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那些活躍在其中的策展人與藝術家、畫廊、媒體等處於一線的力量,同時面對著中國當代藝術全面資本化的大時代。身在其中的“第三代策展人”在接受著大大小小,重要的不重要的展覽時,面對的最為核心的拷問依舊是,作為策展人,是否可推動藝術史的發(fā)展,是否可以在展覽的自身系統(tǒng)中有所作為。作為新一代的策展人,展覽專業(yè)化程度的提高和普及,逐漸讓技術問題成為可以被批評的對象,在完成技術批評的那天,或許才能迎來人們對這個行業(yè)真正的尊重。
崔燦燦、孫原&彭禹共同策劃,“不在圖像中行動” ,顧德新作品現場,2014年
崔燦燦策劃, “綠林道”——無人生還小組相聲專場, 北京宋莊美術館,2014年
第三代策展人
從栗憲庭、費大為、高名潞等第一代策展人,到皮力、邱志傑等第二代策展人,我們經歷了中國當代藝術整整三十年的時間。當我們把目光聚焦當下,把選題的中心定為“第三代策展人”時,便知道這樣的代際劃分定會遭來質疑。在採訪中,每每對被採訪者提到“第三代”的概念時,便統(tǒng)統(tǒng)在反問中被否定了。比如,劃分的依據只是根據年代和時間,便沒有了針對策展人本身的問題性;如果根據年代來劃分,那活躍在其中的策展人卻依然有年齡懸殊的現狀。於是,“第三代”的提出,好像除了把當下的策展人整體化之外,還提前在歸納總結中結束了這個時代。
戴卓群策劃,“暖冬”計劃,白日夢集體創(chuàng)作,2009
戴卓群策劃,《文明》第二回:榆林,考察建安堡,2013
當然,這並非我們的本意。在深入策展人的工作內部,並呈現問題的時候,我們面對的實則是他們對藝術的見解,于展覽的專業(yè)程度,以及人的品格、性情和氣質對展覽産生的作用。作為第一次以大量年輕策展人的採訪為內容的話題,我們希望可以從他們的話語和作為中,提示出策展人在實踐中的“好”與“不好”,讓判斷之下有理有據;另外,從他們的策展實踐中,我們也可看到整個時代的狀況,以及其中的機遇和困境。如果這些內容能引起大家的關注或批評,關於此次策展人的討論也才有意義。
何桂彥策劃的“日常之名——中國當代藝術中的日常話語與觀念生成” 展覽現場
職業(yè)化,專業(yè)化
從2014年美術館層出不窮的策展人扶持計劃開始,我們不難發(fā)現,人們對策展人愈發(fā)的關注,實則是對現狀的不滿。由於近幾年展覽的過度商業(yè)化,以及大部分的展覽並無作為,以至於早在前幾年,便已有人宣佈了策展人時代的消失。 當我們試圖談論“第三代策展人”的作為時,首要談論的還是策展人在職業(yè)化進程中面臨的種種。職業(yè)化,是策展制度形成後對以策展為生的策劃人的描述。在極度商業(yè)化的中國當代藝術中,策展人們對“職業(yè)化”的談論卻是相當謹慎。
何桂彥策劃的“社會風景——中國當代繪畫中的風景敘事” 展覽現場
當策展成為一種職業(yè)時,其中最難處理的便是可以如何以此為生,但又不淪落至市場的附庸者?面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每個人都很難置身事外地給予什麼意見。如果職業(yè)化在今天並非問題的矛盾中心,那麼如何做一個專業(yè)的策劃人卻是正中要害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