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松,祖籍山東青州,1932年生於安徽,1949年定居臺灣,14歲在武昌讀初中時開始學畫。20歲轉習西畫。1956年畢業于臺灣師範大學,並於同年創立五月畫會。1968年成立中國水墨畫學會。來香港後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迄今,其間曾在美國艾奧瓦大學及威斯康辛州之史道特大學任客座教授。1977年當選為國際教育協會亞洲區會長。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高級講師。
劉教授十四歲開始學習傳統國畫,二十歲改習西畫。1956年,從臺灣師範大學畢業後,隨即創立「五月畫會」,發起現代藝術運動。1961年,有感於一味追隨模倣西洋現代藝術思潮與畫風之不當,更基於對發展與宣揚民族文化傳統的強烈使命感,劉教授在創作上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重拾東方畫係的水墨媒材,從事水墨的革新,倡導中國畫的現代化。對此,大詩人余光中教授撰文稱之為「浪子回頭」。而劉教授也在此時提出一個至今仍有價值的口號:[模倣新的,不能代替模倣舊的;抄襲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襲中國的。
劉教授本人曾就「傳承與創新」的關係寫過許多文章,後收入臺北文星書店出版的《臨摹、寫生、創造》(1966)文集中。為了開拓畫家的胸襟和視野,他嶄新的詮釋了傳統文人畫所標榜的[筆墨]原意:[筆就是點和線;墨就是色和面;皴就是肌理。]同時更提出[革中鋒的命]、[革筆的命]與[建立二十世紀中國繪畫的新傳統]的口號,掀起當時文化界的軒然大波。時至今日,他的理論已廣為海內外水墨畫家甚至史論家所接受,並形成一股潮流。看著目前中國水墨畫界呈現的多元化風格與形式,以及許多美術科系已開始從事現代水墨畫的教學,就可知劉國松對中國水墨畫的開拓與發揚所做的貢獻。
劉教授在過去的四十二年中,始終一面作畫、一面教學。自己不斷的實驗併發明瞭許多新的技法,也創造出多種不同形式的個人獨特畫風。因為他認為,畫家與科學家精神一致,都必須在工作室裏不停的實驗、創造;他也以這樣的觀念從事美術教學,並提出了[先求異,再求好]的理論,培養出不少在世界藝壇上嶄露頭角的藝術人才。所以在1996年7月,臺北藝術博物館邀請劉教授舉辦[劉國松藝術研究展]時,不但回顧其歷年來的創造、介紹其教學方法與成果,更推出了一套兩本的[劉國松研究]專畫,以肯定他在創作與教學兩方面的成就。
從1965年至今,劉教授應世界各地美術館及博物館的邀請,已舉行個人畫展八十余次、參加國際性團體展百餘次,並獲得多項殊獎。全球收藏其作品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已有五十余家。各國出版的學術專著,如英國的《中西藝術的會合》、法國的《抽象藝術》、瑞士的《現代中國畫》、美國的《中國與日本文化簡史》、《中國藝術簡史》和《現代中國與日本》等,都有圖文介紹劉教授,甚至引用他的理論文字。
另外,海峽兩岸與德國已出版的傳記、評論和研究的專書已達十余種,再加上畫集、畫輯、畫冊、畫展目錄以及純文字介紹他的書籍,更有近百種之多。1998年,紐約市古根漢美術館舉辦的重要展覽[中華五千年文明藝術展]中,唯一被邀請的臺灣畫家,就是劉國松。由此可見,劉教授早已被國際藝壇公認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這不但是因為他的創作有劃時代的意義,更因為其創新的思想與理論影響所及,將停滯五六百年的中國繪畫,推向現代而進入一個多元的世紀,呈現了文藝復興式的蓬勃朝氣。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