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河(國畫) 田黎明
明代藝術家沈周在《聽蕉記》裏説:“夫蕉者,葉大而虛,承雨有聲。雨之疾徐、疏密、響應不忒。然蕉何嘗有聲也,聲假雨也。雨不集,而蕉亦默默靜植;蕉不虛,雨亦不能使之為聲,蕉雨故相能也。蕉靜也,雨動也,動靜戛摩成聲,聲與耳又相能而入也。迨若匝匝,剝剝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諷堂,如漁鳴榔,如珠傾,如馬驤。得而象之,又屬聽者之妙也。長洲胡日之種蕉于庭,以伺雨,號‘聽蕉’,於是乎有所得于動靜之機者歟?”在這一篇文章中,作者借助蕉和雨聲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感覺到一種形象的産生——象(也就是我們所説的“得而象之”)。這種形象既不是蕉也不是雨,而是內部生存的一種經驗。“如僧諷堂”、“如珠傾”、“如馬驤”都是作者親身體驗,但從其描寫來看又與具體對象有所不同。它既不是對象又是對象,是從對象裏換轉而來,沒有這兩個對象就預見不到這種“象”。這種互為轉化、互相滲化的關係,真可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也。有時候我們創造一種形象,“心”和“象”合一的時候,一定是多年的感覺忽然被找到,就像一個詩人突然想到一兩個好句子——這個句子肯定是在他所體驗到的屬於心性空間的環境裏找到的,但又不是在描述特殊的環境,可又得知于這種環境,這種感覺就是在芭蕉和雨中合體而生的“象”,我們可稱之為“意象”。
寫生就是要體會和發現這種“意象”。《聽蕉記》由“聽”引出感覺,又由感覺來引出“象”,最後又由“象”復歸到“聽”的空間,使之從原有時空引發出多元時空或是自我經驗的時空,這個經驗的時空此時就被轉為意象了——“如馬驤”、“如僧諷堂”,沈周找到了這個形式,並將這種形式轉化為心體。其中,“聽”是一個原體,他聽到了這種聲音,感發的時候,正是在尋找自己曾經經歷過的東西。而“象”引出的形象更多的是一種空間的體驗,繪畫與此同理。繪畫的對象應該是一個原體,我們可以把物象作為一個原本體,外象為一個異體。當“外象”已成為“心象”的載體時,兩者是合一的,對原本體的這種認知和感觸的方式借助於外象又回到了心象中,外象即是心象。心象始終不是空的,它一定是“有”,這個“有”就是在“無”中生發。外象相對於心象,它本身原是“無”,不存在我們的心象之中,只有在我們的體驗中借助一個特殊的空間才能生發出一種“有”。而“有”也是基於有備而來,它一定儲存在你的生活經歷與文化韻味中。先人所講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就是外象與心象的圓融。如辛棄疾的“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看到它的時候,猛然印映了心性的東西,這是中國畫中有關“意”的很重要的表述。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説沈周很偉大,而他之所以畫得那麼好,就源於他對“意”的透徹理解。我們現在雖做解釋也難以參透,但讀完他的這篇《聽蕉記》以後會提升我們對“意”的一些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