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最大的網路拍賣平臺—“趙涌線上”推出了“藝術找家”當代藝術專場,其中多數藏品以無底價進行競價。這對不少當代藝術收藏者來説,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收藏體驗。
近年來,“無底價拍賣”儼然成為藝術品市場的一大熱詞。所謂無底價拍賣,是指委託方不設最低成交價,由報價最高者購得拍賣標的拍品。
一方面,由於藝術品市場不溫不火,拍賣行希望借此吸引更多藏家;另一方面,一些資金不夠雄厚的中低端買家抱著“撿漏”的心態參加競拍,希望能撈到“寶貝”。這看似雙贏的事,對買家來説存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真的能“撿漏”嗎?
吸引更多藏家入市
近幾年,無底價拍賣在國內風生水起,與藝術品市場的溫吞疲軟不無關係。幾年前,中國藝術品市場“高歌猛進”,成交價格屢創新高,將很多資金不充裕的藏家拒之門外。即使在市場整體回歸理性這兩年,在大眾眼裏,拍賣仍然只是富人的遊戲。
因此,趁著市場不景氣,不少拍賣行主動降低門檻,讓藝術品交易更加平價化、大眾化,同時也為下一波市場行情儲備客戶資源。
隨著無底價拍賣的興起,關於它的討論也越來越多。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王鳳海表示,無底價拍賣實現了完全由競買人來行使定價權?!芭钠返降字刀嗌馘X,不再由一部分人先定一個價格,而是交給競買人所代表的市場來決定。它實際上是一種更為公平、公開、合理的交易方式,是具有推廣意義的。”
此外,無底價拍賣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有助於擠掉市場泡沫。保利四季精品部業務經理李雅璐認為,無底價給了藏家更大的主動權,讓更多的藝術品直接接受市場的檢驗,能産生一個“去泡沫化”的結果?!摆w涌線上”的董事長趙涌表示,藝術品市場的“泡沫”的確很難在無底價拍場中出現。他以“趙涌線上”的拍賣數據為例,即使在市場不景氣的這幾年,無底價拍賣受到的衝擊都很小,有些場次的成交量甚至還在增長。
“撿漏”可遇不可求
“撿漏”是古玩界一句行話,是指以很便宜的價錢買到很值錢的古玩?!皳炻贝_實是不少參加無底價拍賣的買家的願望,這也是促成這類拍賣受歡迎的群眾心理基礎。加之一些低價購入名作的故事在新聞媒體上不斷發酵,更是烘托出了這種氛圍。
在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看來,中國的藏家比較感性,無底價拍賣有神秘感,容易激起很多“撿漏者”的參與熱情。
那麼,“撿漏”有這麼容易嗎?季濤表示,事實上,同樣的藝術品,在參加無底價拍賣時反而更容易拍出高價。這是因為,無底價拍賣會的場次明顯多於有底價拍賣會,場次多了,參與的人就會多,拍品的價格便在不知不覺中被抬高了。
縱觀近幾年的無底價拍賣會,的確有不少藏品以數萬元、數千元甚至數百元的親民價被收入囊中;但另一方面,一些從0元起拍的拍品也會被哄抬至天價。例如,八大山人款的《荷塘雙鵪》進行了無底價拍賣,最終以339.25萬元落槌;上海泓盛的紙雜文獻專場上,一幅倪瓚款《樂圃林居圖》100元起拍,以575萬元成交。
據悉,目前市場上的無底價拍品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價格本身比較低,索性以無底價形式,吸引更多買家的關注;第二類是拍品根本不乏追捧者,所以即使是無底價拍賣,價格也會在競拍中被抬上去。
在藝術品市場已從熱炒回歸理性的今天,想要以一個很低的價格買進名家作品,幾率太低。如今,買家熱衷於“撿漏”,更多地表現在將寶“押”在有潛力的藝術品上,奇貨可居,等待它日後升值。業內人士表示,藏家如果擁有銳利的鑒賞眼光和高超的辨別能力,並對藝術品的技法等各個方面都有全面的了解的話,才可能有機會“撿漏”。
辨真偽仍然是難題
雖然與有底價拍賣相比,無底價拍賣受的限制小,更加開放和自由,但因為無底價拍賣結果的不可預知性,使它具有更大的風險。很多人認為,一個顯而易見的推理是:既然敢於“無底價”,那麼拍品説不定是有問題的便宜貨或者是偽劣品。
“拍賣公司既然讓拍品無底價,就是因為沒有把握,也不敢保證品質?!北本┞s國際拍賣公司總經理劉建業説。
此外,拍賣行“不保真,不保退”所帶來的一系列誠信問題是長期籠罩在藝術品市場上的烏雲。無底價拍賣會即便是以中低端拍品為主,仍然不能逃脫真偽問題的困擾。
業內人士透露,因為存在巨大的風險,所以有的拍賣公司會有規避的方法。例如,讓賣家在拍場守著,萬一競價太低了,就舉牌把拍品再買回來。這種做法雖然違規,但目前來看也不可能完全避免。
無底價拍賣只是一種商業運作模式,如果懷著投機取巧的心理參與,或會掉進坑裏。業內人士建議,參加無底價拍賣的買家,應該多參考佳士得、蘇富比這種國際拍賣行的拍品,因為它們保真的程度相對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