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2014年11月2日——2014年11月14日
開幕時間:2014年11月2日 15:00
展覽地點: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
策展機構:北京大韻堂藝術機構
【展覽前言】
油畫發源於15世紀尼德蘭,油畫藝術的傳承從私人作坊到學院制度,經過一二百年在義大利逐漸形成並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國美術學院中的油畫教學方法,是隨著負笈海外學習油畫學子們回國後引進來的,主要受法國、比利時等西歐國家和俄羅斯美術學院的影響。俄羅斯美術學院的教育方法也來自義大利、法國等西歐國家的傳統,是歐洲體系的一部分,當然也有它積累的本土經驗而形成的民族特色。在我國美術學院,從上個世紀30年代就開始有油畫專業訓練,由留洋回國的中國老師和外請的法國、俄羅斯藝術家執教鞭。但形成較為正規的油畫教學制度則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其時,從蘇聯邀請來華的俄羅斯畫家康斯坦丁?馬克西莫夫教授和由他主持的油畫訓練班以及從陸續從蘇聯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學成歸國的我國留學生為此做出了貢獻。
歐洲油畫教學體系的中心內容包括三個方面:造型基礎訓練、創作技巧的培養和人文知識與藝術修養的培育。造型基礎主要是指素描寫生和色彩運用技能;創作課程是培養學生把自己準備的素材組合成統一畫面的技巧。至於人文知識和藝術修養的教育,各國在藝術史和藝術原理的教學方面是共同的,而在如何培養學生對待藝術與生活關係的問題上,各有不同的方法。西歐的方法是給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蘇聯時期的俄羅斯美術學院一般每學年給學生一定時間到生活中去寫生和蒐集素材。我們從50年代起借鑒俄國經驗,並加上勞動和體驗生活的內容。這三項基本內容和方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敏感於客觀自然和自我感受的能力,不斷提高功力和修養,增強藝術想像力和創造性。它們仍然是我們各個學院現在堅持的,當然各個院校根據各自的情況補充了一些適應時代變化的內容和方法。這也是我們所期許的,因為學院體系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必須要與時俱進,必須注入新的活力。這既是我們一代人應該擔負的重任,更寄希望於青年人。我們希望一代新人不要沿襲學院老傳統不變,而要在維護傳統人文精神基礎上有所拓展和創新。
舉辦”追求卓越—來自學院藝術家作品展”的目的,是通過展示各個學院老師和研究生作品進行學術交流,從中發現值得討論和硏究的問題;同時關注青年學子們的作品與老師輩藝術家們的同與異,以便進一步探討我國學院油畫教學的前景;當然,這種導師和研究生作品在一起展示的方式,也是對青年學子們一種很好的鼓勵。
我們高興地看到,我國美術學院的油畫教學體制正在不斷完善,不斷穩步地向前邁進。這種穩步前進的另一重要標誌是堅持用腦、手、眼相配合進行藝術創造。因為我們深信,這是遵循藝術規律的創作方法,符合人性和人們精神需求。只有這種創作方法,才能達到藝術的卓越與完善。所以,它有永恒的價值,決不會因為觀念藝術的興起和科技資訊革命而喪失其意義。
邵大箴
2014年10月20日于中央美術學院
新聞發佈會
時間:2014年10月26日15:00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巡展時間:2014年11月——2015年12月
巡展城市:北京、上海、瀋陽、廣州、鄭州、成都、重慶、杭州、南京、西安、石家莊
主辦單位:文化部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藝術家委員會
學術支援單位:中央美術學院
學術主持:邵大箴
學術指導:范迪安、許江、羅中立、韋爾申、鄧國源、劉偉冬
承辦單位:北京華房德晟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展覽策劃:北京大韻堂藝術機構
學術委員會:
主 任:邵大箴
副主任:王鏞、殷雙喜
委 員(排名不分先後):張曉淩、鄭工、龐茂琨、賀丹、謝東明、馬路、胡建成、余丁、尚輝、張敢、蔡萬霖
展覽組委會(排名不分先後):王曉琳、楊參軍、何軍、范勃、翁凱旋、鄭藝、沈行工、段正渠、閆平、俞曉夫、宮立龍
展覽秘書處:葛玉君(秘書長)、許雁勤、周家麗、劉小葉、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