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觀曾來德的新作山水畫,多半是以墨的充實與幻化象徵自然、社會、人生的廣大、深邃和充實,正合孟子的“充實之謂美”。墨的充實是其基本的藝術價值結構。
在曾來德的濃墨大塊中,涵蓋著複雜的萬物和生命體驗的深刻矛盾。好象不以大塊的重墨濃抹則很難容納壯闊而深邃的生活體驗,不足以包容一個悲壯而豐實的宇宙,幾乎近於歐洲文藝推崇的悲劇,亟為沉著、深厚而有力,完全是畫家由於對生活體驗的充實、感情的豐富和文化積累的厚實所使然。
在近兩年這一時間段裏,曾來德的山水畫亟力以墨的充實控制整個畫面。在他看來,唯有墨的充實方達精力彌滿,唯有墨的大塊面擴張才能賦情獨造,萬感橫集,吸納茫茫宇宙,渺渺人生,飽含著一種滄桑感。
曾來德的整體表現是“返虛入渾,積健為雄”,筆墨沉鬱,統貫全景。不計較局部和具象,而沉酣于筆墨運動中,追求真宰上訴、吐吞大荒的大氣逼人的整體氣勢。可謂“天風浪浪,海山蒼蒼”,自有一種宇宙豪情,華夏雄魂。荀子説:“不全不粹不足以謂之美”。這個“全”也合於孟子所説的“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每一個畫家都能運用筆墨,但不一定都能在筆墨中呈現出某種文化精神。曾來德在濃墨重筆表現中的可貴處,在於他傳遞的是一種歷史滄桑感和悲劇意識。這種勢與天通的筆墨結構,宏約深美的人文意蘊,剛健的視覺衝擊力,強勁的逼人氣勢,在當今是匠心獨標的。
曾來德的另一批山水畫是靜觀自得,在靜默裏吐露出光輝。萬象剃透,表達的是自由自在的生命。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雲:“盛唐諸公,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泊奏,如空中之音,水中之影,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如果把他的上篇稱之謂“充實篇”,那麼這一部份則可稱之為“空靈篇”,是空納萬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這種畫境“洗盡塵滓,獨存孤迥”(惲南田語)。好象在夢中游,鏡中走,霧裏觀花,隔水看山。這是一種無礙無掛的心態,瑩潔了的世界,月光下的身影,天池中的倒影,心手雙暢的表現。一切都凈化了,距離化了,煙煙雨雨是詩境,濛濛水氣是畫意。這種藝術格調,是藝術家的心靈氣象,是詩情畫意的最佳神韻。人類不但要在緊張的競爭中生存,而且需要在寧靜裏自由自在的活著,實際上也是人類渴望的致遠境界。這種和諧美是最人性的,最富有人情味的。
充實和空靈既相矛盾又相互補充和豐富。正象虛和實在藝術表現中的矛盾統一關係一樣。虛靈的空間感是充實和空靈之間的中和美感狀態,造成有秩序的審美系統。
曾來德在“空靈篇”這部份作品中,寧空毋實,寧醉毋醒,可謂混沌貞粹,潛入造化自然的微妙生機狀態,默會意象之表,以不可名言之狀,表“永恒”和“無盡”的象徵,具有沁人肺腑的人生情趣。
古人説:“文能換骨無餘法,學到尋源自不疑”。曾來德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得力於他對民族文化資源的觀照力、解讀力和知識面的廣博。一旦找到切入點和與時俱進的契合點,發起力來就不同凡響。正如戰國楚莊王所言:“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在當前的美術界,來德可以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進行關注。將他與同齡人相比較,許多人沒有像他那樣充分地佔有民族文化資源,而他在民族文化資源的運用上,視野開闊、心胸開朗,沒有拘泥于某一家或某一派以及某一個人。他的出身經歷也幫助他完成了前期準備。他在西北所吸收的漢唐墓葬碑志、寫經書法的那種蒼茫遺跡,生動活潑,無拘無束,給他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到了北京以後,他進入文化中心,隨著與各界進行交流的機會的增多,更開拓了自己的文化視野,佔有的文化資源也比以往更加豐富。那些畫面不夠豐富不夠厚實的人,就因為在他的畫裏面所攜帶的文化資訊量太少,這種文化資訊包括當代的文化形態,也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化資訊。所以曾來德文化現象,在今天特別具有針對性與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