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11.11 - 2011.1.24
開幕:2010.11.11 下午5點
地點:站臺中國B空間
策展人:畢月
藝術家:高銘研、賈藹力、金閃、金石、何穎雅、胡向前、胡曉媛、李景湖、李鼐含、李明、李牧、梁碩、仇曉飛、孫遜、王衛(wèi)、顏峻、楊心廣、張恩利、趙要、周軼倫
1. 如何獨處| 2010.11.11--11.30
2. 陌生人| 2010.12.9--12.27
3.第三方| 2011.1.7--1.14
承辦機構(gòu):站臺中國暨BAO工作室
第三方
“換位説,在如此境況下,藝術自身又將如何表現(xiàn)?它所展現(xiàn)的又會是什麼?又憑什麼讓人駐足觀看呢?僅僅是使觀者眼見為實?還是説令觀者亦被人所見?或者,是藝術對藝術本身所做的展示?“
雅克·德里達—“繪畫的真相“
此次,在站臺中國項目空間的展覽,名為“第三方”:它是將三個既獨立又具有連貫性的作品以循序的方式展現(xiàn)在觀者面前。展覽的每一部分將大致展出二十天,這個好似“三位一體”的展覽希望表現(xiàn)的是每個階段之間在概念上和主題上的一種關聯(lián)性,一種內(nèi)在的連環(huán)反應,而每一部分的架構(gòu)都是由先前作品中所包含的關鍵性內(nèi)容決定的。
“第三方”所探尋的是如何塑造敘事和美學物體間的關係問題,並在特定的中國語境中質(zhì)詢“平凡的人或事” (the ordinary)所蘊含的一切內(nèi)容。之所以它能夠這樣做,是因為在作品展示過程中它調(diào)動了包羅萬象的參照標準以及將當下涉獵到的美學或歷史的評論作為依據(jù),通過三次對環(huán)境問題所作出的不同解析,分別抓住“忠於自我的表述” (self-historicizing)、“見證/歸檔” (witnessing/archiving),以及“協(xié)作互動” (collaboration) 幾方面作為議題。
在這裡,可以清醒地看到“平凡”在審美或藝術行為、空間或社會習俗的地域性特徵中所構(gòu)建出的一種重要關係,尤其是當這幾者在一個動態(tài)卻又難以言説的狀態(tài)下産生交集時,且又摻雜了先前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體驗所産生的、起著媒介作用的因素,則在“一種異常混亂的理智和感情、理念和肉體印象的狀況下”(本·海默爾《平凡的生活》Ben Highmore, “Ordinary Lives”)仍舊徘徊在藝術和生活之間。“第三方”著重于敘述的結(jié)構(gòu),整個講訴是在對我們週遭世界進行觀察、反饋的過程中徐徐展開的,同時,也在進行著再創(chuàng)作,任其自然地沿著主體化方向行進,並堅持恪守承諾地參與到“一個搖擺不定(且分解消融)的世界,一個啟髮式的、準專業(yè)化的格式塔式(即側(cè)重於研究經(jīng)驗現(xiàn)象中形式與關係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的生活當中。”(本·海默爾)
因此,“第三方”將關注點放在了映像問題上,是對存在和非存在模式的描摹,以及從意識形態(tài)上對主題所進行的建構(gòu)。
對如此展覽理念的回應,即是將其作為一種“現(xiàn)場報告”來對待:一個逃離了結(jié)構(gòu)上已擬定的客觀化的分析;一個特殊的建築安裝形式被設計用來適應展示中的連續(xù)反覆運作,而如此的變更將會隨著每一次的作品發(fā)展進行再次創(chuàng)立。被稱為“蜂巢”的作品,這個柔性的存儲系統(tǒng)是由李鼐含設計的,由幾組六邊形的紙箱構(gòu)成,並可以根據(jù)作品的意圖來進行再次運用或做某種改造,“蜂巢”創(chuàng)造出的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資訊系統(tǒng),它允許臨時性地將兩個事物佈置在一起,並賦予其“情緒化的均衡性”狀態(tài)。
這個項目會繼續(xù)在發(fā)起人暨策展人畢月的帶領下進行一系列的實踐和理論上的研究,他們會以“空間”為質(zhì)詢之心來評估此項目在藝術創(chuàng)造過程中所産生的含義,並從歷史和理論上再現(xiàn)其對特定的當代文化的追求。
題為“心煩意亂之念”(States of Distraction)的項目系列,特別關注到空間性和當代亞洲藝術實踐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的問題。它以2009年11月的聯(lián)展為開始,這個名為“Emporium: 一個新型空間”的展覽在米蘭的達·芬奇科學技術博物館展出,它集中了中國、南韓、日本的27個藝術家的作品—講述集體或個體的藝術空間。
第一幕:如何獨處
2010年11月11-30日
藝術家:高銘研、賈藹力、金閃、金石、何穎雅、胡向前、胡曉媛、李景湖、李鼐含、李明、李牧、梁碩、仇曉飛、孫遜、王衛(wèi)、顏峻、楊心廣、張恩利、趙要、周軼倫。
“或許,在日常生活和藝術之間,最強大的假定分離模式之一就是存在於不可見的社會閱讀空間和寫作空間當中,就是存在於那些司空見慣的事物之外的或已然超越了它的,即由世俗和現(xiàn)實存在所定義的空間。”(蘇珊·史都華《憧憬》Susan Stewart, “On Longing”)
沒有精確的起始點,這次的旅程只是通過那些有著各種形式的、平凡的作品,並憑藉隨心所欲、毫無框架的行動來重構(gòu)或離析表面上看起來是在永恒‘行進中’的現(xiàn)實世界。
和喬納森·弗蘭澤(Jonathan Frenzen)的同名小説不同的是,展覽“如何獨處”不是虛構(gòu)的。而其中“章節(jié)”的建立是構(gòu)成當今生活中最具個性化的“地方性細節(jié)”的組成部分,是對驚人的供過於求的影像、起著支配作用的意識形態(tài)和公共存在的政策策略所做的暫定的應對或補充措施。而當社會領域的發(fā)展造成人口過剩,以及多樣化的價值觀的産生,因瞬息即逝的文化和網(wǎng)路而導致的日益割裂的斷層,更為錯綜複雜和不足的有形資産等都成為讓人可以主動參與的空間,而在常人看來更微妙、更直接和更親近的生存策略亦包含其中。
貫穿整個展覽的敘事,所希望的就是在沒有任何例外的境況下,可以突出當?shù)厮囆g家對知識分子的廉正要求所作出的順從反應,以及一再調(diào)整自己對外部世界的定位,再運用唯我論的形式來直接反映他們的文化範疇。在第一個展覽中,正如我們所見,它的第二和第三迭代也在同樣的做著重復的事情,並斷言它們自身是完全處於一個簡單的反應式上:在自我和他人的關係中,最要緊的是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即便是孤立的世界也在同時關注著“我”和“我們”,他們將對當代歷史起著增補作用的視覺以及材料進行儲存並提供到起著公共話語導向的主導敘事中。而根本上,正如弗蘭澤所言:“想在一個喧鬧而繁雜的大眾文化中保持個性和複雜性的問題,就是如何獨處的問題。”
這裡所展示的作品,即便主題為“如何獨處”,也和藝術家所提供的文本和資料存在著差異。他們更感興趣的是橫亙在自我和歷史之間的那條有著抒情意味的連字符,亦包括自我以及工作之間的關係。
藝術家王衛(wèi),張恩利,何穎雅的作品在這個展覽中都有所體現(xiàn),而由李鼐含設計的“蜂巢”作為一個特殊的建築裝置,隨同三個連續(xù)不斷的展示,將會在整個展覽進程中進行重新改編和再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