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那麼圖像和景觀的關係是什麼?
孟思特 150cm×200cm 布面油畫 2013年
石冠哲:舉例來説,馬曉騰的作品,我在我前言裏寫的是觀光者的視角,實際上就是照相機式的凝視。孟思特這件作品也給我們一種老照片的感覺,80年代懷舊的感覺。電影、照片、雜誌、電視內容和其他一些圖像組成了一個視覺文化,是一種是當下社會的一種映射。我們每天睜開眼睛看見一些東西,但並不都能組成景觀和圖像。商業雜誌、電視廣告、海報、霓虹燈、大廣告牌,從資本主義商業社會引申出來的城市景觀和城市圖像。這些構成了我們所説的圖像和景觀。把他們提取進來,成為當下文化的一部分。其實在當下社會,圖像就是景觀,所以會有視覺文化一説。
鐘飆 光州,從五月出發 100cm×250cm 布面木炭、丙烯 2008年
藝術中國:展覽的“多重邏輯”怎麼理解?
石冠哲:還是從兩個層面,一個就是這些藝術家每個人的創作手段,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敘述方式去創作,而且這些藝術家裏還分兩部分人,年紀大一些的,比較成熟的,自己的風格已經確立下來了。還有一些80後的青年藝術家還在自己風格的推進過程中,這也是從兩個不同的維度選取的藝術家。還有一個就是多種空間多種圖像的並置。有些藝術家的作品裏面會出現圖中圖,景中景。比如鐘飆的作品,他的作品會出現一些鏡框,鏡框裏面又會出現某個人。可能是不同時空的一個圖像的並置,鐘飆在研討會上也説他的那件《七月從光州出發》的作品,只有兩三個人物是真實看到的,其他的一些人物和景象都是臆想出來的。他覺得放在這裡可以指向光州事件。有意思的是,這個作品畫出來以後很多南韓人也認為那些臆想的圖像內容就是畫的光州事件。其實鐘飆是在圓他繪畫的一個謊言,用一些看似真實的符號説這件事。我的意思就是説第二個維度是不同的時空不同圖像的壓縮,合併在一個圖像裏,形成一個多重的邏輯。
藝術中國:多重圖像的審美意義在哪?
石冠哲:一方面還是加深了作品的可讀性,不單單是一個空間,可能還照射出另一個空間。這樣圖像的層次就更深了。因為石家莊這些觀眾不像我們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的觀眾。如果輕易地拿那種抽象的作品去,他們就可能看不懂,沒有什麼意義,甚至更疑惑。如果用那種具象的繪畫,純寫實的,就太顯老套。因為這畢竟是一個當代藝術展覽。怎麼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既讓當地的觀眾看懂,又讓藝術家更好的呈現自己,同時讓我們請的那些批評家有更好的切入點,有的放矢。這是我們在選題和選擇參展藝術家,以及考慮展覽可落地程度時不可忽視的問題。從策展人角度來看,我們希望觀眾能有更多自我解讀的途徑。我在展覽現場看到一個觀眾在看馬堡中的作品《在路上/毛主席去安源的60次碰面》。這幅畫背景上很多小字,都是60年代以來的中外政治口號。有些觀眾就會仔細地去讀,覺得很有意思。他不會覺得當代藝術看不懂,他會願意去解讀這些繪畫元素。這就比較有意思,形成了一種觀眾和作品,觀眾和藝術家之間的互動。我覺得這種帶入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