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開幕時間:2019.6.27 16:00
展覽時間:2019.6.27-8.24
展覽地點:泰康空間
藝術總監:唐昕
藝術家:葛宇路、何遲、胡向前、李山+趙天汲(社會敏感性研發部)、李翔偉、劉演、歐飛鴻、石青、西三歌隊(蔡所、劉浩)、鄭國谷
替代空間檔案:A307、Action Space、Arc Space、回聲書店+蛋生空間、ding-ding-fing!合作社、分泌場、華茂一樓、灰空間、iGallery、Park19、我們説要有空間於是就有了空間、揚子江論壇
“我們已經到了這樣一個節點,首先看到的不是藝術而是空間。進入腦海中的是一個白色的、理想化的空間,而不是任何一張獨特的圖像。”
——布萊恩·奧多爾蒂,《在白立方之內——美術館空間的意識形態》
“如果未曾生産一個合適的空間,那麼‘改變生活方式’、‘改變社會’等都是空話。”
——昂利·列斐伏爾,《空間:社會産物和使用價值》
1981年5月,紐約新美術館,一場名為“回顧替代性:1969-1975歷史綜覽”的展覽開幕,以文獻、錄影、實物以及再度創作的裝置和表演等形式,再現了曾一度活躍于紐約藝術現場的七家替代性空間的工作、理念及它們對藝術世界的持久影響。這場展覽本身也在日後成為新美術館的歷史中最為重要的事件之一,為機構的自反性實踐提供了一個可以反覆回看的參照點和對比語境。在當年的展覽前言中,策展人Jacki Apple如此來表述“回顧替代性”的任務:它不只是關於替代空間及其歷史的討論,更在於闡發和傳播“一種在現實世界更廣泛的語境中仍具有意義和發揮作用的,替代性的聲音與想像”。而這正是“替代性”仍在,且正在被不斷重提的動因之一。今天,我們又該如何接過Apple提出和傳遞下來的問題,在更具關聯性的語境之中延續替代性的實踐,信念和希望呢?
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在幾十年後的北京,當我們策劃這場名為“替代空間的替代生命”的展覽之時,“替代性”在這裡不僅僅是一個需要考察的歷史概念,更是一個不斷延伸和打開的,指向未來的現場。如果需要為替代性的實踐尋找一個歷史,最困難的地方或許在於,沒有一個音調、一種線條、一套語匯能窮盡它的變化,代理它的全部。我們在可見性的領域妄圖捕撈和加以固定的,不過是一些切面,具體而微的暫態,充滿誤導性的吉光片羽。替代性實踐是無法被窮盡的複數,它們彼此無法被替代。而我們的展覽也只能是一種嘗試以視覺知識來敘事的努力,基於個案和最具體的實踐,來暗示它們背後的巨大輪廓。
當然,在文化政治的角力場上,作為參與者的“替代性空間”有它自己的譜係。比如上文提到的“回顧替代性”展覽所追溯的正是它的盛期,也是這一指稱被確立的時刻。事實上,早在1969與1970之交,MoMA舉辦了一場名為“空間”的群展,在機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藝術館的空間應該按照藝術家們的訴求來計劃和建造,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傳統意義上藝術館的角色的挑戰”,從此,以MoMA為代表的公共美術館不再是僅僅保存藝術品的房子,而將為藝術家們的理念轉化為現實所服務和努力。MoMA的這一姿態是在1969年初成立的藝術工人聯盟(AWC)的不斷抗議和施壓下給出的部分回應,後者要求美術館等機構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向藝術家特別是缺少資源的年輕藝術家和公眾敞開,將其決策過程向社會開放,擺脫大企業和私人財閥的控制等等。雖然這些問題至今仍籠罩著幾乎所有的公共藝術機構,但正是藝術家們對抗主流和既存權力秩序的努力最終促成了機構的反思和轉向。確實,在這個時期,替代性空間的存在為一大批被拒絕在展覽機制之外的、富於先鋒性和抗爭意識的藝術家提供了物理上和精神上的家園。到了1980、1990年代,替代性空間在美國由於各種客觀因素趨於衰落,但它的影響在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如香港、臺灣、印尼等逐漸凸顯出來,逐漸壯大和普及。
在中國大陸,由於不一樣的語境和當代藝術發展脈絡,導致嚴格意義上的替代空間直到晚近才大量出現,但替代性的精神甚至可以追溯到星星美展,以及外交公寓、東村和圓明園等地發生的空間性的實踐。到2010年前後,國內藝術界對替代空間(這一概唸有時也體現為獨立藝術空間/非營利藝術機構等基本精神類似的變體)的關注以美術館發起的研討會、論壇、藝術刊物的報道、學院、機構或獨立個體的研究等方式集中爆發。以對話性的項目為例,就有上海外灘美術館2010年舉辦的“對話:大陸及港臺的替代性空間的發展及其社會意義”、2011年的“小運動”群論中“為什麼替代/另類/獨立空間?”,2012年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獨立機構及個人對當代藝術發展的作用”,以及2015年先是在廣東何香凝美術館、後巡至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和北京尤倫斯藝術中心舉辦的“獨立藝術空間的生存方式”國際論壇,等。泰康空間于2013年,成立10週年之際,也以一場回顧自身工作的展覽,一系列關於國內各個非營利藝術機構負責人的訪談,及隨後結集出版的對話實錄《中國非營利藝術機構》,對替代性空間和替代性問題給出了自己的回應。
而在該書出版六年後,我們借“替代空間的替代生命”,繼續深化和打開著關於機構、生態、以及不同主體、不同形式的替代性實踐的思考。對“替代空間”的概念加以嚴格界定,並以此進行個案的分類、篩選,並不是我們關注的問題。相反“替代空間的替代生命”給出了一個相當有彈性的尺度,它向一切在主流話語的霸權和既存的權力體制之外進行不竭的努力、創造和抗爭的實踐及其主體敞開大門。也是基於這種考慮,展覽分為一場“文獻展”和一場以作品和項目為主體的群展,同時在泰康空間一樓的兩個展廳內舉行。泰康空間的“51平方”展廳將被用來呈現12個曾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已暫停、關閉或處於休止狀態的替代空間的個案,另一展廳則將引入藝術家和小組的場地特定裝置,現場創作,以及同機構批判、空間實踐、替代精神相關的作品和項目。區別於通常以單位或機構作為主體的展覽,“替代空間的替代生命”所呈現的12家替代空間,現在已經沒有了實體的存在,可以説它們現在已成為幽靈,但幽靈往往攜帶著令活人為之震動的力量(曾經有一個幽靈在歐洲的上空漂浮)。我們想通過這“另類”的選擇來表明,對替代空間來説,真正的生命同它的實體存續並無關係。如果人的生命不以長度來衡量其價值,空間的生命也是一樣。特別是替代空間,往往要直面各種艱難、困乏、考驗乃至打壓,致使它們的存續期間要比美術館和商業畫廊等機構要短上很多。加之替代性實踐的獨立、靈活,自我組織,民主協商的性質,堅持在創造中抗爭的不妥協的精神,都讓替代空間的生命歷程呈現出自然的起起伏伏。然而,在它們身後所留下的東西是極為豐富和動人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要感謝這些勇敢的先行者。它們為我們提供了激勵、借鑒、經驗,和充滿創造性、反抗性和例外體驗的大量藝術/社會實踐。替代性的生命是永遠的進行時,它不會完結。替代性的實踐沒有終點,除了一個個意味著重新開始的逗號,像潛泳者偶爾需要露頭換氣。而替代性的精神,為這個世界繼續供給著希望的氧氣。
藝術家
葛宇路,1990年生於湖北武漢,2013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201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現生活和工作于環京地區。
何遲,1978年生於甘肅,2002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2012年發起創辦我們説要有空間於是就有了空間,2014年創辦iGallery。現生活和工作于北京。
胡向前,1983年出生於廣東雷州,2007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係第五工作室,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北京。
李山(Alessandro Rolandi),1971年出生於義大利帕維亞,2003年起生活和工作于北京。
趙天汲,1985年出生,2011年獲得荷蘭烏特勒支藝術學院碩士學位,2015年加入李山共同運作位於伯納德公司在北京工廠的“社會敏感性研究所”項目。
李翔偉,1995年出生於山東,本科就讀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係第五工作室,現生活和工作于南亭村。
劉演,生於1999,現居上海,身體健康。
歐飛鴻,1978年生於廣東茂名,2003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國畫係,現生活和工作于廣州。
石青,1969年出生,“激烈空間”和“重慶工作研究所”創辦人之一,現生活和工作于上海。
西三歌隊,創立於2017年9月,由西三電影製片廠延展而來,主唱吉他蔡所,鼓手劉浩。他們將麥克風遞向當事人,連結相關事案的實踐者,注重一種參與式的表達。這是一支為真實的聲音助唱的歌隊。
蔡所,1979年出生,2004年畢業于廣州美院油畫係,藝術家,西三電影製片廠發起人之一,2017年與劉浩組建西三歌隊,現生活和工作于廣州。
劉浩,1974年生於湛江遂溪縣,1998年畢業于廣州美院油畫係,藝術家,2017加入西三歌隊,現生活和工作于廣州。
鄭國谷,1970年出生於廣東省陽江市,1992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版畫係,現生活和工作于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