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展覽資訊
“從螢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
“From Screen to Mind – A 50 Year History”
展覽時間:2020.5.20-2020.7.19
Date:2020.5.20-2020.719
策展人:喬納斯·斯坦普 &肖戈
Curator:Jonas Stampe & Xiao Ge
地點:山中天藝術中心
北京朝陽798藝術區(qū)南門萬紅裏甲31號
Venue:Wind H Art Center,
No.31a Wanhongli. South Gate 798 Art Zone. Chaoyang.Beijing
主辦方:山中天藝術中心
Host:Wind H Art Center
關於“從螢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
山中天藝術中心以“從螢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作為開館首展,這是國內(nèi)首個呈現(xiàn)螢幕藝術起源的展覽。從約瑟夫·博伊斯到勞倫斯·韋納,通過30位前衛(wèi)藝術家的作品對線上螢幕藝術進行溯源。在後疫情時代,人人與屏相伴。該展提醒我們以史為鑒,展望未來,同時為探索、理解和討論當代藝術如何線上上環(huán)境中發(fā)揮作用,提供了獨特的可能性。
參展藝術家:
喬凡尼.安塞爾莫(Giovanni Anselmo),義大利
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德國
阿裏傑羅·波堤(Alighiero Boetti),義大利
馬利努斯·博埃塞姆(Marinus Boezem),荷蘭
斯坦利·布朗(Stanley Brouwn),荷蘭
丹尼爾·布倫(Daniel Buren),法國
詹姆斯·李·貝耶斯(James Lee Byars),美國
皮耶·保羅·卡佐拉裏(Pier Paolo Calzolari),義大利
吉諾·德·多明尼西斯(Gino De Dominicis),義大利
沃爾特·德·瑪麗亞(Walter De Maria),美國
簡·戴比斯(Jan Dibbets),荷蘭
吉爾-凡-艾爾克(Ger van Elk),荷蘭
巴瑞·弗拉納根(Barry Flanagan),美國
漢密斯·富爾頓(Hamish Fulton),英國
吉爾伯特&喬治(Gilbert & George),英國
邁克爾·黑澤爾(Michael Heizer),德國
加裏·奎恩(Gary Kuehn),美國
理查德·朗(Richard Long),英國
馬利奧·梅爾茨(Mario Merz),義大利
丹尼斯-奧本海(Dennis Oppenheim),美國
克勞斯·林克(Klaus Rinke),德國
瑞內(nèi)·盧森貝克(Reiner Ruthenbeck),德國
烏爾裏希·呂克裏姆(Ulrich Rückriem),德國
格裏 ·舒馬(Gerrry Schum),德國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美國
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美國
基斯·新力耶(Keith Sonnier),美國
弗朗茨·艾哈德·瓦爾特(Franz Erhard Walther),德國
勞倫斯·韋納(Lawrence Weiner),美國
吉爾伯托·佐裏歐(Gilberto Zorio),義大利
簡·戴比斯 荷蘭生於1946 電視壁爐,1969 16毫米彩色膠片轉(zhuǎn)高清數(shù)位影像,聲音,26分 LIMA基金會
“從螢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
我們很高興以“從螢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展覽作為山中天藝術中心(Wind H Art Center)的開館首展。本次展覽著重展示了線上螢幕藝術的早期歷史。如今,線上展覽已然成為畫廊、美術館和藝博會所必需的展示方式,山中天藝術中心則試圖對其進行50年的溯源,在網(wǎng)際網(wǎng)路還未存在,也沒有其他線上視覺媒體出現(xiàn)的時代,它被簡稱為“電視藝術”。
本次展覽是中國首個呈現(xiàn)螢幕藝術起源的展覽。從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到勞倫斯·韋納(Lawrence Weiner),展覽中的30位參展藝術家均是當時最重要的前衛(wèi)藝術家,也是最早使用螢幕媒介進行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他們來自於不同的藝術運動,例如行為藝術、過程藝術、貧困藝術、觀念藝術、攝影和大地藝術。“從螢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探討了螢幕藝術的開端,併為探索、理解和討論當代藝術如何線上上環(huán)境中發(fā)揮作用提供了獨特的可能性。同時,它也可以指導我們從其歷史中學習,以提高對其風險以及許多變化的認識。
約瑟夫·博伊斯 德國生於1921 Filz TV 16毫米黑白影片轉(zhuǎn)高清數(shù)位影像,聲音, 4分46秒 LIMA基金會
儘管早在1952年,“電視藝術”曾作為一種概念被盧西奧·豐塔納(Lucio Fontana)和義大利空間主義者們在其《電視清單》中所提出,但它並未成為一種特定的藝術形式。
1969年,德國一位年輕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藝術家和電影製片人,格裏·舒馬(Gerry Schum),再次踏上了這條短暫而又充滿張力的道路,並創(chuàng)造了歷史——他和妻子厄休拉·韋弗(Ursula Wevers)構(gòu)思並創(chuàng)建了第一家電視畫廊格裏·舒馬(Fernsehgalerie Gerry Schum)。不同於任何畫廊,這家畫廊只存在於人們家裏的電視機中,並於1969年4月15日晚上10:15分播出了第一場展覽“大地藝術”(Land Art)。此後,畫廊的每場電視展覽只播出一次,這賦予了其極為短暫的特質(zhì):人們要麼看到了,要麼就錯過了。就是這樣,沒有重播。格裏·舒馬試圖通過尋找一種方式將電視這一大眾傳播媒介作為一種藝術媒介來使用,從而使藝術更容易為廣大觀眾所接受。這個想法也對當代藝術中的商業(yè)主義提出了批評,並與新興藝術運動的意識形態(tài)相一致,都頌揚了藝術的非物質(zhì)特徵。
吉爾·凡·艾爾克 荷蘭,1941-2014 無題,1970 攝影格裏·舒馬 16毫米黑白影片轉(zhuǎn)高清數(shù)位影像,聲音, 3分12秒 LIMA基金會
這是一種專門為電視而創(chuàng)作的藝術觀念,而不是僅僅用螢幕來製作和展示藝術家的紀錄片,我們應該將其放置於1960年代後期歐洲和美國的社會政治背景下。受馬克思主義中將藝術和文化帶給所有公民,並使文化民主化的思想影響,這一時期見證了一種向大眾提供藝術的強烈衝動。但是它也受到那個時期新興和開創(chuàng)性的藝術運動的強烈影響:行為藝術、過程藝術、貧困藝術、觀念藝術、攝影、大地藝術和一些影像藝術作品......藝術家們渴望通過這些藝術形式來超越雕塑和繪畫等傳統(tǒng)藝術學科所施加的邊界。
電視畫廊格裏·舒馬(Fernsehgalerie Gerry Schum)及其對線上螢幕藝術的延展,雖然試圖在藝術作品和媒介之間尋求統(tǒng)一,但也同時將其再次定義為一種針對大眾的藝術形式。在那場充滿活力、産生巨大影響、但壽命短暫的實驗中,格裏·舒馬邀請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前衛(wèi)藝術家們創(chuàng)作了許多基於線上廣播電視的作品。它促使那些之前可能並沒有考慮螢幕的藝術家們開始通過電影和影像進行創(chuàng)作實踐。當然,如果我們同意格裏·舒馬的電視畫廊對於影像藝術的興起及其早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那麼這也同樣提出了一些問題。我們希望“從螢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可以對於其中的部分問題進行解答。
勞倫斯·韋納 美國,1942 擱淺,1970 16毫米黑白影片轉(zhuǎn)高清數(shù)位影像,聲音, 51秒 LIMA基金會
“問題”同樣也是詹姆斯·李·貝耶斯(James Lee Byars)的傳奇性觀念作品《世界問題的中心》的主題,這件作品于本次展覽中首次在中國展出。在格裏·舒馬第一場展覽“大地藝術”播出的七個月後,由傑夫·科納利斯(Jef Cornelis)指導,《世界問題的中心》于1969年11月28日在比利時國家電視臺播出。這是當代藝術史上首次將現(xiàn)場直播作為媒介進行創(chuàng)作並與觀眾互動的藝術作品。貝耶斯的作品獨一無二的,它可能再也不會在中國展出了,所以這也是人們?yōu)楹涡枰獊碛^看本次展覽的重要原因之一。貝耶斯試圖從當時最聰明的100個人那裏收集世界上最重要的100個問題。在《世界問題的中心》中,貝耶斯或是與他的嘉賓(主要是藝術家、策展人、公共知識分子、科學家、政客)對談,或是現(xiàn)場展示(如馬塞爾·布羅德薩斯),或是通過電話聯(lián)繫(如約瑟夫·博伊斯,約翰·凱奇,沃爾特·霍普斯,馬歇爾·麥克盧漢,塞德里克·普萊斯)——這些對談通常是“問題引向問題”式的提問,而不是常見的“問與答”式的交流。
為了紀念和慶祝這些非常早期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基於螢幕的藝術作品的51週年生日,“從螢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希望強調(diào)這些作品在當代藝術中的當下地位,或是其被忽視之處。儘管在當下,每個人的口袋裏都裝有一塊可以用來拍照錄影的小螢幕,但依然缺少基於螢幕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原因何在?尤其是在當下這個每個人都有能力創(chuàng)造和推送自己或他人作品的時代,我們希望“從螢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將引發(fā)更多的問題並給出新的答案。
吉諾·德·多明尼西斯 義大利,1947-1998 試圖飛走,1970 攝影格裏·舒馬 16毫米黑白影片轉(zhuǎn)高清數(shù)位影像,聲音, 1分56秒 LIMA基金會
山中天藝術中心
山中天藝術中心
山中天藝術中心
關於 山中天藝術中心
山中天藝術中心位於北京藝術地標798藝術區(qū)南門,創(chuàng)建於2019年11月,由著名建築師董豫贛設計。中心建築面積900平米,展廳面積500平米。其使命是通過舉辦國內(nèi)外知名和新銳當代藝術傢具有學術性、啟發(fā)性的展覽,向公眾普及和推廣當代藝術。山中天致力於打造藝術交流的國際平臺,旨在培養(yǎng)優(yōu)質(zhì)的藝術共同體,聚集新思想、深化共情力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