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廣志
一八九六年至一九五八年,中國第一代水彩畫大師,著名美術教育家。一九三一年赴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學習,回國後先後在燕京大學、北平國立藝術??茖W校、輔仁大學、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高等院校任教。 關廣志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術界被譽為“南李北關”之名,“南李”為李劍晨,“北關”為關廣志。關廣志融貫東西方文化藝術,把西方繪畫的造型觀念與中國傳統精神結合起來,創作出具有東方傳統文化特色的水彩畫,為後來中國水彩畫的繁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廣志的銅板畫作品《橋》,是中國最早運用松香粉腐蝕法表現生活的作品之一。古樸的畫風,精湛的功底,簡潔的構圖,給人以中國傳統文化濃厚的感染力。作品《橋》也起到了中西文化藝術交流的橋梁作用。 關廣志作為著名教育家,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碩果纍纍的藝術家和教育家。在清華大學建築系工作期間,與梁思成、林徽音、吳冠中等同仁一起同心同德、嘔心瀝血成就了一番中國建築學的教育事業。
關乃平
一九四五年生於北京。現任日本東洋美術學校主任教授、日本國際水墨畫交流協會會長、日本華僑華人藝術家聯合會會長、中國僑聯首批海外顧同。 關乃平出身於藝術世家,其父關廣志為中國銅板畫先驅,近代水彩畫大師。關乃平從小耳濡目染,顯露出美術才華。在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文革”結束後,在改革開放的出國留學潮中,東渡扶桑到東西方文化“接點”的日本去尋覓新的藝術天地。 關乃平在中國傳統繪畫之中,以“水墨重彩”作為切入點進行思考和研究,對世界藝術中東西方文化各自的精神有著自己清晰的認識。在數十年來堅持不懈的勤奮努力下,即保持和堅守了中華文化的民族主旋律,又借鑒吸取了西方藝術的繪畫表現手法,並在西洋畫與中國畫之間構建了交流的橋梁。 關乃平在中日友好的交流中,以“中國水墨畫的傳播大使”與“文化藝術僑領”為著稱。數十年來,懷著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勤勉的為兩國的文化、教育、藝術進行穿針引線的工作,舉辦畫展、演出、校際交流、賑災義展、學術研討等一系列活動,真正起到了中日兩國人民進行交流的橋梁作用。
翟欣建
一九五O年生於天津?,F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翟欣建在一九六六年報考中央美術學院附中,通過了各項考試,因“文革”而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一九八一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留校任教中央美術學院附中。 中央美術學院前院長靳尚誼對翟欣建的評語:“翟欣建長期從事附中的繪畫基礎課教學和組織工作,由於他的造型和色彩基礎紮實和善於教學,對附中學生成績在全國保持領先地位起了重要作用。他在美院的畢業創作作品《心靈之歌》是較早用抒情方式錶現工業題材的作品,當時有一定的影響。後來在題材的演變中,仍保持作品的抒情風格,是比較早有自己特色的畫家。” 翟欣建非常重視基礎教育,“川廣自源,成人在始”,他認為良好的基礎教育是所有事業成功的源泉?!笆乱酝矠樯?,言以筒為當”,他喜歡具有東方意韻的古典主義藝術風格。 翟欣建培養了許多學生,就像一座橋梁一樣把藝術學子們引向了理想的彼岸。
翟博
一九七八年生於北京?,F為北京前進視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高級攝影師。 一九九八年翟博在北京資訊工程學院電腦工程系學習,後對攝影藝術情有獨鍾,轉而學習攝影藝術。二O一O年,考取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舉辦的“高級進修班”。獲得北京市高級攝影師職稱。 翟博的長幅攝影作品《盧溝橋》,畫面朦朧飄逸而又恢宏大氣,雪後雲淡風輕,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盧溝橋宛如一條巨龍橫臥之中,雪把一切繁雜之物筒化成了黑與白的世界,只剩下橋身、房屋、樹木、石塊及枝幹的剪影。同時,又似一幅疾風勁草的書法,筆斷意不斷的掃過畫面。攝影作品《盧溝橋》不但顯示出翟博的攝影技巧與藝術美學的理念,同時,更彰顯出古橋遺風的意境之美。 自此展覽持續至9月27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