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剛“紅旗下”展覽現場
每個人對自己所成長的那個時代都有一種模糊的認知。思緒從那遙遠的過去走向現在,向身邊自己的同齡人身上望去,那模糊的認知瞬間就清晰起來——共同的記憶、語言方式,相似的思維方式、甚至共同的經歷,都讓人不斷地思考自己與時間長河的關係。
藝術家馬剛
馬剛身上的歷史感很強,一方面他進行歷史畫的創作,另一方面,作為一名“60後”,他成長的時代又是20世紀中國社會變化最劇烈的時代,親眼見證了改革開放的發生、成長和變遷。
但是,面對極為多面的歷史,一個藝術家要試圖全部地捕捉它是十分困難的。但“人”作為一個社會性的存在,就像海綿一樣吸附了這時代的特質,所以,馬剛選擇描繪自己作為同代人的朋友,試圖從他們身上去思考自身所經歷的時代。
“紅旗下”展覽現場
2019年6月7日下午,馬剛的個展“紅旗下”在798橋藝術空間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展覽由徐裏策劃、扶春文化藝術中心和百藝影像協辦。這一次藝術家帶來了近30幅富有鮮活生命力的人物寫生作品,這些作品多描繪的大多是“60後”和“70後”,他們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也經歷了改革開放40年。展覽呈現了藝術家對這一群體在當下歷史節點中人生狀態的感悟。
之所以説是鮮活,不僅因為描繪對象都是普通人、都與藝術家熟識,並且還因為畫面上那顫動的色彩和閃著油畫獨特高光的筆觸。每一筆顏料兼具力度和速度,甚至畫家用油畫刀調和顏料來塑造人物的面部,豐富的色彩融合在每一筆中又清晰可辨,高純度的色彩和鮮明生動的造型,使作品中的人物呼之欲出。
馬剛《 實業家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作品局部
走進展廳,光線的佈置成為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在橋藝術空間的展廳內,光線十分精準地投射在畫布之上。觀眾走進展廳似乎看到作品在“發光”,它們就像黑夜中的星星,吸引著人們嚮往光明。本雅明所説的“靈光”在這裡得到了名副其實的呈現。而繪畫的色彩和質感在經過調控的光源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還原,色彩的力量在光的介入下得到完美的彰顯。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身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的馬剛,對“情節”有著獨到的感悟: “主題性創作重要的是情節,人物在情節之中才能得到完整的傳達。”他提到,這次寫生同樣有情節,但寫生的對象不再像模特那樣為畫家所擺布,而是讓他們展現自身。“情節在哪?情節就是大家的交流”。有時藝術家會對同一個人畫多角度的寫生,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著裝的改變,新的感覺會出現。每一次相遇,都像在面對全新的世界。
馬剛為同一人物所做的不同角度的寫生
馬剛《 投行經理-1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馬剛《 珠寶設計師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進行時”是馬剛談及作品時給出的關鍵詞,這不僅指繪畫本身的通透感,也是“人”對當下的回應。畫家與朋友談論的話題,對當下、對往昔的回溯,使得他們都感覺到一種“糾結”。馬剛説:“雖然我們談論的主要內容都是歷史的經歷,但卻處處思考著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其中也包括當下的情緒和思考”他所描繪的人有影視演員、舞蹈家、擊劍運動員,銀行家、軍人等等,每個人都對時代有著極為不同的體驗,但卻能夠在交談中獲得高度的共鳴。因此他認為,繪畫關注進行中的議題時,“當代性”就體現在其中。關於“人”的敘述,依然正在發生。
馬剛《 檢察官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馬剛《 軍官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馬剛《 人力資源經理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在這種畫家與對象的互動性裏,包含了兩種凝視:一種是藝術家對人物的觀看,另一種是被畫者對工作中的藝術家的觀看。馬剛説: “當我從他身上發現什麼的時候,他會察覺、他會感受到我對他反饋的一些東西”。 面對老友,畫家與對象的關係發生了改變,二者在交談之中獲得了空前的聯繫,畫家不僅能夠捕捉人物的視覺特徵,更能領悟到精神性的觸動。
馬剛《 教師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作品局部
所以,藝術家十分專注於人物形象的描繪,形象中承載著太多的資訊:“我必須面對這些形象,盡可能地把形象感畫出來,首先這個形象要是這個人,然後才有個人的表達。形像是第一位的,其中蘊含著極大的豐富性,那些當代性和歷史性都蘊含在形象裏”。畫家正是希望在這種充滿著當下資訊和當下思考的空間中,完成一次關於當下的寫生創作。“這種關於當下歷史和情感的轉變,是快速的,顛覆性的,甚至是滄海桑田的。面對這些,人就會産生一些糾結,而我要表達的,就是人在這個年齡段的豐富性”。
馬剛《 擊劍運動員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作品局部
展覽當中的影像呈現了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全部作品都創作于2019年的4月,每一張寫生大約持續2-3個小時,甚至有可能更快。他把寫生的地點選在北京傳統的四合院裏,他的朋友們在這有綠樹和藤蔓的空間內自由地尋找適合自己的空間。工作中的畫家更多地是努力地去看對象,然後調製顏料。在畫布上書寫、塗抹、點染。動作輕快。藝術家仿佛是在構築一臺戲劇,自己是導演,同時又是演員。
展覽放映的影像中 ,藝術家在創作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中央美術學院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曾小鳳參與了展覽的策劃,她談到此次展覽的學術初衷: “主題‘紅旗下’回應了建國70週年這個歷史節點,也體現了藝術家對個體、歷史和社會諸多體驗的表達。‘主題性美術’這個概念在我們以往的美術領域不常提及,和一般人像寫生不同的是,這次藝術家是以主題為導向來進行寫生,是一種介於創作和寫生之間的藝術。雖然都注重形象感和當代性的表達,但是每個人物從色彩、筆觸甚至構圖的正側面都有所不同,傳達了一個藝術家在當下時代大潮裏特定的敏感度”。
2005年國家歷史題材創作工程啟動時,馬剛是最早參與入其中的藝術家,他把歷史畫創作的理念貫穿到人物畫的創作中,“紅旗下”也是積澱于這樣一個脈絡和傳統。因此馬剛希望這樣一個主題的意義不停留于一個展覽,而是可以在以後不斷生發,即:“我們怎麼去認識今天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的人是怎樣的狀態?”其中既有對象本身展現的資訊,也融合了藝術家自身的體會。
馬剛《 模特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作品局部
馬剛《 地産商-1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馬剛《 進出口商人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馬剛《 國企幹部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馬剛《 影視演員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馬剛《 銀行行長-1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 舞蹈演員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馬剛《 畫廊經理 》65cm X 80cm 布面油畫 2019
展覽現場
展廳內有隱約的鋼琴曲傳來,在幽暗的大廳中,使繪畫的光亮流動。開幕當天正值端午節,有許多衣著光鮮的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人帶著他們的孩子走進展廳,在一張張面孔前駐足。我們確實很難從中看到宏大的歷史敘事,然而正是這些平實的面孔,他們仿佛是藝術家在鋼琴鍵上彈出的第一個音符,給每一位觀眾留下通向自身“歷史”的路徑。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6月28日。(部分圖片由橋藝術空間提供)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觀眾觀看作品
觀眾觀看作品
觀眾觀看作品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