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無一人的教廷廣場 圖片來源於網(wǎng)路
看著幾寸的螢幕上,空無一人的教廷廣場,有些難受。
在雨中蹣跚而行的老人,是方濟各教皇。
難怪有人説這裡像是末日後的世界。
方濟各教皇走在雨中 圖片來源於網(wǎng)路
現(xiàn)在的世界正在經(jīng)歷的災難更像是一場噩夢。
所有人都在祈禱著,快點甦醒。
只不過有的人先醒了,有的人還在睡著。
2019年的教廷廣場 照片拍攝:孟孟
去年夏天到教廷的時候,記得我起了一個大早。
聽説晚了就會人擠人,並且要排上繞著半個廣場的隊伍。
而就算那時候,廣場上也是有不少的人向著聖彼得大教堂快步走去。
聖彼得教堂 照片拍攝:孟孟
很多人其實並不是為了要去朝拜宗教,而是為了看一眼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那件最出名的作品《哀悼基督》。
歷史上有無數(shù)的藝術家用藝術作品詮釋他們心中的“哀悼基督”(Pieta)。
這一內容其實是基督教中重要的主題,指的是在基督被釘上十字架後,聖母將她的屍體放下來,抱在懷裏痛哭悲傷。
我們今天不談宗教也不談疫情。
只是來看一看米開朗基羅終其一生,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所雕刻下的《哀悼基督》。
23歲的哀悼
《哀悼基督》 1498年 教廷聖彼得大教堂
在教廷聖彼得大教堂裏的這件《哀悼基督》是米開朗基羅23歲時創(chuàng)作的。那時的他還很年輕,對未來充滿希望與期盼。紅衣主教委託他來為教廷的聖彼得大教堂來創(chuàng)造一件雕塑。這件雕塑中的聖母瑪利亞與米開朗基羅一樣正值青春年華,但她卻有著永恒的青春。在她懷中抱著的基督也一樣的年輕,閉著雙眼似乎在沉睡著。但看到他身上的傷痕時,你會驚訝他在承受了無數(shù)的流血與暴行後,還能保持著平靜的睡顏,總會忘記他已經(jīng)失去了生命。
聖母綬帶上刻著米開朗基羅的名字 圖片來源於網(wǎng)路
這件《哀悼基督》也是唯一有米開朗基羅簽名的,在聖母瑪利亞的綬帶上,刻下了藝術家的名字。以前還能走進去觀看,能將綬帶啊傷痕啊等等細節(jié)看得更加清楚。但在1972年的時候,有人拿著錘子試圖破壞這件雕塑,被抓住後,這件雕塑就加上了一層防彈玻璃,並且只能從很遠的距離之外來欣賞了。
聖彼得教堂貝尼尼創(chuàng)作的青銅華蓋 照片拍攝:孟孟
在聖彼得大教堂裏,不要錯過貝尼尼創(chuàng)作的青銅華蓋,還有華蓋下聖彼得之墓點燃著99盞長明燈。
貝尼尼設計的禦座 照片拍攝:孟孟
貝尼尼設計的青銅寶座中有木製的聖彼得禦座,寶座後方彩色玻璃上有翼展1.5米的正靈信鴿。
布拉曼特和拉斐爾設計,米開朗基羅完成的穹頂 照片拍攝:孟孟
而登上經(jīng)過布拉曼特和拉斐爾設計,米開朗基羅完成的穹頂,通過狹窄的樓梯繼續(xù)往上,就能遠眺貝尼尼設計的聖彼得廣場。
守衛(wèi)士兵 照片拍攝:孟孟
看著經(jīng)過瑞士士兵身著500年不變的制服,拿著15世紀的長戈時,不禁感嘆什麼都變了,什麼都沒變。生命會逝去,也會新生。
80歲的哀悼
百花聖母大教堂 照片拍攝:孟孟
《哀悼基督》 1555年 高226.1cm 寬123cm 佛羅倫薩大教堂博物館 照片拍攝:孟孟
在百花聖母大教堂的博物館裏,我遇到了米開朗基羅的倒數(shù)第二件《哀悼基督》。在這裡,聖母已經(jīng)沒有了永恒的青春,甚至連她的臉龐都是不清晰的。米開朗基羅在這件雕塑中似乎有一些地方並沒有完成。基督的身體雕刻得光滑如同肌膚的質感,而臉部以及聖母和其他幾個人物明顯能看到未完成的雕琢痕跡。聖母瑪利亞用手臂想要扶助基督,母親用全身的力量想將兒子托起,但失去生命後肉身終究沒有靈魂的指引,太沉重了。
Nicodemus 照片拍攝:孟孟
開朗基羅將自己塑造成了Nicodemus,將基督從十字架上放下的人,他正在上方托著基督,戴著兜帽的人物只有從特定的位置才能看清面孔,那張臉是米開朗基羅為自己塑造的肖像。展簽上寫著這是米開朗基羅要給自己的墳墓準備的雕塑,上方Nicodemus直視著死亡的基督,正像是藝術家對於自己永恒的哀悼。
聖十字大教堂 照片拍攝:孟孟
米開朗基羅墓 照片拍攝:孟孟
但丁墓 照片拍攝:孟孟
伽利略墓 照片拍攝:孟孟
但實際上在1555年米開朗基羅就因為瑕疵而放棄了這件雕塑。其實米開朗基羅墓整體由瓦薩裏設計,棺木上方的半身像是由G.B.Lorenzi創(chuàng)作的,在位於佛羅倫薩的聖十字大教堂中,與但丁、伽利略等名人一同安葬於此。
《哀悼基督》1559年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照片拍攝:孟孟
這件《哀悼基督》創(chuàng)作于1559年,但是不是米開朗基羅的還有一些爭議,也有人説是他崇拜者模倣百花聖母大教堂博物館裏的那件《哀悼基督》而創(chuàng)作的。目前與《大衛(wèi)》和多件《奴隸》像一起保存在了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的展廳中。
89歲的哀悼
米蘭的斯福爾扎堡 照片拍攝:孟孟
在米蘭的斯福爾扎堡保存著米開朗基羅的最後一件《哀悼基督》,這也是他的最後一件作品。那天去的時候,大廳裏只有一個工作人員,我站在這件雕塑前面前良久,沉浸在大廳中的聖樂裏。
《哀悼基督》1563年-1564年 高195cm 米蘭斯福爾扎堡 照片拍攝:孟孟
在臨終前的幾天裏,他還在一直雕刻著。這件雕塑作品裏又回到了最初的兩個人物,聖母與基督。他們身體纖細拉長聖母依然托著基督的身軀,而基督似乎並不是完全癱倒的,他似乎正在復蘇。聖母與基督緊緊依偎在一起,似乎終於脫離苦海,超脫于塵世之外。這件雕塑經(jīng)常被人説是沒有完成的,因為仔細看來只有基督的小腿部分是圓潤光滑的,其他部分只是鑿出了一個大概的形體,粗糙而又模糊不清。但這也回歸到了生命最原始的狀態(tài),曾經(jīng)神聖的宗教情懷在此也變成了尋常人家的母與子。母親苦苦支撐著兒子,想要把自己所有的生命都給他。
作品局部 照片拍攝:孟孟
作品局部 照片拍攝:孟孟
與其説是沒有完成,不如説米開朗基羅比羅丹早了生可許多年,把羅丹後來運用得無比嫺熟的技法與理念,過早的呈現(xiàn)在了世人面前。在沒有完成的作品中,藝術完成了生命的進程。
米開朗基羅的《哀悼基督》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種宗教的象徵,更多的是母親對喪子之痛的哀悼,是對每一個生命的哀悼與尊重。“死生亦大矣”,希望每一個生命都能得到尊重,每一個生命都能在黑暗中找到光明。(文/孟孟 照片拍攝:孟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