每一個藝術家都以京杭大運河的優秀人文景觀與藝術風光為靈感並進行駐地創作。還有一個兩點是整個美術館展的展陳設計,一層展廳用濱海航船的墨綠色彩來表達河流的氣息,用了單元的一些曲墻來勾勒出流淌的大運河。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有運河,如德國的基爾運河等。這些運河在城市中多注重功能性,而京杭大運河則是有文化性的。我們的項目具有有民族性和世界性,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文化名片推向世界。”
據了解,“相遇大運河——世界運河交流藝術項目”由通州區委、區政府主辦,通州區委宣傳部、新光大中心承辦,將於10月16日在通州區新光大中心安?美術館開幕,屆時50件不同藝術形式的作品將集中展現,同時當天下午還將舉行中外藝術家運河文化國際研討會。
南來北往的大運河是城市的臍帶,連接著人們的生活,也貫穿起中華文明的千年文脈,是世界文明之間溝通的橋梁。本次展覽將通過藝術創作、展示與交流,傳承和弘揚大運河文化,打造運河文化藝術交流品牌,以藝術的方式向世界介紹中華文化、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