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介紹:
任 戎 Ren Rong,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1986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1992年畢業于德國杜塞爾多夫國立藝術學院。1993年獲德國史萊斯威西·赫爾斯坦州文化部藝術獎學金。其曾在德國、捷克、加拿大、新加坡、北京、臺北、香港等地多次舉辦個人展覽,並多次參加重要群展。
1996年任戎德國波恩國立藝術博物館委託,組織策劃《中國!》當代藝術巡迴展,2013年他在德國波恩創建“德國波恩當代藝術館”,並與眾多的德國、中國公立博物館、民營美術館以及私人畫廊積極合作,持續組織和策劃歐亞藝術家展覽,推進各國文化交流。
任戎現生活和工作在德國波恩和中國北京。
任戎《創世紀》系列01,2019年,280x75x75cm
任戎《創世紀》系列02,2019年,280x75x75cm
任戎《創世紀》系列03,2019年,280x75x75cm
作品説明:
《創世紀》系列的誕生,是追尋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的隱秘心路,去不斷前行,走向煉金術:即在沉重而堅硬的鋼板上,勾勒出人類文明共有的奇思妙想,烈熖高溫切割出遠古潛意識的圖像史冊。
當我們翻開這些人類與生存環境互聯共通的宇宙圖冊:無論是日月同輝,還是江海洶湧,無論是高山雲卷,還是百花齊放,我的朝氣蓬勃和春意盎然的魂靈都化身於動物、礦物、植物、以及人類自身的無限的互動變化中。從而展現了我心中的 ”生生不息”和”萬物同源”的繁衍能量的終極目標。
頭髮飄逸、開口微笑的人形,肢體充滿動感,自由舞動,身體延伸出植物的枝葉根莖,開出花朵……這些奇異的“人·植物”形象,是我創造的混種生物,亦是我旅德生活三十多年來,東西方文化混血而生的必然産物。我所創造出各種超現實的生物,看似天馬行空,恰又體現了“萬物同源”“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隨心所欲、千轉百回的線條與造型,與我所選擇的沉重而堅韌的鋼鐵材料的並置,由此而産生的“剛柔相濟”、天然的銹跡斑斑的雕塑表面,與天馬行空的自由想像,本身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希望通過雕塑,引導著作品與公眾之間的對話,除了給觀眾造成視覺上的震撼,同時可以讓人觸摸、聆聽。我將鐵質鼓槌掛于作品之上,觀者可以取下鼓槌敲擊作品,不同的角度可以敲擊出不同的聲音,不僅看到藝術,還能“聽”到藝術。對於我來説,關注生命本身是我創作的核心。也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種期望。以及共存於人們心中的,對生命的敬仰。走進我所創造的圖像世界,探尋那些隨性線條背後的生命奧義。
萬物有靈,生生不息
頭髮飄逸、呼喚希望的人形,肢體充滿動感,自由舞動,身體延伸出植物的枝葉根莖,開出花朵……這些奇思異想的人類、動物、植物同體的混種生物,是我從中國故鄉留學德國三十多年來,中西文化在我身心裏混血而成的必然産物。我所創造出的這些超現實的生物,看似天馬行空,恰又體現了“萬物同源”“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隨心所欲、千轉百回的線條與造型,既是我關注生命同源的創作核心。也是對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期望。以及心中對於宇宙萬物的敬畏。
中華歷史研究學者為了保留和研究古代石碑刻書法、以及漢代畫磚的方式是拓印,這些拓印形象蒼茫而古樸,渾厚而飽滿。我從學藝之初,便深受傳統拓印影響,當我將柔軟的帶著樹筋的手工皮紙覆蓋在堅硬的鋼板上,用墨槌敲擊紙面,白色紙上逐漸呈現出我的期待與想像: 虛實共生,正負相濟,陰陽合一。
不論是《萬物有靈》系列,或者是《創世紀》系列的誕生,都是我追尋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的隱秘心路,去不斷前行,先走向煉金術:即在沉重而堅硬的鋼板上,先勾勒出人類文明共有的奇思妙想,之後再用烈熖高溫切割出遠古潛意識的圖像史冊,而後採用古法拓印,將鋼硬的鐵形再次轉換到柔軟紙上,當我們面對這些人類與生存環境互聯共通的宇宙圖冊時:無論是日月同輝,還是江海洶湧,無論是高山雲卷,還是百花齊放,我的朝氣蓬勃和春意盎然的魂靈都化身於動物、礦物、植物、以及人類自身的無限互動和相互依存的變化之中。從而展現了我心中的 ”生生不息”和”萬物有靈”的持續繁衍精神能量的終極目標。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陰陽學説乃其核心和精髓。陰陽學説:具有樸素的辯證法色彩,是我國先哲們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幾千年的社會實踐證明了它的正確性,“天圓地方”是這種學説的一種具體體現。
古人把天地未分,渾沌初起之狀稱為太極,太極生兩儀,就劃出了陰陽,分出了天地,古人把由眾多星體組成的茫茫宇宙稱為“天”,把立足其間賴以生存的田土稱為“地”。
易學界關於《易經》與《周易》的關係一直爭論不休,辯論了幾千年,誰也沒能説服誰。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易經》與《周易》不是同一回事,《易經》一共有三本,《周易》只是傳下來的其中一本,另外兩本失傳。
按照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説法,《易經》是指《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三本書,總稱為“三易”。三易産生時代不同,關於卦象的內容也有差異。
《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産生的,以艮卦開始;《歸藏易》是黃帝時代産生的,以坤卦開始;《周易》則産生於周朝,以乾卦開始。有人認為《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了、徹底遺失了,我們現在説的其實是《周易》。
二、《周易》就是《易經》,《易經》就是《周易》,或者稱為《易》
關於“連山”和“歸藏”遺失的觀點又産生分歧,他們認為《連山易》和《歸藏易》沒有失傳,而是統一到《周易》裏面去了,《易經》和《周易》其實是同一內容。根據史料記載,神農實際上稱連山氏,黃帝稱為歸藏氏,因而連山、歸藏都是代號,周易因周朝岐陽之地名周而稱周易,其實它們的內容都是相同的,所處時代不同才有不同的代號,《周易》就是《連山易》和《歸藏易》發展而來的,書中六十四卦基本內容皆同,只是筮法有異就是佐證。
而《周易》的內容由是有經文和傳文部分組成,因而又稱《易經》。
三、《易經》是組成《周易》的一部分
《周易》由《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組成。《易經》由卦辭及爻辭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易傳》有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係辭上、係辭下、説卦、序卦、雜卦十篇。
關於任戎老師的作品《天方地圓》中的文化意蘊,我這裡只能簡單闡述一下:這幅作品綜合了東西文化的淵源,一是中國《易經》裏的周易八卦,二是西方達芬奇關於人體的黃金比例,
中國古人那時因對天地的認知有限,他們把天地未分,渾沌初起之狀稱為太極,太極生兩儀,就劃出了陰陽,分出了天地,把由眾多星體組成的茫茫宇宙稱為“天”,把立足其間賴以生存的田土稱為“地”。
隨著科學的發展,現代人已經認識到宇宙是無限的,地為我們的地球和其他星球是圓的,所以任戎更正了古人地圓天方的概念,定義為《天方地圓》,但這個“方”是立體的三維,四維……十維……無限個維度:平行空間,零度空間,異度空間,乃至元宇宙的網路空間,虛擬空間等等,但無能怎樣延伸和疊成,終究還是中國文化描繪的周易八卦之象,陰陽相生,萬物同源,也是西方達芬奇的黃金比例:過去,現實,未來三體相連,天人合一,也就是説:所有生命在宇宙中其實是永恒存在的,不管是物質載體還是精神之靈魂,都在不斷地輪迴轉換,生命是一個圓,而宇宙是萬物的容器為方——《天方地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