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廣東的世紀因緣
《砥柱銘》在其近千年曆史中,至少與廣東有過近百年的因緣。從題跋印鑒及書帖等文獻資料來看,廣東至少有三位書家收藏過此卷,他們是張維屏、羅天池、潘仕成。
清朝前期,此卷初歸項源小天籟閣,後輾轉歸嘉興吳修所藏。張維屏大概即從嘉興吳氏手中購得此卷帶回廣東。
張維屏(1780—1859),晚清愛國詩人,字子樹,號南山,番禺人。嘉慶九年(1804)中舉,道光二年(1822)進士,曾署湖北黃梅知縣,道光九年被聘為學海堂學長。道光十六年告病辭歸廣州,賃居河南花地潘氏別業東園,將所築小園名為“聽松園”,于松濤間悉心著述講學、遊園吟詩,也購藏文物。
羅天池(1805—1856),字六湖,新會人。道光六年進士,官雲南迤西道。離職後歸居廣州,工書、畫,精鑒賞,書法初師董其昌、米芾,後得南唐祖拓澄清堂一帖,一意以王羲之為宗。畫亦學董其昌,清疏之氣溢於筆端。羅天池與張維屏關係密切,曾為張畫珠海老漁圖,因有同好,所以他們才將《砥柱銘》相互交易。
潘仕成(1804—1873),字德畬,番禺人。潘仕成先祖以鹽商起家,他繼承家業後繼續經營鹽務,以至洋務,成為廣州十三行巨商。他曾築海山仙館于廣州荔枝灣,收藏金石書法,推為粵東第一家。《砥柱銘》是海山仙館重要藏品,道光二十九年(1843),潘仕成將此卷及黃庭堅另兩通墓誌銘稿刻入《海山仙館藏真續刻》二、三卷,這也是《砥柱銘》唯一收入刻帖的紀錄,今廣東博物館尚存有部分拓片。潘氏後來因鹽業虧累終至破産,館園及財産被抄沒入官。
海山仙館破産,《砥柱銘》溢出。大概在上世紀初,《砥柱銘》從廣東流入上海,被南京人伍福購得。不久又流入日本,被私立博物館有鄰館收藏。有鄰館位於京都,是藤井善助於1926年設立,取《論語》“德不孤,必有鄰”之意。有鄰館藏有從殷代至晚清近4000年間大量中國藝術瑰寶。比如早幾年拍賣的懷素《食魚帖》、米芾《研山銘》都從此處流出。黃庭堅另一佳構《李白憶舊遊詩》是有鄰館的鎮館之寶。
《砥柱銘》數年前被臺灣收藏家購得,並首次出現在拍賣市場。它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透視出中國文物的歷史命運。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
早年受知于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詩與蘇軾並稱“蘇黃”,有《豫章黃先生文集》。詞與秦觀齊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龍榆生《豫章黃先生詞》。詞風流宕豪邁,較接近蘇軾,為“江西詩派”之祖。黃庭堅書法初以宋代周越為師,後來受到顏真卿、懷素、楊凝式等人的影響,又受到焦山《瘞鶴銘》書體的啟發,行草書形成自己的風格,與蘇軾、米芾、蔡襄等被稱為宋四家。