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中期以來的臺灣地區美術史上,楊英風(1926-1997)是一個特別的個案。因為研究20世紀中國美術史,研究20世紀中日美術關係史,研究20世紀臺灣地區美術發展史,楊英風都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個案,都是需要精心研究的課題。其意義表現在:1、中國的抗日戰爭時期(包括臺灣的日據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其經歷與這個時代的關係;2、在20世紀中後期中國藝術發展的變局中,楊英風的時代使命給與藝術發展的影響;3、20世紀中國雕塑藝術發展過程中本土雕塑家的成長經驗;4、20世紀中國雕塑的發展與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景觀藝術與公眾生活的提升;5、在現代藝術教育的影響下,20世紀中國佛教藝術的發展與佛教造像的時代特色;6、造型藝術從平面到立體、到綜合,現代藝術的時代演變,其歷史過程所表現出的藝術發展的規律;7、藝術的多樣性表現與多樣性表達的藝術,所反映出的藝術家個體創作的經驗,在觀念與技術方面的辯證關係,對於21世紀藝術家藝術素養的要求;8、楊英風的成功經驗對於21世紀中國藝術發展的借鑒。
在楊英風這一個案中,“回到中國”的經驗又成為個案中的個案。對於出生在臺灣,接受的是日本文化教育,而中學時期學習在北京,又有在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留學一年的經歷,而後於抗戰勝利後回到臺灣,在臺灣生活和創作了50年,其間還于60年代在歐洲寓居了3年。在這樣一份藝術履歷的對應下,會有可能産生各種各樣發展軌跡的聯想,或傾向於日本文化,表現出日據時代殖民統治者意欲斬斷與中華文化聯繫的影響;或融匯于歐洲的藝術時尚,連接這一時期臺灣現代藝術思潮的前沿;更有可能皈依於臺灣本土,成為回歸本土文化思潮而有所成就的範例。可是,發生在楊英風身上的一切都出於常態之外。這是因為楊英風21歲時利用暑假前往山西大同雲崗石窟,驚懾于中國佛像雕刻的莊嚴與恢宏,楊英風從中“學到不少東西,最重要的領悟就是‘回到中國’的這個大主題的尋覓和徹悟。”——這是他第一次對中國文化發自內心的感動。自此在“魏晉美學”的影響下不僅與“佛教雕刻”結下了不解之緣,更重要的是將這一美學思想帶入各個領域的創作之中,將生命的、生態的、生活的美融入到時代的肌體之中,為20世紀中期之後的臺灣藝術帶來了時尚的古風。
帶給楊英風一生以重大影響的第二次感動,是從1963年到了歐洲之後,寓居歐洲3年,目中所見與心中所想完成了他心靈的洗禮,在佛教思想的影響下,在歷史與現實的比較中,經過一段“無形”的時期走到了“抽象”的迷茫和徬徨,楊英風進入到一種新的“寫實”和新的“具象”之中,卻和原有的“寫實”和“具象”又完全不同。而支撐這一轉變的則是他骨髓中的東方美學體系。不同於他人的是,他在現代藝術的思潮中沒有迷失于觀念,在羅馬的行旅中也沒有迷失于西方,反而更堅定地“回到中國”。
可以説,“回到中國”是楊英風一生成就的基礎,從代表性的鳳凰題材和佛教主題,到基於中國傳統的景觀設計,他“循著自己民族的經路,探索著時代的動因,表現了‘心眼’所見”,為臺灣造就了時代的藝術景觀,也改變了臺灣的藝術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