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富春山居圖》原創地浙江杭州富陽市,來自臺灣的山水畫家林進忠、蔡友與大陸的馮遠、孫永等6名山水畫家在15米長卷上共同臨摹《富春山居圖》,併發出真跡“合璧”的邀約。 中新社發 柴燕菲 攝
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溫家寶總理答中外記者問。溫家寶總理在回答臺灣記者提問時講了一個故事:“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完成,完成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一半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這是《富春山居圖》... 中新社發 楊可佳 攝
《富春山居圖》,長離分 情何堪
一幅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畫,最近深深牽動了兩岸同胞、海外僑胞的思緒。
它就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所作的《富春山居圖》——既是有著中國山水畫作品中“第一神品”之美譽的“畫中蘭亭”,又是因火焚殘缺、“死別生離”而具有傳奇色彩的傳世名畫。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後舉行的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答臺灣記者問時,特地提到這幅目前一段在浙江、一段在臺灣的畫卷。那句情真意切的“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那句飽蘸深情的“畫是如此,人何以堪”,讓這幅畫卷承載了更多意義。
剪不斷的鄉愁家願,掛在了這幅長長的畫卷上;而圍繞這幅畫卷合璧團圓的一次次努力,讓人們有了更多期待……
鄉愁,也是一幅長長畫卷
3月20日,浙江富陽,春光明媚風景如畫。《富春山居圖》的特種郵票首發儀式正在此地舉行,分隔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在郵票上“完璧合展”。那一天,一個場景給《寧波日報》記者南華留下深刻印象——
專程從杭州趕來的臺胞金姓老人,在《富春山居圖》紀念封上,畢恭畢敬地抄上了一首詩人余光中的著名詩歌《鄉愁》。當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在希説到“海峽隔不斷五千年的文化”時,他眼中不禁涌出淚花:“以前,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現在對我來説,鄉愁還是一幅長長的畫卷。多想在《富春山居圖》誕生660週年時,能親眼目睹這一代名畫完璧重圓在上海世博會上啊。”
3月23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前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傅申,用三句話給濟濟一堂的聽眾們概括他熱愛與研究的《富春山居圖》:“生於庚寅年,毀於庚寅年,名于庚寅年”。歷史就是這樣“巧合”。他説,《富春山居圖》于西元1350年庚寅年完成;300年後,1650年,明代收藏家吳洪裕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是為“毀於庚寅年”;而同樣是在庚寅年的今年,溫家寶總理的深情希望,讓《富春山居圖》從一件藝術珍品變成兩岸相連的一個文化象徵符號。
此刻,郵票上的那幅《富春山居圖》真跡的主體部分,被作為“國寶”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裏;而另一小段,則靜靜躺在浙江博物館武林新館那個恒溫恒濕的展櫃中,書寫著《富春山居圖》(“剩山圖”),陪伴一側的,是明代傑出畫家沈周的《富春山居圖》摹本複製件。人們只能從這份摹本中,了解國寶的全貌。
郵票上的合璧,替代不了浙江省文化廳廳長楊建新的多年心願:什麼時候,這一卷分居兩岸的《富春山居圖》,能一起靜臥展櫃,讓同胞細細地端詳它精美無比的真容全貌,傾聽它無聲地訴説悲歡離合的故事?
《富春山居圖》的多舛命運,是中國文化史的寫照,更是兩岸隔海相望的折射。畫卷本是黃公望為摯友無用師所繪。但幾經輾轉流離,明朝末年,傳至收藏家吳洪裕手中。他癡迷到決定死前焚圖殉葬,是其侄子火中取畫,才救下了這幅絕世佳品。
但畫卷從此成殘卷,並一分為二。火燒之前,畫卷由8張畫紙連成,全長848釐米。火燒之後,毀壞5尺,焚成兩截。前段較小,只有51.4釐米,因畫中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定名為“剩山圖”,流落民間;後段畫幅較長,大約有6紙636釐米橫長,現通稱為“無用師卷”,後被清廷收藏。逃過“死別”一劫,《富春山居圖》再陷“生離”境地。
1933年,為避日軍戰火浩劫,“無用師卷”隨故宮重要文物南遷,15年輾轉過四川、貴州、南京,最終被運至臺灣,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而“剩山圖”也在幾經流沛後,于1956年走進浙江省博物館,成為該館半個世紀以來的“鎮館之寶”。
杭州,臺北,600多年名畫,從此隔海相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