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展覽時間:2014年7月12日——7月31日
展覽地點:北京時代美術館35-37層展廳
開幕式時間:2014年7月12日14:00
主辦:北京時代美術館
學術主持:張子康
總策劃統籌:王藝、劉燕
策展人:劉禮賓、魯明軍、胡斌
三組跨界對話嘉賓:
1.西川、舒可文、劉禮賓
2.汪暉、羅崗、魯明軍
3.張檸、汪民安、胡斌
合作機構:斯科納畫廊(捷克)、凱尚畫廊(美國)、楊畫廊(中國)
旋構塔:螺旋上升,交織重疊,放大和集合各種力量,穩固的上升。
旋構塔?2014中國青年藝術家推介展,以“3×3×3”的框架,全力搭建一個聯盟——以三個策展人(分別代表北方,東南,西南三個全國藝術核心區域),三個藝術機構,三組跨界學者為支撐——由精入深,選取45名潛力青年藝術家,200余件作品,納入全年滾動展覽。
三個策展人形成三個展覽單元:勿動!誤動——一次有限的自我挑釁;歧義!歧路——N種敘事的形態;從戾場到立場——青年人的主體構建。
三家藝術機構全年任意抽取話題,重新組合作品,呈現學術展覽。展覽希望以多樣的學術點為切入口,為當代青年藝術現象提供不同的深入分析方法。
同時,三位策展人分別與兩位跨界學者産生有關當代藝術的立體對話,推進藝術和社會其他層面的互動,嘗試通過對話發現不同的當代藝術觀察渠道,並引發對當代青年問題的討論。
“時代青年藝術計劃”項目希望能以旋構塔的形式,在展覽呈現及延伸的過程中,不斷匯集各方力量,共同支援當代青年藝術家,梳理這個不平凡時代的藝術線索,也提供一個對當代藝術進行立體分析的模式。該項目將以無限的姿態迴圈下去,不斷見證和重提每一年的青年藝術家,發掘扶持未來的青年藝術家,以三三為起始,放眼無窮。
北京時代美術館通過“時代青年藝術計劃”整個項目的實施,同時推出“青年藝術家扶持計劃”,在每年參展的藝術家中甄選優秀藝術家予以創作經費的支援。並與各家合作機構聯袂創造推動持續發展的青年藝術家成長的有利環境,助力當代藝術的生態發展。
展覽單元
勿動!誤動——一次有限的自我挑釁策展人|魯明軍
參展藝術家:丁力、耿旖旎、郭典、Josef Achrer、劉偉偉、陸平原、馬文婷、錢麗麗、錢佳華、陶輝、王俊藝、王茂、王曉曲、楊揚、余果
藝術從來都是在諸種體制性的條件及其束縛中得以生長的。無論政治文化,社會經濟,還是藝術體制本身,即其學術與資本運作系統,包括美術館、雙年展、畫廊、博覽會,以及藝術家所接受的知識教育、日常經驗對他們的話語形塑等,都意味著藝術無法純粹游離于體制之外,更無法自甘邊緣而無關體制。尤其在今天,這種體制性的約束變得更為突出。一個年輕的藝術家從一齣道甚至還沒出道,就已經被體制化了。反之,體制自身的頑固和封閉也決定了普遍同質的語言特徵和言語方式。與此同時,甚囂塵上的體制批判似乎也已淪為一種姿態和表演,或者説是一種更為隱秘的體制化方式。
於是,所有的異質性實踐便形成了與這種體制之間持續的、內在的自我緊張。而此時所謂的誤動,實際就是對自身已經或正在被體制化的言語系統和認知結構的一種不安、懷疑及試錯的努力。當然,這一有限的自我挑釁也許本身就是一種體制化的實踐。可是,一旦失卻了這樣一種質疑、緊張的自覺和嘗試,則無異於一種徹底的妥協、放棄和“腐敗”。跨界對話話題:歷史、革命與當代青年的思想構成主講:汪暉、羅崗主持:魯明軍
歧義!歧路——N種敘事的形態策展人|胡斌
參展藝術家:蔡遠河、鄧悅君、杜忠健、何子健、黃春風、李漢周、劉茜懿、莫希亮、牛文博、韋璐、仰民、袁澤強、佔研、張婧、鄭梓程
敘事性、文學性這些一度被現代主義者摒棄的元素重新回到我們的藝術創作當中,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其所呈現出的非線性的、多元的新敘述特徵也為人所共知。但是,它在當代藝術尤其是當代中國青年藝術家創作中的體現並未被充分地揭示出來。除了時空錯接、碎片化的奇異拼合這種較為常見的類型,對“低文學”的俚語方言的化用,對日常景觀的無節制想像,對個體感官和生存體驗的別樣書寫等等,也一起構成越來越錯綜複雜的敘事性青年藝術的形態。
在這些敘事性的藝術形態中,最突出的特徵就是所謂正統的意義和敘事脈絡被顛覆,它們所設置的是充滿內在矛盾和歧義的場域,主線不顯,而歧路重重。其實這種種的敘事冒險或者與內部的自我拆解、相互牴牾的語言和思想碰撞有關,或者與暗流涌動的日常社會的現實性如影相隨,它所肢解的是那些帶有偽裝色的固化的表述模式。其實際上是改變視角、改變態度對既有現象的捕捉或追問,卻又並非再現性的,它試圖激活那些已經或正在被時間塵埃覆蓋的東西。跨界對話話題:青年敘事與現實對談時間:2014年7月12日15:00 對談地點:北京時代美術館37層展廳主講:張檸、汪民安主持:胡斌
從戾場到立場——青年人的主體構建策展人|劉禮賓
參展藝術家:黃鑠、黃洋、李博、李濤、李洋、李藝嘉、蓼蕭、羅葦、Marek Číhal、秦蓁、陶都罕、譚天、汪化、閻洪子明、朱利頁
在潮流的激蕩中,在現今的政治、經濟、文化語境的籠罩下,很少有青年人能成為時代的“沖浪者”。技術難以對付情景的時候,做一兩聲尖叫,或許能引來更多的關注,這也就是“戾場”的由來。縱觀這十幾年的中國當代藝術,多少青年藝術家採用這樣的方式,並策略性地充當“事件藝術家”?當短暫的浪花平息之時,發現自己只是一個尷尬的裸奔哥?
不“立”何來“場”?中國當代藝術的轉型期是否已經到來?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可能都只感覺到一個朦朧的意象。但基於對自我主體的塑造與深入挖掘、對社會問題更細緻關注的心態已經出現,這不能不讓人驚喜。
“從戾場到立場”與其説是一個判斷,不如説是一份期盼。拋出這個問題本身可能會引來更多的警覺,這份警覺不僅對藝術創作有益,對批評行為、策展活動、當代藝術史的書寫可能都有所價值?跨界對話話題:從戾場到立場——青年人的主體構建主講:西川、舒可文主持:劉禮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