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記——馬德升個人作品展
開幕時間:2010.01.16
展覽時間:2010.01.16至2010.01.31
藝術家:馬德升
主辦機構:包氏畫廊
展覽地點:香港灣仔港灣道二號4至5樓
作為數代移居法國的中國藝術家中的「後輩」,馬德升的經歷最富傳奇,他的抽象藝術運用了西方表現力極強的油畫形式, 展現了中國的藝術傳統和東方的藝術心性,在抽象派藝術中獨樹一幟。與徐悲鴻、林風眠、常玉、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等前輩大師相同,馬德升在巴黎重新發現了中國,開闢了一條中西藝術融合、獨具特色的新美學大道。
1979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馬德升與艾未未、王克平、黃銳、李爽等二十三位青年組成了「星星畫會」,同年在北京舉辦了現代藝術展覽,亦是文革後北京首個前衛美展,率先以個人化、表現主義手法創作,他們的作品暴露了社會的黑暗面,鼓吹藝術自由,反思當時中國社會的實用主義文藝觀,展覽舉行了兩天后被官方要求關閉,但展品最終獲審查通過,得以正式展出,短短十日內吸引了四萬名市民參觀,轟動一時。
「星星畫會」及「星星美展」引起了民眾對西方藝術的關注,開展了中國現代派藝術的進程,被藝術史評論家稱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最前沿。作為領巾人物,馬德升在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歷史中的先鋒地位已被文獻記載及肯定。
馬德升最早期的百多幅木刻版畫便是在這期間創作,黑白對比強烈,顯示了西方寫實主義、表現主義的風格,其中兩件作品已被法國博物館收藏。1982年,馬德升開始創作水墨畫,以抽象風景和女體為題材,一年後,作品首次在瑞士洛桑的畫廊展出,自此經常參與日本、歐洲、美國的美術館和畫廊展覽。1986年,馬德升移居巴黎,亦成為首位中國水墨畫家獲法國文化部贊助在法國舉行展覽。
但世事豈如人意,在1992年,自小已患上小兒麻痹癥,要用拐杖輔助走路的馬德升在美國的一次致命車禍中,失去了妻子及雙腿,心靈及肉體受著沉重痛創,他在死亡邊緣徘徊了好一段日子。正當世界以為他已經「走」了的時候,他卻在默默掙扎,對抗命運,以驚人的意志力克服身心痛楚,恢復自己的活動能力;並且特別訂造了一個可作360度轉動的畫架,在看護及儀器的協助下在輪椅上擺動上身作畫,每天早十午四,其他時間則寫詩。他追求藝術的決心,比任何人都來得熾烈。
2002年,馬德升「重生」了,他探索丙烯,發表了看似與前作風馬牛不相及,卻隱見水墨精髓的新作。他以不規則的鵝卵石塊組迭成人形,造型獨特,石頭有木刻畫那種破碎刀法的厚重線條,其上是水墨的筆觸,「騷人墨客隨性之作」,馬德升深受八大山人的熏陶,卻超越了傳統筆墨技巧,水墨意境在西方丙烯露滴質感前躍然于畫布上,石頭佈滿雪片紋理,仿佛剝落自中國山嶽。
這些巨石丙烯畫似有意無意間道出畫家心中所想,「天本空虛,平靜無事」,石頭面對風雨侵蝕,本質從不改變,代表著永恒的守候、永恒的堅忍、永恒的信念。馬德升的石頭,亦令人聯想到原稱《石頭記》的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書中敘述女媧煉石補天時,剩一石未用,而此石經修煉後已略有靈性,機緣巧合下得以下凡轉世為書中主角賈寶玉,經歷人世間的一切貪、嗔、癡,最後悟出了道理。
道家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一塊補天頑石經過馬德升的思想融合,實現了將抽象元素轉化于畫布上,「無為而無不為」之道正展示畫家的持久修行。這些石頭是具象,是抽象;是石,又是人,以簡約自然入形,如雕塑般聳立,「人物」千變萬化的情緒也仿佛活現在墻上;或動或靜,或喜或怨,或跳或舞,或愛慕或希冀,如夢一樣的開拓者在瞻首未來,天地的守護者在笑看人生;馬德升用巨石擬人,是重新把人和自然、人和根源、人和永恒結連在一起,詮釋了人的最高智慧是在變化莫測的宇宙裏取得和諧共存。由石頭迭成的世界裏,馬德升自由自在地探索人生,參透生命裏所潛藏的萬物玄機。
徐悲鴻、常玉、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把古典精神裏的精髓展現人間,馬德升將楚漢文化裏的浪漫主義昇華,畫石頭,細味中國哲理,感悟人生,石在塵外,人在塵內,《周易》之「道」則于其間漫遊而行,數十年的滄海桑田,悲歡離合,畫家都透過丙烯的揮灑流泄于畫面上,用黑白對比色在厚重與空靈間尋找協調,中國繪畫與抽象畫的想法在此不謀而合。
對中國現當代藝術家甚有研究的法國藝評家皮爾?卡班(Pierre Cabanne)曾這樣説:「畫家詩人馬德升以其精湛的技藝和強烈的情感把聖山神韻囊入這些石頭作品中,請觀者不僅用眼,也用心來欣賞?!?/p>
多位移民畫家在法國受到熏陶,進行自我探索,深入西方藝術的宇宙裏,以西方材質與語法為用,東方思想和文化為體, 成就了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常玉、趙無極、朱德群等一代宗師的藝術成就已被肯定,後繼者是誰?一同用心去發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