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邱光平作品展
展覽時間:2009年8月19日至2009年8月28日
主辦單位:上海美術館
上海巴塞藝術中心
亞洲國際當代藝術文化促進會
東方早報
上海藝博會組委會
協辦單位:兩岸企業家論壇
上海市文化市場研究所
大自然國際遊艇會
上海遊艇會
從我第一次看到邱光平的畫,就沒一幅不是畫馬的。記得巴爾扎克曾寫到:世間美景有三:遠航的巨帆,起舞的美人,賓士的駿馬。馬,屬哺乳綱奇蹄目,集力與美于一身,從遠古就跟人類相依為命,跟文明史密不可分,尤其是戰爭,那無數悲壯的畫面,總離不開馬的身影。所謂“馬革裹屍”者,正是壯士為國捐軀的最高境界。因為如此,馬已成了繪畫的傳統題材,從初民的巖畫至今莫不如此。
邱光平繼承或不如説是利用了這一傳統題材,並加以突破和擴展。首先在他筆下,馬不再是彪悍而勻稱的動物,呲牙裂嘴,頭大身小,氣質狂亂不安,恍若某種史前怪獸。這一變形是關鍵的,非如此不能承載戰爭和災難的悲情場面,而這些是畫家要著力表現的。其二,在他的畫面上,充斥著血肉竇張、仿佛欲衝破畫框而出的巨大形體,馬成為主角,騎士退為配角,甚至是甲胄包裹之下的稻草人。在戰火雄雄的原野上,超現實的戰馬嘶鳴,而撕殺的戰士竟然是無物!這使人想起魯迅的《真正的猛士》;其詭異的氣氛又令人聯想起卡爾維諾的《一個分成兩半的子爵》?;蛘?,可以解讀為對戰爭中的無序性和低端生命的渺小的反諷,雖然這不一定是邱光平的本意,雖然肯定也不是人人都喜歡,這些巨大的血肉橫飛的畫面令觀者無不動容。
以某種符號為核心形成序列,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典型策略,邱光平也不例外。而畫面的均衡、情緒的節制從來似乎就不是他追求的,因此一段時間以來,各種各樣的圖像都被他壓上了馬背,從猴子到火車,不一而足。這與他的個性一致,張揚而不拘小節,似乎騎馬難下而來不及細細思考;從他本人卷毛蓬勃的大頭,到那些粗豪狂放的畫面,都可以類比文藝復興以來某個人物或畫面。
與他畫畫的速度一致,上述階段飛快地翻過了,近期作品出現了某種節制和深思熟慮的跡象。馬匹的動態和組合方式有了雕塑的元素;穿插于間的形象似乎被精心挑選了。而這一切仍然為一種勢不可當的速度和氣氛所貫穿,這是個奇跡,屬於馬,也屬於邱光平。
選自何多苓《邱光平或馬:力量與速度的狂舞》
葉強藝術作品展
展覽時間:2009年8月19日至2009年8月28日
主辦單位:上海美術館
上海巴塞藝術中心
亞洲國際當代藝術文化促進會
東方早報
上海藝博會組委會
協辦單位:兩岸企業家論壇
上海市文化市場研究所
大自然國際遊艇會
上海遊艇會
葉強是一位年輕的畫家,他1973年生於成都,2001年畢業于四川美院造型藝術系油畫專業,獲碩士學位,現執教于四川美院油畫係。
葉強作品有明顯的後現代繪畫特徵。他放棄語言形式的統一性,也不追求連貫的前後相續的風格特徵。而是一直在探索一種“軟嫁接”的語言方式,將中西文化的一些有效元素,進行意味深長的精神構合。在他的堪稱發明的個人圖式中,亞麻布與油彩的西式語言,描繪的是宋元山水與希臘神話的精神調侃;“國畫”的裝裱懸掛方式,展示的卻是“西畫”的視覺元素。在貌似衝突的圖式意境裏,混合的土洋符號和特定的內容情節,在時尚的精神解構中趨向諧和。
在他的畫面中,具象性描繪和平面化裝飾、表現性筆觸和抽象化構成、草圖式勾勒的素描和材料感突出的肌理,隨意運用,相互並置。起統帥作用的只是形的分佈與比例、色的主次與對比,以及由此形成的節奏、韻律、力度和氛圍。畫家似乎對中心充滿恐懼,在構圖上往往從邊角開始,即使形象被切斷被割裂也在所不惜。消解中心的結果,使他的畫面瀰漫著一種突兀、異樣、濃烈和古怪的詩意,漸漸把人引入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