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清奇 , 藝術史學家,中國現當代藝術研究專家。墨爾本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藝術史副教授。出版了大量關於亞洲藝術、視覺和物質文化的書籍,並策劃了多次展覽。負責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 (ARC) 項目——“重塑世界:中國藝術——從 19 世紀到現在”,重點關注中國現當代藝術的國際背景。在墨爾本中學時就開始學習中文,普通話流利。後在北京語言學院 (1978-79) 和中央美術學院學習 (1979-81)。獲有文學學士學位、榮譽學位 (1983) 和墨爾本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1987)。曾任墨爾本中澳歷史博物館館長 (1986-88),雪梨動力博物館亞洲裝飾藝術與設計分館高級館長 (1988-2010 年 )。博士畢業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太平洋和亞洲歷史研究院 (2006),主要研究筆墨畫家、學者黃賓虹 (1865-1955) 的作品。完成博士學位後,成為格雷米·巴爾姆 ( 著名漢學家 ) 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 (ARC) 的博士後研究員 (2007-9);擔任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高級研究所研究員 (2009-10);哈佛燕京學院協調項目研究員 (2011);阿德萊德大學藝術史高級講師 (2012-2014)。
黃孫權,學者、策展人、藝術家、工學博士。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跨媒體藝術學院網路社會研究所所長,視覺中國協同中心鄉土實踐與空間生産研究方嚮導師。在中國美術學院網路社會研究所的所長職位上,已經舉辦過五屆國際網路社會年會,建立了70位國際知名學者與百位青年學者的研究型網路,包含了乙太創訪人Vitalik、微軟社會策略發展的CTO以及《基進市場》作者之一的Glen、以及以及英、美、日、歐等重要機構的領導者。舉辦多場文藝駭客松(art hackatton),參與者超過400位藝術家、策展人、設計師、程式員。建立分佈式網路平臺的社交媒體平臺實踐(social.caa-ins.org),並與metaDao共同在Decentralland上打造了1940年代北碚城市的模型,將100年來的中國鄉建思想搬到元宇宙上。逐漸打造出中國獨特的文化—技術的新生力量網路。
丹尼 ? 巴特,墨爾本大學維多利亞藝術學院副主任,負責協調社會實踐部和社區參與部的項目。博士論文主要研究藝術學校與大學部門的融合問題,並且擴展成書——《未來學院的藝術研究》,于2017年由智力/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PLACE 雜誌編輯,先後出版了《地方知識和新媒體實踐》( 與喬恩 ? 拜沃特和諾沃 ? 保羅合著 )( 康橋學者出版社 2008 年 )、《網際網路治理 : 亞太展望》( 愛思唯爾出版社 2006 年 )。與奧克蘭的集體組織“當地時間”(Local Time) 保持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在歸屬感和原住民自決話語的背景下,遊客和原住民之間的相互作用。
陳暢 (Abby Chen),曾于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 (CCC) 擔任藝術總監,致力於推動視覺藝術在華人多重文化身份和社會創新方面的表達。2019 年初加入亞洲藝術博物館。 她常與少數民族、女性、性別少數族群不知名藝術家和非政府組織一起工作。她策劃的“WOMEN 我們”是近年華人女權主義視覺表達的重要項目。由她主導的公共空間和社區創新項目受到美國大型基金會的支援和扶植,是華人藝術家進行實驗創作和與非華人藝術家互動的重要平臺。
蓋伊·莫羅,文化藝術管理高級講師,文化傳播學院研究生課程主任。2017 年開始在大學任教,藝術家管理方面的專家,集中研究音樂、舞蹈和電影領域的敏捷管理實踐。已經出版的著作有《藝術家管理 : 創意和文化産業中的敏捷性》( 勞特利奇出版社,2018 年 )、《設計音樂商業 : 設計文化、音樂視頻和虛擬現實》( 最新作品 )( 斯普林格出版社,2020 年 )。目前正在研究澳大利亞唱片行業協會 (ARIA) 排行榜、紐西蘭 (NZ) 排行榜和地區聲田 (Regional Spotify)排行榜對澳大利亞現場音樂行業中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在創意及文化産業方面亦有豐富成就,曾通過直接進行管理、參與音樂及設計工作等方式,與多位澳洲知名音樂家展開闔作,創造了不同的流行音樂場景,還曾與客戶一起獲得了五項澳大利亞唱片業協會 (ARIA) 大獎,以及 ARIA 頒發的金獎和白金獎。
王婧,藝術人類學者,聲音研究學者,聲音實踐策展人。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 MIT 人類學訪問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訪問學者。美國俄亥俄大學跨學科藝術博士。出版專著《聲音與感受力:中國聲音實踐的人類學研究》( 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通過對中國聲音文化的人類學研究,探討了自由、情感和聲音的概念。最新出版專著《Half Sound, Half Philosophy: Aesthetics, Politics and History of China's Sound Art》(Bloomsbury, 2021)。在 國 際 學 術 期 刊 包 括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Representations, Leonardo, Leonardo Music Journal, Journal of Popular Music Studies, Organised Sound 等,在國內學術期刊包括《新美術》,《音樂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若干。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聲音研究,感官研究,藝術人類學。2015 年 1 月創辦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聲音實驗室。
喬爾·斯特恩,策展人、研究人員、藝術家,現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烏倫傑瑞( 澳洲某部落 ) 生活、工作。曾在莫納什大學教授“聲音藝術”課程,並在負責“會展管理”項目期間,發表了博士論文——《竊聽 : 政治、倫理和傾聽的藝術》。他致力於研究與聲音及聽力相關的系列議題,包括聲音、權力和控制;隱蔽監聽和泛音監視;作為社會實踐的復調音樂;實驗性音樂和社區儀式;語音、聲音、主觀性;竊聽和口技;機器監聽的技術政治;廢話修辭;流行音景;聲學正義;作為證詞的沉默;後人類、跨人類、和非人類的監聽。2013 年,開始擔任澳大利亞液體建築藝術中心的藝術總監。該藝術中心在當代藝術和實驗音樂的交叉領域為聽覺體驗和批判性聆聽創造了一定空間。與此同時,負責澳洲及國際的藝術節、研討會、展覽、音樂會及出版等事務,合作夥伴從大型博物館、重要機構到以藝術家主導的團體和社區組織 (artist-led initiatives)。領導了名為 “其他電影”(Other-Film)( 一個研究藝術家動態影像和先鋒電影遺産的集體 )以及“儀器製造項目”( 來自澳大利亞和亞洲的藝術家、音樂家和手藝人一道以工作坊的形式展覽他們的系列作品 ) 的獨立組織。2018 年,他與批判性法律學者詹姆斯·帕克一道,策劃了龐大的項目——“竊聽”( 內容包括展覽、公共項目、工作小組、參觀和出版 ),將液體建築、墨爾本法學院、伊恩·波特藝術博物館和惠靈頓城市畫廊聯繫在一起,試圖通過來自澳大利亞和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研究人員、作家、在押人員和活動人士的作品,來探討“傾聽的政治”這一議題。
侯瀚如,1963 年出生於中國廣州,1990 年後移居巴黎。現任義大利國立二十一世紀當代藝術博物館 (MAXXI) 藝術總監,兼任歐洲、亞洲以及美國多個藝術基金會的委員和評委。1997年至2000年,侯瀚如策劃的“運動中的城市”,探討了當代亞洲城市建設與藝術的互動及其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發展。該展覽已在全球七個城市巡迴展出,引起了國際藝術和建築界的高度關注。他一直關注城市空間中藝術的形態和可能性,並策劃了一系列公共藝術的計劃,例如巴黎的伊文斯基金會的公共藝術比賽 (2002) 及義大利在托斯卡納地區 6 個城市的公共藝術計劃 (2003)。
胡介鳴,1957年生於上海,是當今中國數字媒體和錄影裝置的先驅藝術家之一。胡介鳴有著對其他學科的偏好,往往將那些不相干的領域雜糅其中。胡介鳴的嘗試來自對內部生理的關注之表達,轉換了生理圖表、手勢、建築空間、身份和五線譜到視覺經驗雜糅的綜合體驗中。胡介鳴的藝術創作駐足於時間、時空、歷史、記憶的交替更疊,利用眾多的媒介,不論攝影、錄影或數字互動技術,持續提出他的觀點和質疑的主題。讓觀者置身於過去的、不確切的某一個時空中,個人記憶中的圖像被喚起,形成個體的文本。胡介鳴作品中的物體、材料、影像、交互程式及智慧化控制建立起了一種難以名狀的場域,飽含著無限的歷史記憶。它們相互交織,彼此覆蓋不斷消解,又相互生成。其作品所傳達的不僅僅是對物體的感受,實際上是與當下的空間和時間産生一種新的敘事關係。整個空間讓觀者置身於過去的、不確切的某一個時空中,個人記憶中的圖像被喚起,形成個體的文本。
吉爾特·洛文克,荷蘭媒體理論家、網路評論家,著有《不可思議的網路》 (2002),《暗纖維》(2002),《我的第一次經濟衰退》(2003),《零評論》(2007),《無因網路》(2012),《社交媒體深淵》(2016),《社交媒體之後的組織》(與耐德·羅斯特合著 , 2018) 和《設計的悲傷》(2019)。絕大部分作品都被翻譯成德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俄語版的作品集也于 2019 年正式問世。吉爾特所在的研究所負責會議組織、出版以及網路研究,其中網路研究的內容包括“視頻旋渦”(線上視頻的美學與政治 )、“與我們不同”( 社交媒體的替代品 )、“批判性觀點”( 維基百科 )、“疑問社會”( 搜索文化 )、“金錢實驗室”( 藝術領域的區塊鏈和網際網路中的收入模式 ) 等。他本人近期則正在研究數字出版領域和藝術批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