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拉封丹《寓言》夏加爾原版蝕刻版畫展
策展人:胡昌煢
展覽時間:2023.04.18-06.04
展覽地點:ICI LABAS藝棧畫廊,798藝術區東街#D10
鏡花水月——夏加爾《寓言》版畫展
文德教授,赫爾辛基大學,芬蘭
譯者:陳寧,天津美術學院;赫爾辛基大學,芬蘭
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是20世紀國際知名的俄裔法籍猶太藝術家。本次展覽是他為《拉·封丹寓言》所創作的一百幅版畫(第86/185版)。夏加爾為這一系列創作的版畫作品是20世紀的經典之作。夏加爾的作品與《寓言》所表達的內容和思想高度契合。讓·德·拉·封丹與夏加爾完成了一場文學與藝術的世紀對話,讓世人在文字與藝術的不同領域,體會到一場生命的多樣性與完整性。
多面詩人拉·封丹
拉·封丹是法國古典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寓言詩人。他的作品經後人整理為《拉·封丹寓言》,與古希臘著名寓言詩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國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並稱為世界三大寓言。19世紀以來,拉·封丹的作品一直作為法國學校教授的經典文學作品之一。他被19世紀法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泰納譽為“法國的荷馬”。
讓·德·拉·封丹的生活跌宕起伏。他曾擁有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也在一貧如洗的情況下舉步維艱。他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後的詩人,被視為18世紀最早的哲學家。他曾是尼古拉斯·富凱(路易十四的財政總監,在監獄裏度過了生命的盡頭)的門徒,那時的他在巴黎附近的沃勒維孔特城堡,被當時最好的藝術家、文人和科學家包圍著。當富凱被國王逮捕時,拉·封丹因為寫請願信得罪了路易十四,不得不逃往法國利摩日。1663年年末,他回到巴黎,往返于文藝沙龍,不久便結識了莫裏哀、拉辛等一些詩人和戲劇家。
拉·封丹的文學作品體裁多樣,他的寓言,與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詩一起,構成了世界寓言作品中最高的三座豐碑。其中的寓言故事狼和小羊,烏鴉與狐貍等被廣為流傳。
《寓言》經過了25年的時間跨度,于1668年首次發行,一經問世,便大受好評。它的文學內涵在當時是極具諷刺性與批判性的。作家Madame de Sévigné(1626-1696)曾這樣評價拉封丹:“他寫寓言,就像蘋果樹長蘋果一樣。”早在12世紀,法語中寓言這個詞的意思是:“虛構的故事”、“用動物講述倫理道德的故事”。這個詞來自拉丁語fabula,意思是“詞語、話語”。寓言的體裁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元前2000年的古美索不達米亞,將動物的擬人化使故事變得更加荒謬和滑稽,也更具批判性和反思性。
寓言中的動物(如羔羊、蟬、烏鴉、狼、蒼蠅、青蛙、獅子……)形象反覆出現,它以動物的口吻講述人類的慾望、貪婪、道德與性格等。例如,獅子在《患瘟疫的動物》、《獅子的法庭》、《母獅的葬禮》和《獅子、猴子和兩頭驢》等寓言中反覆出現。這位偉大的詩人擅于借助多種動物形象,從而引起人們的共鳴。
拉·封丹《寓言》的靈感來自於不同國度,不同世紀,諸如古代寓言家伊索、巴布裏烏斯和費德魯斯,或印度Kalila和Dimna(西元前3世紀)的梵語寓言文學等。
拉·封丹《寓言》經常會被形容成不同的樣子,就像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人們的理解也是千姿百態。拉·封丹自己解釋説:“我用動物來指導人類。”通過閱讀他的寓言,我們會做夢,我們會關注人性,我們會正視自己的缺點。然而,拉·封丹不以説教的形式講述故事,他使人們自己獨立思考,獨自審視,獨自面對。
《寓言》中的一些形象已經成為經典,甚至影響了法語和人們怎樣看待動物形象。也因此,有了如螞蟻勤勞,蟬享樂,猴子做鬼臉,獅子是專制的,老鼠是哲學家等…同時有些動物的性格是複雜的,比如驢子,它既聰明,又愚蠢,而且極其自我。
幾個世紀以來,版畫在《寓言》的廣泛傳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François肖沃(1613-1676)首次繪製了《寓言》的版畫。馬克·夏加爾的《寓言》版畫受到了諸多著名藝術家的影響,如比林赫斯特、布歇、達利、杜米埃、德拉克洛瓦、弗拉戈納爾、漢科、米勒、歐德里等。藝術家們的作品各有特色,風格迥異,代表了不同時代的繪畫風格以及所處的時代背景。
夏加爾:藝術與生活的“平衡”
馬克·夏加爾(真名:Moyche Khatskelev Shagal;Chagalov)于1887年出生在維捷布斯克(現屬白俄羅斯)的一個普通猶太家庭。20世紀的許多藝術家和知識分子都來自這一地區,如哲學家伊曼紐爾·列維納斯(1906-1995)和藝術家Chaïm Soutine(1893-1943)。夏加爾是家裏九個孩子中的老大。因兒時深受猶太(哈西德派)傳説和俄羅斯民間傳説的影響,在他的作品中會經常看到如雜技演員、傘(象徵好運)、牛、基督教或小提琴手等形象。
由於他是猶太人,他無法在家鄉上中學,但他的母親設法讓他進入了一所講俄語的學校。可他的俄語學習不太順利,因為他不擅長這門語言。然而他在藝術課上表現出了非凡的創造力。1906年,在聖彼得堡的帝國藝術保護協會(Imperi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Fine Arts)學校的學習使他的俄語得到了質的進步。結束了學習後,按照當時的規定,猶太人是不允許留在聖彼得堡的,但他還是設法獲得了居留許可,繼續深造。夏加爾説,“藝術對我來説首先是一種精神狀態”。就像拉·封丹一樣,夏加爾經常被描述為一個夢想家和詩人。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有著相同的聯繫。無論是對生活的看法,還是對時代的理解,都變成了他們創作的靈感源泉。
夏加爾以他的油畫而聞名,但他的藝術呈現涉及雕塑、陶瓷、琉璃、雕刻等,他的創作形式是多樣的,他也在不斷打破自己的藝術邊界。他喜歡水彩,因為他覺得水彩呈現的事物會更加靈動。
夏加爾的藝術曾被諸多藝術家和知識分子所研討。畢加索曾説:“夏加爾畫畫的時候,你不知道他是睡著還是醒著。但在他的腦海裏,一定住著一個天使。”阿波利奈爾稱夏加爾的藝術是“超自然的”。哲學家加斯頓·巴切拉説,“夏加爾熱愛這個世界,因為他知道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尤其是因為他學會了如何呈現這個世界”。夏加爾的藝術是包容的。
1922年,夏加爾在柏林接觸到雕刻。在他的一生中,他創作了一千多幅版畫作品,為38本書配了版畫,將藝術與文學聯繫起來。在第二次的法國居住期間,著名的藝術商人安布洛瓦茲·沃拉德(Ambroise Vollard)委託他為果戈理、聖經和拉封丹的寓言畫版畫。夏加爾在法國的第二次逗留收穫頗豐,他説:“我的藝術需要巴黎,就像樹需要水一樣。”1922年,當他開始為《寓言》創作版畫時,他去了蔚藍海岸——這是他第一次去到巴黎以外的法國其他地區。此時的他,被法國南部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他被這裡的樹木、森林和鄉村風景所折服。當他與羅伯特·德勞內(Robert Delaunay)一起開車旅行時,他被這份美麗所打動。當他到達尼斯時,他開始創作水粉畫,靈感就來自於旅行中看到的風景。例如,在“狼變牧羊人”的版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奧弗涅地區的山地景觀。對這位藝術家來説,一種新的探索才剛剛開始。他前後花了3年時間(1928年至1931年)完成這些作品。但由於種種原因,它們直到1952年才被出版。沃拉德説,“在我看來,他(夏加爾)的美學與拉·封丹非常相似,既天真又微妙,既現實又天馬行空”。
夏加爾的創作十分有趣。他幾乎不懂法語,所以他的妻子將《寓言》先翻譯成俄語,然後,夏加爾通過自己的理解對版畫進行創作,讓《寓言》真正的實現“寓言”的價值。他還想通過這些創作來分享他對於自然的熱愛。顯然,這些版畫顯示了夏加爾對拉·封丹故事的敏銳觀察和尊重。
在觀察夏加爾的作品時,巴切拉寫道:“如果仔細觀察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就會開始自己創造故事。夏加爾知道如何挖掘《寓言》的精髓。當我們站在這些作品面前,這些文字就像走出來一樣,栩栩如生。夏加爾想通過藝術繪畫,讓更多的人用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出奇妙的世界。”
對夏加爾來説,他在創作《寓言》版畫的過程中,他看到的和他聽到的截然相反,它是用心去完成每一個創作的。在他的藝術創作中,這些擬人化的形象自然且靈動。同時,《寓言》也經常帶有他家鄉維捷布斯克的景色,這是他的鄉情。
其實,夏加爾在創作過程中也受到了其他地區寓言故事的啟發。他的諸多作品可以看到這些故事的影子。夏加爾的這些作品雜糅了諸多的繪畫甚至雕刻技藝,這些作品是整個世界的寶貴財富。
我們可以在世界各地看到夏加爾。在尼斯,有馬克·夏加爾國家博物館。梅斯大教堂和蘭斯大教堂的彩繪玻璃窗、紐約聯合國大樓、巴黎歌劇院的天花板,都來自於夏加爾的創作。夏加爾和拉·封單都是世界文化遺産的一部分。
“陌生人”的不期而遇
“畫家和詩人的相知往往是人們無法想像的,夏加爾用藝術展示了他對寓言的理解。或許拉·封丹也會感到驚訝,但我想了想,拉·封丹一定會承認自己很滿意這些天馬行空的創作。”(Art et Décoration,藝術與裝飾, 1930)
夏加爾和拉·封丹有很多共同之處,即便相隔三個世紀,即便他們的社會地位、個人經歷各不相同,他們的作品總能引起人們的關注與深思。他們的作品就想一面鏡子,也像一座橋梁,讓我們能夠正視自己。就像我們的畫廊名字 ICI-LABAS 一樣,在這裡,亦是在那裏,我們永遠都要從不同的角度觀望自己,觀望生活。
夏加爾和拉·封丹的人生都充滿戲劇性。他們在不同領域,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向人們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精神世界,這是極具創造力的。他們將我們帶入了不同的多元宇宙,有很多想説的話,卻欲言又止,留給人們自己想像。
欣賞夏加爾的這些作品,重新閱讀拉·封丹寓言,就像我們被傳送到一個充滿樂趣、充滿寓意、充滿想像力的童真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我們終將遇見更好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